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論莫友芝的目錄學成就

      2012-04-29 03:53:54孫曉竹
      貴州文史叢刊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目錄學書目著錄

      孫曉竹

      內(nèi)容提要:莫友芝是晚清著名的學者,研究范圍涉及目錄學、文學、書畫等領(lǐng)域。他品行卓越,心系國家,有著強烈的憂國愛民之情。他才華橫溢,著述頗多,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學術(shù)文化寶庫。他生活于晚清社會轉(zhuǎn)型期,為貴州文化的開風氣者,今天對他進行研究仍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探討莫友芝在文獻學,特別是目錄版本學領(lǐng)域的成就。從文獻學的角度對莫友芝編撰的《(呂卩)亭知見傳本書目》、《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持靜齋藏書記要》、《(呂卩)亭書畫經(jīng)眼錄》等四部目錄學代表作的研究,站在清代學術(shù)視野下討論莫友芝目錄學的實踐,并總結(jié)其學術(shù)思想與成就。

      關(guān)鍵詞:莫友芝目錄學版本清代學術(shù)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8705(2012)01-120-124

      一、莫友芝生平

      莫友芝,字子偲,號(呂卩)亭,晚號弭叟,貴州獨山人。生于清嘉慶十六年(1811),卒于清同治十年(1871)。是晚清集目錄學、方志學、金石學、文字音韻學等眾多領(lǐng)域之長于一身的重要學者。

      作為典型的儒家知識分子,莫友芝也懷著“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人世抱負。他才華橫溢,曾國藩稱贊其“黔南莫夫子,志事無匹雙”;張之洞評價他“早年高名動帝都”。但他的科考生涯卻都抱憾而歸,其仕宦之心逐漸淡化。最后一次科考失利后(咸豐十年,1860),已屆天命之年的友芝離京南下,先入胡林翼幕府,后又入曾國藩幕府。同治三年(1864),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后,友芝又移居金陵,并居住到同治十年(1871)逝世。

      莫友芝生命的最后十年乃在江南度過,這也是他搜集、整理、??惫偶闹匾獣r期。江南地區(qū)經(jīng)過戰(zhàn)亂,滿目瘡痍,文化亟待恢復(fù)。受曾國藩的委托,友芝在慘遭兵燹的江南大地尋訪殘遺的杭州文瀾閣、鎮(zhèn)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四庫全書》殘本。友芝每到一地,都不遺余力的尋訪古籍,并留下很多購書記錄,今有《莫友芝江南收書記》可資參考。太平天國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清朝官員為了重振江南文化,建立書局從事刻書活動。兩江總督曾國藩在南京建立了金陵書局,江蘇巡撫丁日昌建立了蘇州書局。曾、丁二人都力邀友芝主持書局,因此,友芝訪書之余,都是在書局整理、刊印古籍。在此期間,莫友芝主持刊印了《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船山遺書》等古籍,為恢復(fù)江南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江南自古便為人文之淵藪,名流云集,文獻資源豐富。此時的莫友芝完全斷絕了仕宦之心,生活也逐漸安定。他好游名山大川,結(jié)交碩儒名彥,“子偲既好游,而東南故多佳山水,又儒彥勝流往往而聚,乃日從諸人士飲酒談詠,所至忘歸?!边@些都為他全身心投入學術(shù)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友芝重要的目錄學著作《鄙亭知見傳本書目》、《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持靜齋藏書記要》等都成于這一時期,代表了他一生最高學術(shù)成就,豐富了中華學術(shù)文化的寶庫。

      二、莫友芝研究概況

      由于生前所刊著述極少,在相當?shù)拈L的時間內(nèi),莫友芝研究尚局限于整理著述、刊刻出版的階段。近年來,隨著莫友芝生前稿本的發(fā)現(xiàn)與利用,研究遂進入新階段。現(xiàn)將莫友芝研究情況綜述如下:

      1、研究起步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這一時期涉及的主要內(nèi)容有:(1)家族成員對其著作進行整理刊印。在版本目錄學方面,根據(jù)其生前稿本刊印了《鄙亭知見傳本書目》、《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持靜齋藏書記要》、《鄙亭書畫經(jīng)眼錄》等。(2)同時代交往人物對莫氏的評價。主要有:張裕釗的《莫子偲墓志銘》、黎庶昌的《莫征君別傳》、莫祥芝的《先兄(呂卩)亭先生行述》、鄭珍的《鄙亭詩鈔序》、曾國藩的《曾國藩日記》等。這些著作保留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可視為莫氏研究的組成部分。(3)史書及方志的傳記?!肚迨犯濉?、《貴州通志》、《續(xù)遵義府志》等書均列有《莫友芝傳》。這類史傳詳細記錄了友芝的人生經(jīng)歷、學術(shù)成就,可視為早期綜合性研究。

      2、研究發(fā)展期(20世紀20年代-20世紀80年代)

      民國時期的莫友芝研究承接晚清遺風,主要涉及版本目錄學和書法作品的整理。莫氏晚年客居的江南乃是研究群體較為集中的地區(qū)。版本目錄學方面,揚州人陳履恒于民國33年35年間補刊了《獨山莫氏(呂卩)亭叢書》七種;書法作品方面,上海有正書局出版了《莫友芝楷書精品》、《莫友芝正草隸篆墨跡》,上海文明書社出版了《莫友芝篆書三種》。

      1949年以后,對于莫友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訓詁學、文字學方面。在大陸,中華書局出版了經(jīng)羅常培點校的《韻學源流》(1962);在臺灣,文海出版社出版了《莫氏四種》(1969);在日本,雄山閣出版社出版了比田井南谷編輯的《莫友芝篆書冊》(1980)。

      3、研究繁榮期(20世紀80年代-今)

      20世紀80年代以來是莫友芝研究的繁榮期。相關(guān)研究主要涉及三個方面:(1)將莫友芝作為地方文化名人展開研究,主要討論莫氏對貴州文化、教育、思想方面的貢獻。研究機構(gòu)有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莫友芝研究中心,獨山縣莫友芝紀念館。重點是發(fā)掘貴州文化資源,弘揚影山精神。梁光華和黃萬機是研究群體的代表人物。相關(guān)整理著作有:《韻學源流注評》(莫友芝著,陳振寰注評,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注評》(莫友芝著,梁光華注評,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論文主要有:《莫友芝的族屬初探》(莫俊卿等,民族研究,1981)、《晚清文人莫友芝》(劉之俠等,貴州社會科學,1982)、《讀(說文)最早的寫本——(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及莫友芝的箋注》(梁光華,黔南教育學院學報,1989)、《西南大儒》(王思明,貴州文史天地,1997)、《莫友芝長子考》(梁光華,貴州文史叢刊,2007)。(2)將莫友芝作為藏書家,從文獻學角度進行研究,點校出版了莫友芝的主要目錄學著作。主要有:《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鄙亭書畫經(jīng)眼錄》(莫友芝著,張劍點校,中華書局,2008)、《藏園訂補<鄙亭知見傳本書目>》(莫友芝著、傅增湘訂補,中華書局,2009)、《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持靜齋藏書記要》(莫友芝著,邱麗玟、李淑燕點校,杜澤遜審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論文有:《莫友芝的藏書和目錄學》(鄭偉章,貴州師大學報·人文社科版,1986)、《莫友芝影山草堂藏書管窺》(楊祖愷,貴州文史叢刊,1988)、《莫友芝(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的學術(shù)價值》(劉漢忠,貴圖學刊,1990)、《莫友芝著述稿本匯考》(劉漢忠,史志林,1997)、《莫友芝古籍批校題跋本輯考》(劉漢忠,史志林,1997)、《莫友芝及其在版本目錄學上的成就》(戴顯群,福建圖書館學刊,1997)、《(鄙亭書畫經(jīng)眼錄)的發(fā)現(xiàn)及其價值》(張劍,西北師大學報,2007)、《大陸所藏莫友芝稿、鈔本考述》(張劍,文史,2008)、《莫友芝與丁日昌的<持靜齋書目>》(張燕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3)莫友芝綜合研究。主要研究其生平傳略,人生志趣以及學術(shù)成就。主要著作有:《莫友芝研究文集》(裴漢剛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莫友芝評傳》(黃萬機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莫友芝年譜長編》(張劍撰,中華書局,2008)、《莫友芝詩文

      集》(莫友芝著,張劍、陶文鵬、梁光華點校,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主要論文有:《曾國藩(送莫友芝>雜考》(王澧華,貴州文史天地,1993)、《略論莫友芝的功名仕途觀》(梁光華、貴州文史叢刊,1993)、《一副挽聯(lián)寄深情——曾國藩與莫友芝》(黃萬機,文史天地,1994)、《清代金陵學人傳略——莫友芝傳》(李金堂,南京高師學報,1996)、《詩書畫三絕的文化巨匠》(梁光華,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5)。

      這一時期關(guān)于莫友芝目錄版本學研究的專著是臺灣東吳大學薛雅文博士的《莫友芝之目錄版本學研究》(臺灣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該書以莫友芝所著《持靜齋藏書記要》、《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鄙亭知見傳本書目》為研究對象,探討其著錄內(nèi)容特色和版本。完整呈現(xiàn)了莫氏書目內(nèi)容特色,進而展現(xiàn)其版本目錄學的功力。

      前人的莫友芝研究取得了豐碩成功,但與友芝的學術(shù)地位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1)綜合研究少。莫友芝的學術(shù)成就,人生志趣,家庭交友等均有研究,但缺乏提綱挈領(lǐng)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研究;(2)研究群體小。持續(xù)進行友芝研究的研究人員少,研究機構(gòu)少,沒有建立強大的莫友芝研究群體。(3)目錄學研究有局限。莫友芝版本目錄學研究大多局限于點校其著作,目前除薛文雅《莫友芝之版本目錄學研究》之外,尚無此方面專著。

      三、莫友芝的目錄學實踐

      莫友芝的目錄學著作,主要著錄的是經(jīng)其過眼的書籍,雖不如官修目錄的規(guī)模宏大,但是體例完備,內(nèi)容豐富,亦有自身存在的特殊價值。《鄙亭知見傳本書目》強調(diào)版本流傳,《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主要為經(jīng)眼書目,《持靜齋藏書記要》體現(xiàn)了私家藏書目錄的特點,《鄙亭書畫經(jīng)眼錄》則以書畫為載體,反映與其相關(guān)的歷史文化傳承。這些目錄學著作,各有側(cè)重,共同構(gòu)成了莫友芝的目錄學成就,也反映了他的學術(shù)思想體系。

      (一)記錄圖書信息

      “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是目錄學的基本學術(shù)訴求。莫友芝的目錄學著作將圖書的源流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不僅梳理了學術(shù)史和文化史,也給后人治學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1、版本特征

      莫友芝是重視版本源流的目錄學家,他的目錄學著作詳細著錄了書籍的版本及優(yōu)劣,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信息選擇較好的版本進行研究。

      如《鄙亭知見傳本書目》史部正史類《史記正義》條,友芝著錄了“南監(jiān)有四本,嘉靖張邦奇本,萬歷二年有丁大字本,小字本,萬歷二十四年馮夢禎本”、“北監(jiān)本”、“明嘉靖四年震澤王延拮刊本”、“凌穉隆評林本”、“乾隆四年殿本”、“古香齋巾箱本”等多種版本,并詳細說明了各版本的刊刻情況。

      是書史部雜史類《國語》條,友芝著錄了“段玉裁校訂本”、“衍圣公刊本”、“昭文張氏元刊本”、“宜靜書堂刊本,半頁十行,行十二字,中多古體”、“紹興十九年刊本,半頁十行,行二十字”、“黃丕烈仿宋刊本,??⒕啤钡龋粌H記錄了版本特征、書籍版式,還對書籍刊刻做出了評價。

      2、刻書信息

      莫友芝對于書籍的刻印,大多著錄了何時、何地、何人所刻等基本信息。

      如《鄙亭知見傳本書目》經(jīng)部書類《書蔡傳旁通》,友芝著錄“有余氏印行木記”;是書史部地理類《東城雜記》條,著錄“杭州汪氏刻”、“粵雅堂刻”;是書史部職官類《唐六典》條,著錄“明正德重刻本”、“嘉靖甲辰浙江按察司刻本”、“嘉慶庚申掃葉山房刻本”、“宋有紹興甲申刻本”;是書集部詩文評類《文心雕龍》條,著錄“至正乙未刊于嘉禾,弘治甲子刊于吳門,嘉靖庚子刊于新安,辛卯又刊于建安,癸卯又刊于西南,萬歷己酉刊于南昌”等信息。

      3、藏書源流

      書籍在流傳過程中,常常會被不同時代的多位藏家收藏。歷代藏家都會留下很多藏書信息,有些書籍還因人而貴。因此,書籍的流傳也成為版本目錄學討論的問題之一。

      友芝著錄了很多藏書印章,以此判斷書籍的收藏情況。如《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卷一《太平御覽》條,友芝著錄此書有“文淵閣印”、“汪士鐘印”、“黃丕烈印”、“復(fù)翁”、“士禮居藏”、“蘭舟高士東海豪家”等六枚藏書印,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了解這部古籍的遞藏情況。

      友芝還直接著錄了一些圖書的入藏情況。如《鄙亭知見傳本書目》史部編年類《資治通鑒綱目》條,友芝著錄此書宋刻本流傳情況曰:“季振宜舊藏,后歸郁松年,今歸豐順丁日昌禹生。”史部地理類《元和郡縣志》條,著錄“影宋抄本……今在杭州瞿氏?!薄端卧f本書經(jīng)眼錄》卷一《資治通鑒綱目》條,著錄:“季蒼葦舊藏,有名字印,后為郁泰峰宜稼堂所收,今歸豐順丁禹生。”都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古籍流傳信息。

      4、摘錄序跋

      序跋是了解書籍版本的重要信息,在目錄學實踐中,莫友芝很重視序跋的摘錄,通過序跋再現(xiàn)成書刊刻流傳情況,提供第一手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便利掌握利用古籍。

      《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卷二《圖解校正地理新書》條,友芝全文摘錄了宋、金兩朝對《地理新書》所作的序言。這對了解此書的刊刻信息、版本概況,甚至宋金時期的圖書史、學術(shù)史都有很大幫助。

      (二)提供治學指南

      目錄之學,是開啟學術(shù)之門的鑰匙,肩負著為治學之人提供讀書指南的任務(wù)?!白x書不知要領(lǐng),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痹u判圖書優(yōu)劣是目錄學著作的題中之義。由于莫友芝重視版本,因此他的目錄學著作或判斷圖書優(yōu)劣,或評價圖書內(nèi)容,或訂補前人錯誤,或提供歷史信息,或介紹古籍知識,為我們提供了多視域的治學指南。

      1、判斷善本

      善本是版本目錄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歷來學界對善本提出了很多定義,張之洞提出了“足、舊、精”的三原則,錢丙提出了“舊刻、精本、舊抄、舊?!钡乃亩x。歸納起來,主要還是滿足“舊”和“精”兩大原則。在實踐中,前輩學者通過無數(shù)的經(jīng)驗,為我們指出利用善本的方法,莫友芝在此方面就做了很多貢獻。

      如《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卷一《毛詩要義》條,友芝評價“海內(nèi)更無第二本,遂卓為宜稼堂數(shù)十宋槧之冠?!薄侗赏ぶ姴乇緯俊方?jīng)部書類《尚書正義》條,友芝指出“日本國于道光丁亥新刊影宋本尚書正義,洋紙頗精?!碧峁┝巳毡井敃r印刷技術(shù)的信息。是書經(jīng)部禮類《儀禮注疏》條,友芝評價“嘉慶丙寅,張敦仁刊《儀禮注疏》五十卷……最為善本,欲重刊此經(jīng)注疏,當用此本?!睘橹乜藭咧该髁俗詈冒姹??!秲x禮逸經(jīng)傳》條,友芝指出“四庫入存目,而天祿琳瑯書目于明本中收之,亦以其刊之佳也?!闭f明了此書得以入藏的原因。是書史部正史類《史記》條,友芝著錄“陳明卿本最善,陳臥子本次之。鐘伯敬本不載十表,最下矣?!薄逗鬂h書》條,友芝評論說“明周采、周琉、柯喬等修汪文盛本,而刓去舊刊之名,極可恨?!薄睹魇贰窏l指出“外翻本,不佳?!?/p>

      2、評價內(nèi)容

      友芝對書籍自身的內(nèi)容和《四庫簡目》的收錄都有恰當評價。

      《鄙亭知見傳本書目》書經(jīng)部四書類《四書蒙引》,友芝指出“此類所著錄元明以來解義率皆淺略膚漫,言考證者尤駁雜無謂?!?/p>

      《鄙亭知見傳本書目》經(jīng)部詩類《詩序》條,友芝對四庫著錄評價說“四庫目想因叢書中有單刻詩序者,故別為一條,然書小序并未別著錄,何獨于詩而異之耶?!?/p>

      3、訂正錯誤

      友芝的目錄學實踐中,還多訂正前人的錯誤之處。

      如《鄙亭知見傳本書目》史部載記類《十六國春秋》條,友芝指出了四庫著錄之誤:“此書《四庫目》以為即屠、項二君所偽作,然汲古閣秘書目有精抄本二十冊二套,稱系從宋版抄出,在刻本之前。屠、項刻此書于萬歷中,而毛氏家藏已有抄本,即使偽托,亦前人所為,絕非二君自作自刻也?!?/p>

      《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卷一著錄《東南進取輿地通鑒》,友芝稱“文淵閣未及著錄,蓋逸已久矣?!毖a充了對四庫未錄之書。

      4、歷史信息

      友芝的目錄學著作,提供了很多歷史信息,使我們得以通過他的著錄還原過去的場景。在《鄙亭書畫經(jīng)眼錄》中,這一功用顯得極為明顯。

      世人皆知杜甫為詩圣,然其書法作品卻鮮為人知?!侗赏嫿?jīng)眼錄》卷一便著錄了《唐杜工部贈太白絕句直幅》,使我們得以相見詩圣書畫筆精墨彩,神氣奪目之意。

      5、古籍知識

      友芝是著名的藏書家,他在對古籍進行著錄時,往往將自己的古籍知識附于其中。這些古籍知識都是經(jīng)驗之談,提供了很多刊印圖書的知識,對我們讀書、藏書大有裨益。

      如《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卷一《集古文韻第三卷》條,友芝先載“紙背大半是開禧元年黃州諸官致黃州教授書狀,……學官以書狀紙背印書,事理之常”,接著又介紹“古人文移案牘用紙皆精好,事后尚可他用,蘇子美監(jiān)進奏院以鬻故紙公錢祀神宴客得罪,可見宋世故紙未嘗輕棄,今官文書紙率輕薄不耐久”。就為我們提供了宋代紙張精美,可重復(fù)使用的重要信息。

      四、結(jié)語

      莫友芝的目錄學著作,注重版本流傳,提供了書籍版本的多種信息??梢詭椭覀儗ふ腋鞣N版本,分辨圖書優(yōu)劣,為我們整理研究古籍指明了方向。這對保護古代典籍,傳播傳統(tǒng)文化,承襲優(yōu)秀文明,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莫友芝的目錄學著作,將圖書源流完整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提供了版本特性、刻書信息、藏書源流、作者生平、序跋摘要等詳細內(nèi)容,為后人治學帶來了很大便利。在實踐中遵循了目錄學“即類求書,因書究學”,“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的基本意義。

      目錄學是走向?qū)W術(shù)世界的窗口,肩負著為治學之人提供讀書指南的任務(wù)。讀書不知要領(lǐng),勞而無功。評判圖書優(yōu)劣是目錄學著作的題中之義。莫友芝由于重視版本,因此他的目錄學著作或判斷圖書優(yōu)劣,或評價圖書內(nèi)容,或訂補前人錯誤,或提供歷史信息,或介紹古籍知識,為我們提供了更為詳盡的治學指南。

      莫友芝的目錄學只是他眾多成就之一,他的學術(shù)軌跡豐富而多彩。研究莫友芝,不僅是本土文化的又一次自覺,同時也是一次文化互動的嘗試??傊?,莫友芝的目錄學實踐極大的推動了目錄學的發(fā)展,豐富了中國文化寶庫。

      責任編輯王羊勺

      猜你喜歡
      目錄學書目著錄
      呼喚21世紀的新目錄學——柯平教授訪談錄
      圖書館(2022年10期)2022-11-27 05:44:33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推薦書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葉昌熾《藏書紀事詩》的目錄學思想探究
      山花(2015年16期)2015-02-05 09:12:58
      《孟子》在我國目錄學中的地位變遷及原因
      天一閣文叢(2012年1期)2012-10-13 07:58:29
      本刊郵購書目
      對目錄學20多年來的探索與追求——評柯平教授的《從文獻目錄學到數(shù)字目錄學》
      怀安县| 苍南县| 临邑县| 锦州市| 三河市| 确山县| 龙门县| 荔波县| 开封县| 安丘市| 通州市| 安吉县| 时尚| 彭阳县| 天峨县| 措美县| 邢台市| 乌海市| 扎鲁特旗| 平阴县| 西吉县| 青岛市| 英吉沙县| 南开区| 同江市| 五大连池市| 钟祥市| 蓝山县| 襄樊市| 宁德市| 龙江县| 新绛县| 清苑县| 吐鲁番市| 平乡县| 桦南县| 通道| 华亭县| 武陟县| 东辽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