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正
〔關鍵詞〕 數學教學;多媒體;興趣;重點;操作;理解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0—0064—01
合理利用多媒體能夠改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探究欲望,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因此,教師應該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恰當運用多媒體, 優(yōu)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決定其感知特點,學生普遍認為數學抽象、難懂,比較枯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多媒體能夠創(chuàng)設出直觀、生動、形象的動態(tài)情境,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函數的單調性”一節(jié)時,可以這樣導入新課。用多媒體繪出下面三個函數的圖象:
1.函數y=x的圖象
2.函數y=2-x的圖象
3.函數y=x2的圖象
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函數的圖象,當x逐漸增大時,y的變化趨勢如何。此時,計算機用不同色彩的光點(表示x值)及線段(表示y值)。把x逐漸增大時,y增大(或減?。┑那榫靶蜗笾庇^地顯示出來,此時告訴學生,這個特性即是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函數的單調性”。
這樣設計,使靜態(tài)知識動態(tài)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新知識, 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 展示操作過程, 節(jié)約教學時間
在數學課堂中,有些地方需要向學生展示過程,但有些不便于操作,有些操作又太浪費時間,有些操作又不太可行,這種情況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輕易解決。
例如,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開始截一些簡單的幾何體,可以師生共同動手操作,但當問題越來越復雜時,操作難度就加大了,這時就可以用多媒體來幫助展示。比如,截正方體最多能截出幾邊形這個問題,學生很難想象最多能截出六邊形,操作起來也有難度,時間也不允許,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截出六邊形這一過程,讓學生加深印象。實踐證明,適當應用多媒體課件不但可以節(jié)約時間,而且教學效果更好。
三、突出重點內容,突破教學難點
成功的數學課必須是重點內容突出,難點問題巧妙突破,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滿堂灌。
例如,在講授“正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節(jié)時,教師導入新課后,接著提問:y=sinx的圖象形狀如何,誰能畫出草圖?大多數學生都能利用特殊三角函數值,列表、找點。但是兩點之間連成什么樣的曲線呢?產生了疑問,于是學生們盡量多地找點,這樣費時費力。如果借助多媒體顯示的描點、連圖的整個過程,既生動又直觀,學生輕輕松松就認識了正弦曲線,并掌握了它的性質。用光標顯示〔0,2?仔〕上確定圖象的關鍵五點,告訴學生,在精確度要求不高時,只需作出這五點,圖象就基本確定了。
四、提供感性材料, 加深學生理解
多媒體教學方式多,技巧性也很強。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選準突破口,選擇運用多媒體的最佳時機,精心設計,注重實效。
例如,在講授“對應”這一節(jié)時,首先由多媒體顯示兩種已知的重要對應: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之間的對應;坐標平面內的點和有序實數對之間的對應。這樣,既舉例說明了“對應”這個詞的含義,又不至于使學生感到突然,讓學生明確“對應”討論的是兩個集合的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關系。接著,舉幾種不同對應作為具體實例,用多媒體把兩個集合間元素與元素的對應關系形象、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再引導學生分析各個對應的異同點,歸納總結共同特性,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