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遼寧 朝陽 122000)
高等師范院校的職責是為新課改培養(yǎng)合格稱職的新型教師,所以高校教師首先應更新教育理念,以“教師教育”為根本.根據(jù)基礎教育新課程對教師的新要求,做好師范畢業(yè)生的職前教育工作,使這些即將走出校門的未來教師從教育理論素養(yǎng),到英語教育實踐,都能稱職并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成為新課程改革中的中堅力量.因此高等師范院校肩負著推動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的重任.
(1)師范院校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存在去師范化的傾向.
(2)師范院校的畢業(yè)生數(shù)量有限,并不都是合格的英語教師,實習生頂崗實習能力欠缺.
(3)相當數(shù)量的新教師畢業(yè)于非師范院校,他們沒有接受系統(tǒng)的師范教育.
(4)畢業(yè)頂崗實習時間不足,一些畢業(yè)生沒有真正意義的實習經(jīng)驗.
頂崗實習生是指畢業(yè)前夕在學校擔當實習教師的師范生,其有別于在校師范生和正式教師,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特殊階段.所謂職前教育就是給予師范院校的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以必要的培訓和輔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由實習教師向職業(yè)教師的本質跨越.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課題組從英語視聽說課程在英語教育專業(yè)的職前教育中的作用這一角度進行實踐來研究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使頂崗實習的學生能的盡快成為合格的基礎教育英語教師以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課程,知識結構非常繁瑣.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師應該具有以下基本素質:具備較為系統(tǒng)的語言學理論;必須掌握教師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必須具備一定的外語教學法知識;必須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必須具備現(xiàn)代化教學意識和能力.所有這些素質在視聽說課堂上都會體現(xiàn),在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視聽說教學因為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在視聽說課堂中,始終貫徹用英語教學,用英語來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學生感受到英語無處不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把每堂課都設計成精美的課件,這些課件直觀、形象、生動、逼真、信息量大,其圖、文、音、視、動、色有機結合,學生邊看邊聽,聲情并茂,模擬表演,繪聲繪色,將英語教學的生動與活躍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更好的幫助學生語言信息的獲得,學生可以得到深入淺出的口語聽力訓練.在這種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可視聽的特點,結合教學大綱設定的內容和要求,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有效控制,把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對學習情境有一個整體的理解,為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增加信息接收、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在視聽階段主要采取宏觀法即整體法(holistic)和互動教學法(the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listening),整體法要求學生不斷根據(jù)自己已有的語言知識和社會文化知識對材料內容進行假設(hypothesizing),語言(predicting),分析(analyzing)與推斷(inferencing),采用整體至部分的方法達到正確理解整篇內容的目的.具體教學方法是:
選擇一個紀錄片或有故事情節(jié)的錄像片,有聲或無聲放2-3分鐘后停下,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對以后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進行推測性的討論.
聽一個對話,隨時可停下,要求學生根據(jù)上下文推測未聽到的部分.學生在這樣和諧的情境教學活動中一般都能努力集思廣益,正確的預測材料的內容.互動教學法提倡學生與所聽內容進行交流的雙向活動.具體教學方法是:
(1)聽人說話時的互動.在使用互動法進行課堂教學時,如果是聽的是周圍人在說話,例如講話人講故事,學生表演或發(fā)言人做報告,學生就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及時與發(fā)言人交流.
(2)視聽時的互動.如果聽的是音像資料,也可采取相同教學法,教師可以使學生直接與聲音資料進行互動.還可以將長篇的材料分成若干段通過提問或交談的方式與學生交流.
上述兩種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又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對聽力訓練的興趣,并通過視聽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對聽到的內容進行評析的好學風,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治學作風,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3)激發(fā)學生興趣,采用互動,小組活動,模擬及角色扮演教學法提高交際能力,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訓練有所起色.教學中不但可以采取創(chuàng)造情境、短劇表演、小組對話、講故事、學唱歌,英語演講、英語晚會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還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辟第二課堂.具體做法是:
1)互動教學法(interactive approach)
本文中所論述的視聽說課堂上的口語互動主要是指問答式教學.問答式是指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和學生問教師答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口語訓練的問答與側重聽力的問答方法不同.兩者雖然在形式上都是先聽后說,但聽力練習的重點是聽,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時間安排上都以聽力活動為主;而以培養(yǎng)說話能力為主的問答練習則將教學重點放在說的方面,以便學生練習更多口頭表達的方式.
2)小組活動(group activities)、模擬與角色扮演(simulation and role-play)
視聽說課堂教學中可以把模擬與角色扮演放在小組活動中進行.模擬及角色扮演等分組活動是以班級為基礎的,筆者設計實施了以《走遍美國》為主線的課上用短時間輸入語言材料,課下學生以小組形式自主進行大量模擬與角色扮演訓練,課上學生相互監(jiān)督、檢查、評價的口語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有更多開口說話的機會”.在這樣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在上述課堂活動中學生是主要參與者,教師是學生口語活動的指導和督促者.學生會留意教師的一切教學過程,他們會把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甚至課堂口語,融會貫通于一體,整合為一種知識信息,消化接受,學以致用.模擬與角色扮演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處于將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中.填補了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jīng)驗的某些缺陷,增加了學生語言實踐的機遇.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自主性與創(chuàng)新性,鞏固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頂崗實習及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針對職前教育上好視聽說課
在職前教育中開展英語教育實踐活動,加強英語教學技能的提高.職前教育的重點是要培養(yǎng)師范生課程教育的環(huán)節(jié),讓他們體驗教學的藝術.職前教育中的實踐課程的周期一般比較短.英語專業(yè)師范生教學對象一般來說都是中學生和小學生,這些中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強,因此,根據(jù)視聽說課程具有的上述特點,可以將視聽說三者融會貫通、有機結合.將學科課程和實踐課程結合在一起,理論學習和實際課程訓練相互融合,讓學生的實踐理論更加充實,將學生的教學認知和學習理論上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
[1]楊連瑞.英語教師素質的“退縮”與發(fā)展[J].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5(7).
[2]黨兵.談運用多媒體提高外語視聽說的教學效果[J].遼東學院學報,2007,(4).
[3]劉建華.職前教育在視聽說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7).
[4]左煥琪.外語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