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平
(貴州省天柱縣第二中學,貴州 天柱 5566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淺談原地推鉛球教學
唐 平
(貴州省天柱縣第二中學,貴州 天柱 556600)
學生掌握擲鉛球的動作要領,深刻體會蹬、轉、送、撐、挺、推、撥動作,學會發(fā)展身體力量鍛煉方法,原地擲鉛球的教學按照4個方面去進行,擲鉛球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中學體育;擲鉛球;教學方法
推鉛球是中學體育的基本教學內(nèi)容之一,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guī)定的項目之一,也是貴州省高考體育術科考試項目之一??上攵?,擲鉛球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地位。筆者認為原地擲鉛球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教學效果最佳。
鉛球較重,擲鉛球需要力氣,經(jīng)常從事擲鉛球的運動,能有效地發(fā)展人體四肢和軀干的力量以及靈敏性和協(xié)調(diào)性等身體素質(zhì)。學生經(jīng)過擲鉛球教學學到科學的鍛煉方法,并能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力、刻苦耐勞的思想品質(zhì)。擲鉛球運動對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是最全面的。知道擲鉛球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重要性,提高學生鍛煉興趣,學生會自覺、主動、積極參加擲鉛球的運動。
在擲鉛球的教學中,筆者在學生面前做好完整的動作示范。再分步驟講解及示范。同時,要講清每個動作具體理由。例如,原地擲鉛球預備動作要領。握球和持球之后,兩腳開立與肩稍寬,上體向右轉,眼看右腳外側,為什么鉛球要超過膝關節(jié),膝關節(jié)要超過腳尖?這個動作的理由:一是安全問題,免得鉛球落到腳上;二是手對鉛球作用距離長,使鉛球獲得速度就越大。使學生知道擲鉛球動作要怎樣才好,讓擲鉛球動作要領很快留在學生的大腦中,便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做好充分練習。
擲鉛球是一項力量型的項目,要想提高學生擲鉛球的運動成績,筆者在教學中,必須要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力量,從而教會學生掌握發(fā)展身體力量的科學鍛煉方法。
3.1 發(fā)展下肢力量的鍛煉方法
(1)學生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扛扛鈴半蹲和全蹲做蹲伸動作;(2)學生兩腳開立與肩稍寬,扛扛鈴右腿彎曲,重心落在右腳上,做蹲轉動作;(3)單腳跳臺階,腳跟稍離地。
3.2 發(fā)展軀干力量的鍛煉方法
(1)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平握大扛鈴片盡量向右轉,重心在彎曲的右腿上,右腿蹲地轉送髖,使右骨寬先于右肩快速向前轉動;(2)兩腳前后開立,兩手握扛鈴快速做挺舉動作;(3)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握扛鈴做腹背運動,連續(xù)重復做;(4)扛扛鈴做蹲跳起;(5)肩背扛鈴做體轉動作;(6)做仰臥撐動作;(7)雙手握球仰臥。練習者上體俯臥跳箱上,做仰臥起座,由同伴的雙手壓在練習者的腳上。
3.3 發(fā)展上肢力量鍛煉方法
(1)做俯臥撐,兩手指相對,手臂屈伸要快;(2)兩手拿較輕的扛鈴做翻腕動作;(3)手拿啞鈴從肩做斜上推動作要快收;(4)雙手用力推墻壁,面對墻壁距離1米,兩腳前后站立,兩手指相對握于墻上,兩臂彎曲并猛力推墻。身體自然后退,手掌迅速過渡到指尖用力。
原地擲鉛球動作技術由握球和持球、預備動作、最后用力、出手角度的4部分組成。關鍵抓好最后用力和出手的角度訓練,最后用力概括于7個字,即蹬、轉、送、撐、推、撥。要使這7個動作連接連貫而不脫節(jié),動作要協(xié)調(diào)。出手的角度,按物理知識,出手45°射程最遠。在實際中有空氣阻力和出手點與鉛球落點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出手角度應在38°~ 42°之間角度最為理想。提高學生擲鉛球最后用力和出手角度技術水平和協(xié)調(diào)性,筆者分3個步驟進行練習:(1)對蹬、轉、送動作訓練。訓練方法,學生扛扛鈴兩腳開立與肩稍寬,上體向右轉、右腿彎曲,重復做蹲轉送向向左向抬起。認真做好右腳蹬,右膝關轉。髖關節(jié)向左前上方送;(2)對撐、挺、推動作訓練。方法是右手握啞鈴,放右肩處,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寬。上體向左轉挺胸、右臂向前上方推出。推出動作要快、重復做動作;(3)推、撥動作訓練。方法是右手持好鉛球,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讓鉛球從鎖骨處做推臂伸手指做撥球動作,同時用眼光控制出手的角度。把前面3個步驟練熟了。加強學生按蹬、轉、送、撐、挺、推、撥的按順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擲鉛球動作技術水平,動作協(xié)調(diào)性更加協(xié)調(diào)。
筆者認為擲鉛球的運動,在擲鉛球教學中,要作重搞好擲鉛球的技術和身體力量訓練。技術加力量等于擲鉛球的運動成績。按照上面4個方面去進行教學。學生擲鉛球的運動成績會更遠些。
G807.0
A
1674-151X(2012)03-12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63
投稿日期:2012-01-12
唐平(1970 ~),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