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朝霞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長春,130022)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編自英國已故兒童文學家瑪麗·諾頓發(fā)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東西的地下小人》,講述身長10厘米的14歲少女,與搬家至此的小男孩相識的故事。這部影片中,宮崎駿褪去監(jiān)督的名號,將導棒交付給畫師出身的新人米林宏昌,自己則只擔任了編劇一職,但在整部影片中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宮崎駿作品的氣息。
阿莉埃蒂是一個聰明、美麗、勇敢的小人族,為了生存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人類的地板下,依靠借物為生。一塊方糖、一張衛(wèi)生紙……在不影響人類生活的前提下依靠一次次的借物維持著自己的正常生活。他們和人類屬于依附關系,但是他們決不能被人類發(fā)現,因為被發(fā)現的后果就是被抓住或者被迫搬家。影片通過唯美的音樂,精致的圖畫,縝密的情節(jié)讓我們無法將現實和童話分開。影片讓我們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每一個種族都有延續(xù)下去的意義。小人族代表了所有在我們身邊,依附著我們卻從未打擾我們的這些弱小動物。影片中阿莉埃蒂和阿翔這兩個同齡的孩子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體現出了不同的性格和能力,由此可見家庭環(huán)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影片中阿莉埃蒂有著一個幸福溫馨的小家,母親勤勞、慈愛、有點嘮叨,每天都在用心做好家務和茶飯。父親聰明、勇敢、能夠承擔責任,他不但要解決家庭的開支而且時刻保護家人不受到任何傷害。在這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阿莉埃蒂沿襲了父母的多個優(yōu)點,樂觀、勇敢,小小年紀就開始練習生存之道并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反觀阿翔,一個父母離異、身患重病的孩子,他對未來完全喪失了信心,每天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著。影片中阿翔的父母沒有露面,甚至當阿翔即將手術,她的父母也沒能給孩子一句鼓勵的話語?!氨粧仐墶边@可能是阿翔對自己現狀的理解。沉默寡言、漠不關心,在這種狀態(tài)下即使阿翔身體康復他的內心依然病入膏肓。
桔生淮南即為桔,桔生淮北即為枳。每一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純潔的白紙,未來如何改變,如何面對未知的人生道路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和人生經歷有著密切的關聯。教育家魯潔認為:“家庭不僅影響受教育者的在校學習,而且參入塑造他們的全部個性和人格行為,家庭教育復制著現實的社會關系,孕育著未來社會的風貌。”由此不難看出,家長的言傳身教,甚至一言一行都對子女的成長與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如何讓孩子能夠獨立地面對未來的困難,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
家庭氛圍是一種家庭精神環(huán)境,家庭氛圍作為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習慣、情感、態(tài)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從而影響孩子的發(fā)展。我們總在講“精神文明”,良好的家庭氛圍就是精神文明的一種體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父母之間形成的家庭氛圍等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業(yè)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氣氛,對孩子有著積極的影響。相反,家庭成員之間存在過多的分歧和矛盾,則會造成青少年內心扭曲,并伴有一定的犯罪行為。由此可見:家庭氛圍作為家庭環(huán)境的組成元素之一,對孩子的成長及健康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其不可或缺性。因此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保證孩子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極其重要。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媒體就報道他“妻兒重于一切”,為了家庭,他2003年選擇放棄繼續(xù)競選連任州長。卸任州長后的駱家輝對孩子們體貼入微,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超級爸爸”。在駱家輝眼中,一個好父親不僅是家庭的經濟和精神支柱,更是孩子成長的人生楷模?!爱敽⒆觽冮L大成人,他們也將會是社會和家庭的好榜樣”。
駱家輝的童年想必也是生活在這種良好家庭氛圍中,他能夠如此成功與兒時的經歷也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的未來都充滿變化,但是家庭所提供的溫馨卻總能讓人處亂不驚。
父母的價值觀對孩子性格有著直接的影響。研究表明人的性格是通過模仿等途徑慢慢形成的,而性格的可塑期主要在幼年時期,所以孩子性格主要是通過與父母的接觸中學習模仿形成的,父母的價值觀的傾向和對待問題的看法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價值和人格的取向。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
韋爾其從小就口吃,可母親說這算不了什么缺陷,甚至還表揚他。她要求兒子一切從自信開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個口吃的男孩長大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被稱為世界第一經理人。
家庭是“人類性格的工廠”,它塑造了人們不同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點,也就是說,與生活中朋友之間發(fā)散型交流不同,在家庭中,多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和一個孩子交流。父母與子女有更多的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機會,無論是交流的內容還是交流的時間都要多于和其他人之間的交流,這一特點決定了家庭對孩子性格發(fā)展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身為父母必須注重細節(jié),包括交流的頻率,每次交流的時間,交流的內容等都要很好地選擇和控制。當今社會,很多的父母都處于各種形式的奔波之中,要么在為謀生而奔波,要么在為更多的金錢或更高的權力、更宏大的事業(yè)而奔波,很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留守兒童”的現象逐漸增多。在缺乏交流或者隔代交流的情況下,很多孩子的性格逐漸開始走向極端,這種現象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否則將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一大弊端。
家庭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中長年累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不同的行為習慣。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個好習慣。”可見習慣是如何重要,一旦形成不良生活習慣,在學習中,在生活中,甚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很難讓他人接受,從而造成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問題。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其受益終身,而不良的學習習慣,會使一個孩子一直都碌碌無為。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華盛頓小時侯用斧頭砍掉了庭院中的蘋果樹,他的父親看到后很生氣。華盛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主動認錯,父親不但沒有責備,反而贊許他的誠實。父親的這種贊許對華盛頓來說是一種鼓勵,他的誠實習慣因而逐漸養(yǎng)成。
孩子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家庭度過,所以對于心智正在發(fā)育的青少年來說,家庭的影響甚至超過社會。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不能讓孩子過度放縱。人們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針對培養(yǎng)孩子習慣的初期,適當的夸獎和物質獎勵也十分有效,但必須要控制好力度,防止出現負面影響。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說:“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睆娬{孩子的責任,等于為他打下立足于社會的根基。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替孩子承擔由他造成的任何后果,否則會淡化孩子的責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只有養(yǎng)成可貴的責任心,才能獨立應對生活的考驗。在孩子的未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尤其是組成家庭之后,擁有責任感顯得極為重要。
美國總統里根在12歲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需要賠償12.5美元。他的父親付了錢并要求他償還。從此,里根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掙足了12.50美元還給了父親。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行為心理學認為,在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懲罰雖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厭惡,然而必要的懲罰是有價值的,因為它對孩子責任心的養(yǎng)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沒有懲罰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有時候,做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孩子如果沒有按規(guī)定整理好他的書柜,那么面對他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我們也只能做出很“遺憾”的決定。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過錯的后果,并為此負責。
近年來,中國離婚率一直呈現持續(xù)走高之勢,而離婚率的提高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健康成才需要一個具有保障機制的家庭,孩子在父母親的愛撫和教育下,能產生一種安全感,從而有利于孩子的自然正常發(fā)展。如果家庭破裂,勢必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品德行為等都將產生不利影響。離異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抑郁孤獨、怯懦自卑、缺乏安全感、情感障礙等問題,他們會因為父母的離異而反感整個社會,所以家庭破裂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具有長期性。
在家庭生活中,每個家庭成員的角色都十分重要,尤其是父母親的角色,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孩子在塑造認知的過程中對于父親母親中同性一方有明顯的模仿行為存在,而父母中異性的一方則關系到孩子對社會中異性的概念和評價,而父母離異導致的家庭成員缺失,不利于孩子的認知的構建和健康成長。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huán)境,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tài)度、和諧的家庭氣氛、適當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個性和行為的必要條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關心和互相愛護。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中生活、成長,他們會感到自由、舒暢、溫暖、幸福,從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質和優(yōu)良的素質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為了家庭的幸福美滿,父母應努力追求和諧的家庭生活,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
同樣遇到困難,翔面對一只小于自己數倍的烏鴉時顯得驚慌失措,阿莉埃蒂卻毫不猶豫地趕走了比她高大并可能對她造成傷害的蟑螂。孩子意志的懦弱與強大在困難面前暴露無遺。
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一個小孩子,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會表現出意志品質的初步狀態(tài)。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意志品質的各個因素發(fā)展很快。因此,必須從小抓緊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一點也不能放松。
意志品質主要在實踐行動中培養(yǎng),適當講道理是必要的,但關鍵是實踐。培養(yǎng)意志品質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每人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強弱不同,如果具體分析,其強弱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不同,要從孩子實際出發(fā),找準弱點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家庭是孩子意志品質最好的練兵場。孩子在幼年時期幾乎每件事都在家長的身邊完成,每一次遇到失敗、挫折時家長所給予的建議都十分重要。
有的孩子做事情虎頭蛇尾,一開始干勁很足,但是沒過多久就開始找理由偷懶,最后就逐漸放棄了。這種孩子意志品質的優(yōu)勢在確定目標、確定行動階段,而弱點在于堅持性和自制力上。對待這樣的孩子,在確定目標之后,要不斷地進行提醒,要求他一旦開始就一定要堅持下去,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嘗試去克服。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斷地激勵他,告訴他“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在磨煉意志時,我們注重結果但更注重過程。
有的孩子開頭猶猶豫豫,但是干起來之后卻能夠堅持不懈。這種孩子的優(yōu)勢在執(zhí)行計劃,但面對內、外因素干擾時卻使他難以果斷做出決定。對這樣的孩子,就應在一個行動的起始階段,幫他分析利弊因素,讓他盡快確定目標,培養(yǎng)孩子的果斷性。在一個孩子意志品質的表現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理智因素和情緒因素。家長一定要重視這些因素。
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是終身的,家庭關系和諧、民主,父母相敬相愛,尊老愛幼,并能給子女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就會使子女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習慣。相反,如果父母、長輩行為不良,舉止不雅,教育方法不當,正確引導不夠,對子女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長、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1] 方愛萍.《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文化內涵解讀[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3).
[2] 張淑芳.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0(3).
[3] 劉春麗.家庭教育的誤區(qū)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