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郝敏
《機械基礎》這門課程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不同于文化基礎課,它概念抽象,名詞復雜,內容枯燥,并且與工程實踐聯系密切,是一門承上啟下的課程。它上承文化基礎課,下啟專業(yè)技術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在職業(yè)中學的《機械基礎》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往往學習基礎比較差,數學、物理、機械制圖等相關科目成績都不太好,對于機械常識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于是教師講起課比較費勁,學生又聽不懂,學習的興趣一天天的減少。
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應該如何上好這門既枯燥而又很重要的課程呢?我在近幾年的《機械基礎》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課堂上做到以下五重視,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上取得了一些效果。
在教學中,有很多教師認為緒論部分不重要,可講可不講,但我認為緒論部分的教學很重要。緒論部分是學生學習一門課程的第一節(jié)課,它能向學生展示本學科的研究對象,性質,內容,任務,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本門學科的概況,教師成功地上好緒論課對以后的教學關系極大,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所在。筆者在上緒論課時,重點向學生介紹世界各國在機械領域的發(fā)展史,以及生產實際中的各種機械,比如:自行車,晾衣架,洗衣機,打夯機,粉碎機,再到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向學生介紹國內外的一些科技動態(tài)、尖端技術成果以及我國在此領域內已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差距,這樣做能使學生開拓視野,激發(fā)愛好,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其首先是講課時由形象引入。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可以控制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把注意力較快地集中到學習上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引入方式,可體現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每當講到一個新的機構時,我經常利用該機構的模型導入,讓學生首先通過有動感、有色彩、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這種方式能夠給學生以鮮明的感性認識,降低學生對機構的認識難度。在講解“凸輪機構”時,我首先以“凸輪機構”的模型導入,然后邊演示邊講解。隨著機構的演示,學生的多種感觀被調動起來參與教學。借助模型可以完成“凸輪機構”的組成、凸輪的形狀、從動件的基本類型等內容的教學,最后再以補鞋匠的釘鞋機作為聯系實際的內容,讓學生感覺這些機構離我們并不遙遠,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充分組織好每次課的教學導入,讓學生再好奇、新鮮的興奮中,無意識地學習某些知識,對教師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作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識”引發(fā)其“有意識”,達到教與學的目的。
本課程與工程實踐緊密聯系,對于課程中學習的概念要能巧妙地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產生活知識相聯系,這樣在學生大腦中形成感性的認識,不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比如:《機械基礎》中機器和機構是兩個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但我們可以由自行車和摩托車、電瓶車舉例,摩托車,電瓶車是機器,它們能夠把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學能,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能夠完成能量的轉換,而自行車不能,所以自行車是機構。在學習連桿機構的時候,除了書本上的縫紉機,手搖抽水機等實例以外還可以讓學生聯系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其他機構進行觀察、比較,捕捉共同點。比如:雨天用的雨傘,雨傘可看作滑塊移動的連桿機構,從原理上講,和書本上的內燃機曲柄滑快機構是完全一樣的;再如人騎自行車,視人的大腿,小腿和腳板為桿件,就是很典型的連桿機構。在講到運動副的概念時,構件直接接觸并且是可動的連接段,我們人體的大小腿關節(jié),就是典型的運動副。
講練結合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首先,做好例題的講解,講解例題時,忌“教師講,學生聽”。課堂上應創(chuàng)造融洽活躍的氣氛,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為了鞏固提高所學的知識,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利用較短的時間做少量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因而要求老師在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習題方面要多下功夫,所選習題的思考性要強,并要具有合適的廣度、梯度和靈活性。比如:在鉸鏈四桿機構的判別中,我們可以選擇一個任意四桿機構,取不同的桿件為機架,分別判定是什么機構。然后再反過來問如果要得到某一種機構(比如曲柄搖桿機構),必須要以哪根桿件為機架,這樣通過一個題目,舉一反三,達到鞏固的效果。
在教學中如果能使用教具等教學輔助工具,安排一定的實驗環(huán)節(jié),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稒C械基礎》中的一些傳動裝置以及常見機構有了教具的演示,它們的運動特點學生一看便知。比如:在講鉸鏈四桿機構的時候,我先以曲柄搖桿機構的教具引入,教具中的四根桿件,色彩鮮艷,各不相同,以曲柄為主動件,帶動從動件搖桿的運動,這樣學生很容易看清各桿件的運動特點,分清各桿件的名稱。在講完各種鉸鏈四桿機構的判別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教具??梢宰寣W生分別做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還可以讓學生做任意一個四桿機構,但是要求取不同的構件為機架要能得到以上三種不同的基本類型。
近年來,我校給每個教室配了投影儀,這為我們進行多媒體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圖、文、聲、像、動畫、視頻的有機結合,它能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生動活潑的畫面,使課堂教學直觀易懂,易于接受和理解?!稒C械基礎》課程內容中研究機器,機構的運動、受力、動態(tài)性能等問題,尤其是復雜結構、抽象概念、還有原理和定律等內容,都能用多媒體形象地展示給學生。
在《機械基礎》的教學中,我們面臨著教材枯燥,學生學習基礎差等很多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多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把理論和實踐聯系在一起,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那么我們的教學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運用基礎知識,為我們的機械制造業(yè)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1]許佩群.淺析《機械基礎》課程教學[J].當代教育研究,2008.7.
[2]倪森壽.機械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