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寬 王淑軍
一、注意事項
1、品種選擇要適當。良種與良法結合才能獲得高產(chǎn),必須選擇產(chǎn)量潛力大的優(yōu)良大豆品種。窄行密植技術應采用矮稈、半矮稈的耐密品種,不宜選擇生育期過長,植株過高的品種,保證在種植密度增加情況下獲得高產(chǎn)。
2、保證播種質(zhì)量播種不宜過深,也不應太淺,且做到深淺一致,否則都將影響種子發(fā)芽及植株的整齊度。
3、注意平衡施肥分層施肥時,應注意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以及不同生育階段大豆對肥料的不同需求,同時注重硼肥、鋅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1、播種方式
主要有以下幾種播種方式:(1)壟上雙行精量點播。(2)壟上等量穴播。(3)廣“兩壟一溝”栽培法:在70厘米的壟作基礎,每隔1壟在壟溝增加1行苗帶,大行距140厘米,小行距35厘米,壟臺穴距離15~18厘米,每穴留苗3~4株;壟溝穴距20~22厘米,每穴留苗2~3株。f41窄行密植栽培法:平播行距30~50厘米,利用谷物播種機或改良播種機播種,覆土、鎮(zhèn)壓連續(xù)作業(yè)。
二、精播條件
(1)合理輪作:最好選正茬,不重、迎茬種植。
(2)細致整地:根據(jù)前茬作物進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業(yè)時不起大土塊,不出明條、垡塊,要扣嚴、不重、漏。耕塹直,百米內(nèi)直線誤差不超過20厘米,地表10米內(nèi)高低差不超過15厘米。耙耢結合,達到平整細碎,10米寬幅內(nèi)高低差不超過3厘米,平方米內(nèi)直徑3~5厘米土塊不超過10個。耙深10~15厘米。要求地頭齊,不出三角抹斜。起壟要直,50米長直線誤差不超過5厘米,壟距誤差不超過11厘米,壟臺誤差不超過3厘米,壟幅誤差在過3厘米以內(nèi),起壟后鎮(zhèn)壓。
(3)土壤水分適宜: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1,播種時應為22%左右,確保種子正常吸水出芽。
(4)適期播種:在土壤5~7厘米深處,地溫穩(wěn)定在8℃時,即為播種時期。
三、機械化精量播種。東北大豆產(chǎn)區(qū)4月下旬到5月上旬開始播種,地膜大豆可適當提前播種。東北地區(qū)利用大豆播種機進行等距精量點播,使植株分布均勻,播種深度3~5厘米。壟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術,一般60厘米小壟種2行,90~105厘米大壟種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畝密度加大到2.5萬~3萬株,增產(chǎn)15%~20%。
四、測土配方科學施肥。實行測土配方施肥與分層施肥相結合的科學施肥方法,根據(jù)不同土壤肥力情況和當?shù)刈匀粴夂驐l件,經(jīng)過化驗與計算,確定化肥施用時間與用量。一般采取分層深施,即底肥施在壟下16~18厘米處,用量約占總施肥量的60%左右;種肥施在種下4厘米處,用量約占總施肥量的40%;另外,在始花期至終花期可根據(jù)長勢進行葉面噴施。這樣就滿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五、加強田間管理
1、破除板結。大豆播種后如遇暴雨,表土已形成板結層,會使子葉出土困難,輕者缺苗斷壟,重者要毀掉重種,若能及時破除板結,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結的時間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時進行,太干太濕效果都不好。方法:一是人工鋤,二是用耙破除。
2、查苗補種,間苗定苗。大豆出苗后,應逐行查苗。斷壟25cm以內(nèi)的,可在斷壟兩端留雙株;斷壟25cm以上者,應補苗或補種。補苗越早越好,最好將子葉展開、對生單葉尚未展開的芽苗進行帶土移栽。移栽應于下午4時后進行,移栽后及時澆水。補種也應及早進行,可浸種催芽后補種。在全苗的基礎上,實行人工間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勻,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長和根系、根瘤發(fā)育,協(xié)調(diào)地上部和地下部、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熱資源。間定苗時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雜株,留壯苗、好苗,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3、蟲害防治
3.1食心蟲大豆食心蟲以幼蟲鉆入豆莢,蛀食豆粒,嚴重時一般會吃掉大半個豆粒,降低大豆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防治大豆食心蟲,關鍵是抓住適期,既在成蟲發(fā)蛾盛期,田件有成團飛翔現(xiàn)象時防治。
3.2大豆蚜蟲防治大豆蚜蟲,關鍵是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防治。一般可用40%的樂果乳油8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2.5%的敵殺死乳油、5%的來福靈乳油、富爾3%啶蟲脒乳油,每667平方米用藥15~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噴霧。
4、苗前除草目前生產(chǎn)上最常用的光譜性除草劑有普施特和廣滅靈,這兩種除草劑對大豆田的多種禾草科雜草和闊葉雜草都有效。用藥量:5%普施特水劑,每公頃用量1.5~2公斤;48%廣滅靈乳油,每公頃用量2~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廣滅靈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較長時間,要特別注意對后茬作物的藥害。
5、苗后除草
5,1除草劑的種類出苗早期適用的除草劑:目前生產(chǎn)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雜草剛出土時施藥,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復葉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為:5%的普施特水劑每公頃1~1.5公斤,不宜超過1.5公斤。應選擇降雨前后濕度較大的天氣施用,避開高溫干燥的中午和大風天氣。
5.2用量12%的拿捕凈乳劑,每公頃用藥量為1~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頃用藥量為0.75~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闊樂乳油,每公頃用藥量為0.33~0.75公斤。
5.3施藥時期出苗后期適用的除草劑一般在大豆2~3片復葉期施藥。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藥可適當早些,用藥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藥可適當晚些,用藥量一般采用上限。
(作者單位:162400黑龍江省泰來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164326黑龍江省北安管局錦河農(nóng)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