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蔚霞
摘 要 開放式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手段、目標、師生關系、評價體系等問題上,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了根本性變革,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開放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而采取開放式教學模式,關鍵在于開放式教學方法的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包括課堂教學、案例教學和情境模擬教學等,實施開放式教學活動應注意從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fā)。
關鍵詞 開放式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理論 開放式教學方法
開放教學模式不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細枝末節(jié)上的改良,而是在教學理念、手段、目標、師生關系、評價體系等問題上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其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才。
1 什么是開放式教學模式
開放式教學模式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之上。所謂建構主義理論,基于傳統(tǒng)行為主義和認知論,基本觀點是:人的心理思維和智力的發(fā)展過程,是對客觀世界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即人的發(fā)展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同化意味著個體將新的知覺行為和概念融入已有的圖式之中;順應意味著個體改變已有圖式以適應新事物的過程。同化和順應并不是孤立進行,而是互相影響并引發(fā)個體認知圖式不斷更新,在這個過程中,個體作為認知主體,其認知能力不斷得以提高。學習活動同樣是學習者的主體性建構行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而不斷構建內心。
開放式教學模式立足于個體的自我構建,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包含多元的教學目標、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多維的教學設計,目的在于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并最終達到以人的發(fā)展為最終目標。開放式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開放”,該“開放”包含多個層面的含義:(1)教學觀念的開放,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比較起來,開放式教學模式遵照建構主義理論。(2)教學內容的開放,不將教材作為教學活動中知識的來源,教材是諸多學習材料中的一種,學習材料多樣化。(3)教學目的和過程開放。教學目的不在于記住教師給予的固有答案,而是掌握結論推導的過程,并在其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4)教學空間的開放,教學地點不局限于學校、教室,而是利用遠程教育等新技術手段,將課堂教學延伸向社會。(5)教學評價體系的開放。不以分數(shù)作為單一的評價標準,而是采用全面綜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
2 開放式教學模式采用的教學方式
采用何種教學方式直接決定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開放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將課堂教學作為唯一教學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的發(fā)展為首要目標,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除了課堂教學方式在外,還有案例式教學方式、情景模擬教學方式以及實習、實地調查等學習方式。
一般來說,作為大學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課堂教學仍然是開放式教學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但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有根本性改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從一言堂的傳授者轉變?yōu)橐龑д?,把課堂交給學生并不是放棄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而是在知識的傳授中,將知識的講授變?yōu)榉椒ㄕ摰闹v授,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進一步進行更高層次的認知活動。而將課堂交給學生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從學生的接受現(xiàn)狀出發(fā),只有充分認識學生理解的起點才是對學生真正的尊重,學生也才愿意呈現(xiàn)自己的真實狀態(tài),也更能接受教師的觀念并愿意與其互動。
課堂教學活動之外,很多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和情境模擬教學方式。其中,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提供為了特定的學習目標而選擇的案例;為引導學生運用理論思維對案例分析和思考,設定具有邏輯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給出案例材料時,要提供較為詳盡的背景信息,盡可能還原案例最初的現(xiàn)實語境。學生則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討論和分析,并清楚陳述自己的觀點。和案例教學方法一樣,情境模擬教學方法同樣是較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和興趣,使其思維和心態(tài)處于開放狀態(tài),促進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并且營造開放的學習空間。所謂情境模擬教學方法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社會實踐操作中的問題,請學生根據(jù)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情境模擬教學中學生對不同角色的扮演要求學生轉換思維方式,角色的對換也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維方式換個角度進行審視,并因為角色之間的辯論都可以使得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想象和表現(xiàn)的能力得以提高。
3 實施開放式教學應注意的關鍵問題
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不能脫離大學教學的實際狀況,其中存在諸多關鍵性的影響因素,要根據(jù)這些因素的發(fā)展變化情況進行開放式教學實踐的調整。這些因素中,首先是教師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問題,教師是否具有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和講授能力,設計開放式教學情境的能力,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能力等都是應該考慮的問題。同時,教師是否能真正尊重學生,能夠接受學生的不同意見甚至批判意見,以及是否能真正正向地激勵和引導學生等都是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其次,對于采用的教學材料提出更多要求。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中,教材只是教學活動的參考材料,不是唯一的學習材料,而合適豐富的教學材料是學生進行主動式學習的重要依據(jù),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材料的確定上多下工夫,通過多樣渠道尋找最合適的教材,運用多種手段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如一些視頻材料、相關圖片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運用問題,應該改變一張嘴一支筆一節(jié)課的單一手段,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將PPT制作得生動豐富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傳統(tǒng)板書教學對于問題思路、重點問題清晰展示的作用,應該將二者結合起來。最后,建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問題。要改變傳統(tǒng)以考分來評價教育教學效果的單一評價體系,建構知能并重、智德并重、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全面素質評價,這樣才能從制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參與開放式學習的熱情,形成良性循環(huán),實現(xiàn)開放式教學方法的深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