于明巖
(黑龍江科技學院體育部,黑龍江哈爾濱150090)
在滑雪協(xié)會注冊,并至少參加過一次省級或省級以上的越野滑雪比賽的裁判工作。
1.2.1 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文獻分析及走訪,編寫了我國越野滑雪項目裁判員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調查問卷。問卷經11位專家效度檢驗,確定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合理。經20位專家重測信度檢驗,R值為0.93,P值為0.01,符合檢驗標準。本調查問卷共發(fā)放了264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48份,回收率93.5%。
1.2.2 專家訪談法 走訪了從事越野滑雪方面工作的領導、專家、教練、運動員,就論文中提出的關鍵問題與之進行訪談與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獲得相關知識和信息。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現(xiàn)階段我國越野滑雪項目裁判員主要都分布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其次是遼寧省和解放軍八一體工大隊,其他省份還有很少一部分,而且我國的大部分省份根本就沒有越野滑雪的裁判員。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越野滑雪項目本身的特點決定的。越野滑雪是冬季比賽項目,比賽場地的選擇是根據(jù)氣候的變化來決定的,南方的氣候沒有辦法建滑雪場,因此南方的大部分省市不開展滑雪項目,所以就沒有越野滑雪方面的裁判員。根據(jù)我國的地理位置情況,適宜開展滑雪項目的省份只有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所以,我國越野滑雪項目的裁判員主要集中在這兩個省份,由于從事越野滑雪的人員相對比較集中,因此,大部分的裁判員都是體育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近些年來部分高校開設了冬季課程,因此有一部分學校的教師因為工作的需要,也參與到滑雪裁判的工作當中,所以,裁判員的隊伍中還有一部分是學校的體育教師,剩下極少部分的人員是從事其他行業(yè)的工作人員,總之,所有的裁判員都是業(yè)余的,本身都有本職工作,沒有職業(yè)的裁判員隊伍。
2.2.1 裁判的級別 調查結果表明,在裁判的級別中,國際級的比例占到5.2%,是所有級別中比例最低的,,國家級的比例是9.7%,比例也不是很高,一級的裁判員比例是29.1%,相對人員較多,接近總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而最多的是二級,甚至沒有級別的裁判員,比例人數(shù)為56.0%,這是人員比例最多的級別,超過總人數(shù)的一半。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管理部門不重視裁判員進行裁判規(guī)則的培訓和考核,只是在比賽前進行短暫的集中的學習,等級考試很少。我國越野滑雪項目的裁判員的級別比例嚴重失調,國家級人數(shù)相對較低,特別是一級以下的裁判員人數(shù)太多,而且還有一部分人員根本就沒有任何裁判級別,國際級的裁判員比例相對比較合理,符合運動項目的特點。同時,裁判員男女的比例為男性64.3%,女性36.7%,男性裁判的比例是女性的1倍,整體的男女比例不均衡,女裁判員比例較低。
2.2.3 裁判的年齡 對裁判年齡的調查表明,0歲以下的裁判員所占比例為14.1%,31~40歲的裁判員比例為32.2%,這部分的裁判員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41~50歲的裁判員人數(shù)比例為46.8%,接近總人數(shù)的一半,剩下的為50歲以上的人員,所占比例為6.8%。40歲左右的裁判員比例較多,而這部分人員正是裁判員隊伍的中間力量,再輔以三分之一的30歲左右的年輕裁判,越野滑雪是在野外工作,而且是冬天,氣候非常的低,年齡太大不適合項目的特點,太年輕的裁判又沒有任何經驗,總體來看,裁判員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于項目的裁判工作。
2.2.3 裁判的學歷 越野滑雪項目的裁判員整體的學歷水平不是很高,大專和大學的裁判比例分別是45.1%和46.8%,所占比例幾乎都接近了一半,而兩項相加的比例更是超過了總人數(shù)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碩士為6.1%,博士僅為0.1%。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越野滑雪裁判員的整體學歷不高,而且大專學歷的人員的比例接近一半,學歷水平相對較低,而有碩士學位的只占6.1%,比例也是非常的低,博士學位的裁判員只有一人,比例非常的少。
2.2.4 裁判的職業(yè) 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越野滑雪的裁判員中,在體育局工作的人員比例為23%,教練員為28.6%,在學校的人員比例為37.5%,在所有的人員職業(yè)中,所占比例為最高,超過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其次是其他行業(yè)的人員,比例僅為10.9%,可以看出,裁判員的職業(yè)與越野滑雪項目本身的特點相關聯(lián),項目本身具有很強的排它性,沒有任何的廣泛性,體現(xiàn)出的特點完全吻合越野滑雪的項目特性。
2.2.5 裁判的工作年限 調查結果顯示,5年以內的裁判員比例為17.3%,6~10年的為8.5%,11~15年的為23%,這部分裁判員比例較高,16~20年的比例為32.7%,這個年齡段的裁判員比例最高,20年以上的為18.5%。裁判員執(zhí)裁年限的長短是影響其裁判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10年以下和20年以上是兩個分水嶺,10年以下的裁判員為25.8%,占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這部分人為越野滑雪裁判員的后備力量,20年以上的為18.5%,占總數(shù)的近五分之一,所占比例開始下降,因為這部分裁判員的年齡大多都在50歲以上。由于年齡的關系,這部分裁判員的比例應該有所減少。而所占比例為最高是10~20年工作年限的人員,它們既年輕又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是越野滑雪裁判員隊伍的絕對主力,人員超過總人數(shù)的一半還多。同時,裁判的工作年限也和裁判員的執(zhí)法裁判工作的水平相掛鉤,通常情況下裁判工作時間越長,裁判的水平越高,經驗越豐富,裁判員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比賽的結果。裁判員執(zhí)裁的業(yè)務能力如何直接影響比賽的觀賞性。在比賽中,如果裁判員業(yè)務水平高,熟練地掌握裁判規(guī)則,并且經驗豐富,能夠有效地控制比賽的場面與節(jié)奏,使比賽在緊張激烈的對抗中進行,那么這場比賽就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2.2.6 裁判員的外語水平 外語水平的高低是制約現(xiàn)役裁判員向更好層次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雖然越野滑雪項目裁判員的文化素質、外語水平相對不算太低,但是能與國際大賽接軌還有一定的差距。調查表明,越野滑雪裁判員的外語水平普遍較低,精通的人員為2%,比例相當?shù)牡停?.2%的裁判能交流,比例也不高,9.7%左右的裁判可以交流,把這三部分的人數(shù)加起來,才占到總人數(shù)的16.9%,相對比例也不是很高,而83.1%的裁判員不能用外語進行交流,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會寫不會說,臨場比賽時對裁判工作有一定的影響。雖然,目前我國各個體育項目裁判員的文化素質、外語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能與國際大賽接軌還有一定的差距。
2.2.7 滑雪經歷 越野滑雪裁判員中117人有過滑雪經歷,占調查總人數(shù)的47.2%,這部分裁判由于曾經從事過雪上項目訓練,曾經做過專業(yè)的越野滑雪運動員,對滑雪裁判規(guī)則、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著較深刻的理解,還有25.4%的裁判員能熟練地掌握滑雪運動,其次是會滑雪的裁判員人數(shù)為21.8%,只有5.6%的裁判員基本不會滑雪運動。運動經歷反映出裁判員運動實踐經驗的積累程度,因為擁有運動經歷可以使裁判員在已形成的本體感知覺的基礎上更深刻、準確地理解該運動項目的特點,為從事裁判工作提供較為有利的條件??傮w來看,越野滑雪項目裁判員隊伍中,具有專業(yè)滑雪經歷的人數(shù)仍然有限,一半以上的裁判員都是從事其他運動項目的人員,他們大部分都是高校的體育老師或者是體育局的工作人員,只有一少部分是其們行業(yè)的工作人員。
1)我國越野滑雪項目裁判員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沒有斷層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青年、中年、老年的比例非常合理,特別是中年人的比例接近裁判員隊伍的一半,呈現(xiàn)兩頭小中間大的比例結構。同時,裁判員的職業(yè)結構也符合越野滑雪項目的特點,體育工作者的比例超過了一半,它們都是專業(yè)的工作人員,了解項目的性質和特點,有利于項目的發(fā)展。其次,學校的體育教師比例也超過了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他們知識淵博,理論和實踐能力非常強,對越野滑雪項目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裁判員的等級比例嚴重失調,一半以上的裁判員等級在二級甚至二級以下,不利于調動裁判員的積極性。裁判員隊伍的學歷較低,接近一半的裁判員的學歷不足大學,而且碩士和博士的比例僅占5%左右,嚴重影響裁判員對競賽規(guī)則的理解和應用,特別是對外語和計算機的掌握程度較差,競賽規(guī)則是英文版的,在翻譯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一些偏差,因此,學習英文版的規(guī)則也是很重要的,同時,在比賽的過程中,很多的地方需要使用電腦進行操作,這也要求裁判員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根據(jù)項目的特點,要求裁判員有一定的專業(yè)滑雪經歷,通過調查研究,達到要求的人員不足裁判人數(shù)的一半,嚴重影響裁判員隊伍的整體業(yè)務水平,對該項目的發(fā)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1)注重裁判員的選拔。越野滑雪項目本身有他與眾不同的特點,它是冬季項目,而且是在戶外進行的比賽項目,因此在裁判員的選拔方面有別于其他項目不同的條件,最好是曾經從事過專業(yè)訓練的,有一定滑雪經驗的,年輕和身體素質方面比較過硬的,特別是現(xiàn)在正在從事體育方面的工作,熱愛滑雪事業(yè)的人員。
2)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yǎng)裁判員。有組織、有計劃、定期培養(yǎng)裁判員理論和實踐知識,認真學習競賽規(guī)則,特別是重要崗位的裁判員,要有重點地進行培訓,針對所處崗位的特點,進行專業(yè)理論及實踐工作特殊學習,以保證整個比賽的順利進行。
3)建立與健全考核和申報制度。針對裁判員的等級學習和考察,要求我們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和登記申報制度,讓裁判員做到心中有數(shù),什么時間考核,什么時間進行等級的申報工作,每個裁判員完全按照這種流程進行準備,這樣有利于調動裁判員的積極性。
4)提高裁判員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為了提高裁判員的整體業(yè)務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實踐裁判規(guī)則,要求裁判員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的應用,同時為了加強對外的交流,提高外語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