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于 秀,牛雪松,曹連眾
(1.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 沈陽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 科研處,遼寧沈陽110102;3.沈陽體育學院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遼寧沈陽110102)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以下簡稱“空中技巧”)運動屬于技能主導類難美項群,成套動作由助滑、出臺起跳、騰空翻轉和落地四部分組成,是體操翻騰技術和滑雪技術的完美結合[1]??罩屑记蛇\動訓練的實踐使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取得與科學合理的運動技術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密不可分的,而身體素質更是完成運動技術的基礎和關鍵。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得知,目前對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和評價標準還未見報道。鑒于此,通過對國家集訓隊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測試指標進行定量分析,探討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特點及結構,篩選出具有代表性且能夠反映出空中技巧項目特點的專項身體素質指標,在此基礎上構建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模型,并建立評價標準,從而為教練員的科學選材、制訂訓練計劃、調控訓練過程和評價訓練效果提供參考。
以在沈陽體育學院集訓的國家空中技巧隊男子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國家空中技巧隊男子運動員基本情況一覽表
1.2.1 文獻資料法 參閱了空中技巧、體能訓練方面相關書籍8部,同時通過檢索CNKI、萬方、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查閱了有關空中技巧及技能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性項群身體素質訓練方面的文獻約百余篇,為本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 專家訪談法 與國家空中技巧隊的教練員圍繞相關問題多次進行交流和探討,尤其是體能教練牛雪松博士,為本研究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并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料。
1.2.3 問卷調查法 結合對國家隊、沈陽體育學院教練員和科研人員的訪談,擬訂出關于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初選指標,并以此為依據(jù)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兩輪的專家問卷調查,最終確立了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測試指標。
1.2.4 測試法 依據(jù)項目的特點并結合專家的意見,確定身體素質的測試指標、方法和使用儀器要求,于2011年5月在沈陽體育學院重點實驗室對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行測試。
1.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 16.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歸納整理,運用特爾斐法向空中技巧界的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進行兩輪的問卷調查,對運動員身體素質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從指標模型、權重模型及均值模型三個維度構建了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模型,并建立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評價標準。
根據(jù)對身體素質概念及其結構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文獻檢索、專家咨詢和邏輯分析,初步確定了30余項指標作為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初選指標。采用特爾斐法對國家隊教練員和沈陽體育學院從事空中技巧項目訓練或教學、科研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專家進行兩輪的問卷調查,在對各指標進行分析時按“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比較重要”=3分、“一般”=2分和“不重要”=1分,計算各項指標的加權平均數(shù)。將每項指標的加權平均數(shù)≥4的指標挑選出來,并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將13項指標作為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測試指標(表2)。
表2 我國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身體素質測試指標
運用因子分析法,對13項指標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處理,得出樣本相關矩陣的特征值、貢獻率及累積貢獻率。根據(jù)統(tǒng)計學原理,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特征值大于1,累積貢獻率在90%以上,能夠反映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水平的4個主成分(表3和表4),說明這4個主成分能夠很好地概括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
表3 特征值、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一覽表
表4 身體素質指標因子分析與命名、指標選取結果
由表4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是核心區(qū)力量因子,它包括了右側身拋球、左側身拋球、后拋球和平衡盤10次四項身體素質指標,其貢獻率是29.066%,說明了這四項專項身體素質指標的綜合效應是決定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該項目的特點是運動員在空中要完成各種高難度的翻騰及旋轉動作,而人的身體在空中是完全沒有支撐的,因此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核心區(qū)控制能力,同時還要求運動員在落地時在極滑的雪面上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wěn)定性,這對運動員的核心區(qū)力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牛雪松[3]研究認為:空中技巧項目的核心區(qū)力量可分為核心區(qū)動力性力量和核心區(qū)穩(wěn)定性力量,從肌肉力量的功能上看,將人體的固定肌、穩(wěn)定肌或既有固定肌、穩(wěn)定肌又有原動肌收縮時在運動中維持人體各關節(jié)和重心的相對穩(wěn)定和平衡的力量稱為穩(wěn)定性力量。這些運動肌多由快的運動單位所支配,將人體在相對穩(wěn)定和平衡狀態(tài)下運動肌收縮完成各種加速、減速以及旋轉等動作的力量稱為動力性力量。空中技巧運動員要在一定的高度下、在無支撐條件下以直體姿勢完成不同周數(shù)的空翻和轉體等諸多動作,不僅要有較好的屈伸肌力,還要求有較好的左右側肌群的扭轉力量,扭轉是運動員完成空中轉體動作及較好的控制轉體的基礎[4]。核心區(qū)的力量在該項目專項身體素質中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運動員在空中的翻騰、轉體,其力量帶來的運動速度都是通過核心區(qū)這一身體中間環(huán)節(jié)而發(fā)揮作用的。如果腹肌力量弱,則翻騰、轉體的力量就會在腹部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受到很大的損失,背部肌肉力量不足,則整個身體不能形成一個剛體,從而導致身體部分力量受到損失,將嚴重影響動作效果[5]。
第2主成分是下肢快速力量、緩沖因子,包括了右腿三級跳、左腿三級跳、跳深高和跪起四項身體素質指標,其貢獻率是26.575%,說明這四項專項身體素質指標也是決定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在冬季奧運會比賽中,男子運動員以三周臺的動作為比賽形式,運動員起跳后在空中騰起距著陸點的落差最高可達18m左右,運動員要穿著重達8-10kg的雪板和雪鞋在高空中完成快速、復雜的翻轉動作,在完成各種動作后要穩(wěn)定地落在濕滑的雪面上。閆紅光等[6]研究發(fā)現(xiàn),落地穩(wěn)定性是決定勝負的十分重要的動作組成部分,穩(wěn)定的著陸技術是運動員成功完成動作的標志,也是運動訓練追求的最高目標,但運動員在完成難度動作時其成功率多半在50%~70%的水平,優(yōu)秀選手可達到80%左右的水平。婁彥濤等[7]研究發(fā)現(xiàn),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三周臺落地時運動員測力鞋墊所受的單位體重均力大約是人體體重的7.06~8.13倍,因此在該項目中,在高空動作完成落地瞬間需要良好的下肢力量,下肢反應力量和緩沖能力共同決定著落地的穩(wěn)定性。
第3主成分是靈敏、耐力因子,其貢獻率是18.890%,主要反映的是運動員在各種復雜的條件下能夠迅速、準確、協(xié)調地做出某些相應動作的能力,并且能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該項目的顯著特征是決定難易程度的技術動作是在空中完成的,這就要求運動員能夠迅速、準確、協(xié)調地改變身體運動的空間位置和運動方向,以適應變化著的外環(huán)境的能力[5]。系統(tǒng)地從事空中技巧運動可以使運動員準確地將自己的行動和動作所要求的方向、速度、力量等在空間和時間上結合起來,使運動員的肌肉感覺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并相應地發(fā)展其節(jié)奏。同時,運動員完成每一套技術動作的時間在10s左右,從起跳到空中的快速翻轉和落地的時間大約僅為2~3s,而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每一跳動作的間隔時間至少在5min以上,每一次訓練課和比賽持續(xù)的時間在2~4h之間,可見,該項目運動員每一次技術動作完成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是ATP-CP系統(tǒng),從每一次訓練和比賽所持續(xù)的時間和負荷看,有氧耐力則是該項目能量供應的基礎。
第4主成分是四肢力量因子,包括引體向上、蹲起和臥推三項身體素質指標,其貢獻率是16.012%,主要反映了運動員機體四肢力量能力,對運動員增強身體控制、提高空中轉體的效果有幫助。
建立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是以確定各指標在反映專項素質信息中的權重為出發(fā)點,而權重的確定是通過因子分析而獲得的。由于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貢獻率不同,在反映運動素質信息中所占的權重也各不相同,按因子分析中的貢獻率計算各主成分的權重(公式:Ti=,其中Ti表示i成分在反映整體信息中所占的權重,λρ%表示i成分的貢獻率表示K個成分的累計貢獻率),計算出成分1的權重為0.32,成分2的權重為0.29,成分3的權重為0.21,成分4的權重為0.18。各指標在各成分中的權重可通過公式:其中Ti表示I指標在某成分中所占的權重,|?ij|表示I指標在J成分上因子載荷的絕對值表示該成分中所有指標因子載荷絕對值的代數(shù)和)[8]計算出。
由上述可知,各主成分權重不同,以及各指標在各成分中的權重各異,故可以根據(jù)各主成分以及各主成分中指標權重計算出各指標的最終權重(公式為:各指標最終權重=0.32×因子1權重+0.29×因子2權重+0.21×因子3權重+0.18×因子4權重)(圖1)。
圖1 身體素質各指標權重
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模型由指標模型、權重模型和均值模型構成(表5),而均值模型是由各指標的平均值±標準差來組成的。
表5 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
評價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立評價標準,并且通過與此標準的比較,使受試者的差異得到客觀、定量化的反映。為此,本文建立了我國優(yōu)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的評分評價標準及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的等級評價標準。按照測量與評價理論,等級評價通常采用五等評價法。五等評價既可以采用離差法,又可以采用百分位數(shù)法,因為“百分位法與離差法相比,除具有離差法的優(yōu)點外,由于不是以平均數(shù)為基準值,以標準差為離散距,而是以中位數(shù)為基準值,以其他各百分位數(shù)為離散距來劃分評價等級的,所以對于正態(tài)分布或非正態(tài)分布的各種資料均可適用。這種方法,國外已普遍使用,從發(fā)展趨勢上看,很有可能以百分位數(shù)法代替離差法[9]?!?/p>
2.4.1 單項指標的評價標準 為了客觀地揭示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水平的差異,制訂了可以進行比較的統(tǒng)一評價標準。單項評價標準的制訂依照百分位法來確定,主要為:1)分別找出身體素質各指標的 P10、P25、P75和P90的四個百分位點;2)依據(jù)上述4個百分位點劃分不同的成績區(qū)間(P10以下、P10~P25、P25~ P75、P75~P90、P90以上);3)依據(jù)不同區(qū)間界定不同等級,即上述各百分位點對應的等級分別為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和上等,分數(shù)賦值為1分、2分、3分、4分和5分;4)我國優(yōu)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的單項評分表(表6)[10]。
表6 我國優(yōu)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各指標的單項評分表
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優(yōu)、劣往往是教練員最為關注的問題,因為這是他們制定訓練計劃的依據(jù)。而通過身體素質測試可以了解此方面的相關信息,把測試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分析,可以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做出綜合評價。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評價標準,運動員可以準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各項身體素質在全體隊員中所處的位置,同時可以了解自己身體素質的優(yōu)、劣,為教練員制定個體化的訓練計劃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2.4.2 綜合指標的評價標準 單項指標的評價標準只能反映運動員某一運動素質的優(yōu)劣,而不能反映運動員整體運動素質的情況。因此,為了評價運動員整體運動素質的水平,有必要建立優(yōu)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的綜合指標評價標準。建立綜合指標評價標準的方法是:1)將運動員各測試指標按照運動素質單項評價標準轉化為等級分數(shù);2)將各素質指標的得分分別乘以各自的權重,然后相加即為運動員運動素質的綜合得分;3)按照百分位數(shù)的界定方法制定出運動素質綜合評價的等級標準(表7)。
表7 運動員身體素質綜合評價等級標準
表5、表6和表7構成了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水平的評價標準,該標準為運動員科學選材、制訂訓練計劃、調控訓練過程和評價訓練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為了讓使用者對本研究有一個完整的概念,現(xiàn)以國家隊隊員劉XX為例來說明,并簡要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首先將劉XX的13項身體素質指標測試成績依次填入表8,然后查看單項評分標準表6,依次填入各身體素質得分值X,最后根據(jù)公式T=0.08X1+0.08X2+0.1X3+0.09X4+0.08X5+0.08X6+0.09X7+0.06X8+0.07X9+0.07X10+0.04X11+0.08X12+0.08X13求出其身體素質綜合得分,即T=3.69。查運動員身體素質綜合評價等級標準表可知,該隊員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為中上等。劉XX是一位27歲的運動員,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獲得銅牌,在2012年的第十二屆全國冬運會上摘得一金一銀,是繼韓曉鵬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新一代領軍人物,根據(jù)身體素質評價模型可知其身體素質處于中上等,身體素質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這為其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會獲得更好的成績提供了可能。
表8 國家隊隊員劉XX身體素質單項、綜合及等級評價一覽表
1)從30項指標中篩選出的13項測試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出我國優(yōu)秀男子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水平,部分指標可直接作為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手段進行應用。
2)通過因子分析,我國優(yōu)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主要由核心區(qū)力量因子、下肢快速力量緩沖因子、靈敏耐力因子和四肢力量因子組成,四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90.543%。
3)運用測量與評價原理建立了我國優(yōu)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和評價標準,為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的科學化以及從身體素質方面進行運動員選材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4)通過實例進行檢驗后發(fā)現(xiàn),構建的專項身體素質評價體系能夠簡便、準確、有效地反映運動員的專項身體素質水平,證明了其科學性和實用性,可以在訓練實踐中應用。
[1] 戈炳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探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 趙 佳,王衛(wèi)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5):68-70.
[3] 牛雪松.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力量訓練劃分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6):16-18.
[4] 閆紅光,王艷玲.國家優(yōu)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軀干肌力特征及與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關系探討[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5):55-58.
[5] 矯鎮(zhèn)紅.對我國優(yōu)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結構及評價標準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10):59-64.
[6] 閆紅光,婁彥濤,吳松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動作技術的運動生物力學原理探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2):12-16.
[7] 婁彥濤,閆紅光,吳松林.我國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三周臺騰空高度與落地沖擊力的關系[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2):15-18.
[8] 羅 智.我國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形態(tài)模型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5):93-97.
[9] 金宗強.我國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體系與診斷方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4.
[10] 鐘添發(fā),田麥久.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模型及選材標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