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忠
“坐著跑”是田徑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它集中表現(xiàn)為后蹬效果不明顯、大腿前擺不夠、方向不正、身體重心不穩(wěn)且靠后等。“坐著跑”產(chǎn)生的原因是對蹬、擺的動作理解不清,腿部、腰腹力量小,髖、膝、踝靈活性差等。下面就介紹幾種糾正“坐著跑”的方法:
1.講解和示范正確的動作要領。講解時要求突出重點,明確前腳掌既是最初著地部位,又是最后離地時用力蹬地的部位;講解過程中注意側面示范,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借助技術掛圖和電教設備等直觀教具進行對照講解。
2.提踵練習。該練習首先在平地進行,要求學生提踵時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微收腹,重點體會踝關節(jié)屈伸及腳前掌觸地動作。然后可對墻做斜面提踵練習,要求整個人體成一斜面撐于墻面,角度以腳跟下落時不觸及地面為宜。
3.原地跳躍練習。該練習先在蹲姿下進行,下蹲時要求雙手扶膝、兩眼平視、腳跟提起,重點體會腳前掌著地和離地動作。然后在站姿下進行單腳跳和雙腳同時離地跳練習,要求腳跟提起、微低頭,并注意髖、膝兩關節(jié)的協(xié)調配合。
4.行進間跳躍練習。該練習在原地練習的基礎上進行,開始時宜采用雙腳同時跳,要求雙腳并攏,腳跟提起,貼地面,小跳幅;單腳跳時宜采用交換跳。
5.走和慢跑練習。該練習主要體會行進過程中腳前掌與地面的著地動作,要求練習者上身前傾,兩臂協(xié)調擺動,提腳跟,兩眼平視,跑時富有彈性。
6.跑的專門練習。小步跑、高抬腿和后蹬跑是比較有效的方法,練習步驟是先原地,后對墻,再行進。小步跑是練習的關鍵,高抬腿和后蹬跑要在小步跑練習的基礎上進行。為避免腳跟先著地,小步跑和高抬腿過程中抬腿的腳尖要有意識地向下,后蹬跑過程中的后蹬動作要在身后稍留片刻。小步跑不能片面強調頻率,應突出髖、膝、踝三關節(jié)的充分伸展。高抬腿不能一味強調大腿與上體成90度,抬腿高度應根據(jù)練習者的身體素質確定,要保證身體重心的向前性,后蹬跑一定要強調后蹬充分。
7.負重練習。該練習要考慮練習者性別、年齡和身體狀況,要求在上述徒手練習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加強踝關節(jié)力量。原地練習以中等重量為宜,行進間練習以輕重量為佳,突出快速、爆發(fā)用力和腳前掌的關鍵部位作用。
(責任編輯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