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艾明
摘要 面向職業(yè)市場,推進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是高職教育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加深,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首先對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我國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 高職高專 英語職業(yè)化 教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大勢所趨,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和社會的日益重視,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大學生數量猛增。高職教育是一個新生事物,高職教學對我們來講則是一項需要研究的新課題。由于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歷史不長,長期以來人們對高職教育的本質缺乏正確的認識,體現在英語教學中就不自覺地照搬本科教育的模式,缺乏個性化、職業(yè)化的特色。這樣的英語教學既不符合《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也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更不符合時代、市場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職院校自身的發(fā)展,對各高職院校而言,推動并深化其英語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
1 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現狀
1.1 高職高專院校生源質量存在問題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屬于跨進大學校門的最后批次學生,且在高校擴招的政策下,本科院校淘汰的學生大多數都進入了高職高專院校,所以生源的質量很差,隨之附帶的還有這類學生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也存在問題,導致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低不齊,且英語學習興趣也不高。并且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的學生到了大學階段不知道如何學會自學,還停留在等待老師滿堂灌的階段,并沒有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更不用說有鉆研學習的態(tài)度了。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占主體地位,老師只是起引入知識殿堂大門的作用,關鍵要靠學生這個內因的作用才會達到質的飛躍。學生這種被動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英語學習基礎的薄弱,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眾口難調,很難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的拓展,教師花大量精力備課的內容,學生不一定能夠接受和吸收,反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于單純的書本知識又覺得內容淺顯,存在吃不飽、吃不透現象,學生之間的英語差距越來越大,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特別是基礎不好的學生的積極性,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英語作為一種必備工具的機會丟失,降低了高職高專學生在職業(yè)市場中的競爭力。
1.2 高職高專院校師資力量參差不齊
目前存在的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都是在原中職院校的升級或合并中組建的,大多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綜合素質老齡化,年輕教師專業(yè)基礎知識扎實,但又存在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且高職高專院校生源的不斷擴招使得師資力量從人數上都開始緊張,產生了濫竽充數的現象。很多教師并不具備教授該課程的能力和經驗,還有部分外聘教師責任心不夠等問題,這些都導致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重點問題就在這里,學生雖然是主體,但教師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自身素質的不完善肯定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制約作用。
1.3 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發(fā)展的不健全問題
高職院校的教材琳瑯滿目,但都是在最近幾年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fā)展中催生出來的,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內容的問題,看似精美的設計內容卻與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相脫節(jié),英語教材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不是很強。高職院校學生數量猛增和教師數量不足的矛盾很難保證英語課程設置的合理以及教學學時的安排落實。高職高專英語雖是公共課和必修課,但英語老師一般都是所帶班級多,課時多,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課程,鉆研教材,關注學生。所以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普遍不高,而且英語教學模式更新不及時,還局限在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時代,教育思想和觀念沒有積極轉向學生的職業(yè)市場。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軟硬件環(huán)境跟不上職業(yè)市場對學生英語能力需求的步伐。首先表現在教學硬件方面,學校雖有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但數量不一定充足,有的是小班教學,有的是大班教學,學生能夠享受的教學資源不公平,而且由于師資質量的不完善,有些教師并不能靈活運用網絡媒體的優(yōu)勢;其次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快速輸出的特點決定了其學術底蘊的基礎薄弱,文化學習氛圍包括英語學習的氛圍不濃厚,英語學習和教學的大環(huán)境建設力度不夠。
2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工作意見》(2004)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yǎng)方案;畢業(yè)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2006)強調要把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能力和就業(yè)率作為考核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因此,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改革要遵循職業(yè)性原則,將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與英語教學相聯系,加強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2000)指出:“高職高專教育培養(yǎng)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yǎng)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yè)務活動的能力。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強調打好語言基礎和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強調語言基本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實際從事涉外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p>
綜上所述,據教育部統(tǒng)計的資料顯示,我國現共有高職高專類學校近1600多所,在校學生780多萬人,其規(guī)模約占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半。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如何規(guī)劃高職高專院校的長遠發(fā)展,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與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目標不同,高職院校要立足學生的就業(yè)市場,而且英語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整體水平。因此,深化英語教學改革,提高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水平也是學校提高整體教育質量、抬升競爭力、促進其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高職高專英語面向職業(yè)化教育的教學策略研究在此現實壓力中應運而生。
3 面向職業(yè)化教育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
3.1 將情感因素引進課堂,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英語學習中的情感,是指學習者對英語所持的態(tài)度。情感對學習有動力或阻力作用。積極的情感可以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消極的情感會妨礙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語言輸入和使用語言的機會,并且妨礙學生對已輸入語言進行有效吸收和消化,影響語言活動的質量。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在高職高專學生生源質量無法改變的現狀下,作為高職英語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分層教學,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對每一名在課堂上表現好的同學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傊?,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對他們將來畢業(yè)之后能夠將英語作為一種工具運用到相關的工作實踐中的重要性,我們要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內外英語學習氛圍,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3.2 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
專任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師必備的素質。師資隊伍的強大是高職高專院校開拓創(chuàng)新的生力軍,學校要創(chuàng)造條件為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要讓教師明白高職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把握高職教育的辦學方針,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鼓勵中青年專任教師投身教學研究并提供學歷提升的機會;同時專業(yè)英語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還應積極掌握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的動向,教為用所教,學為用所學。高職教師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結合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在課前專研教材,積極備課,在課堂中靈活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觀察學生動態(tài),課后主動進行教學反思,和學生溝通交流經驗與得失,做一名教學能力強和英語知識扎實的雙師型優(yōu)秀教師。
3.3 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高職高專英語課程設置及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課程設置的科學合理是能否實現培養(yǎng)目標的關鍵因素,課程設置的目標應服務于學生實際。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課程目標應定位于學生的職業(yè)市場。于此同時,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現狀,首先要選用合適的英語教材,在專業(yè)英語教學階段可以考慮自編教材或講義,隨時根據教學實際刪減內容和調整教學安排。不斷探討和推廣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和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要更新觀念,變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為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辛華.英語教學如何適應高等職業(yè)教育[J].遼寧師專學報,2006(3).
[2] 韋蘭獻.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教學,2010(9).
[3] 陳紅.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11.
[4] 胡海.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2).
[5]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6] 鄧春梅.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出路.www.51lunwen.com.中國成人教育,2009(13):149.
[7] 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9]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N].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