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婉歆
臭椿,苦木科臭椿屬,喬木,高達10~20m,樹皮光滑;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圓錐花序頂生;翅果,長圓狀紡錘形,膜質??篃焿m、抗污染能力極強,并能大量吸收空氣中的SO2等有毒氣體,可做礦區(qū)、城市綠化首選樹種。黑山地區(qū)進行了多年的大苗培育,現(xiàn)將育苗技術介紹如下。
1.大苗的培育
1.1栽植地的選擇 應選擇地勢較平坦、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耕地或坡耕地。
1.2苗木選擇留植苗。在1年生苗圃地選留無病蟲害、統(tǒng)一規(guī)格的苗木。苗木須根必須完好,不能劈裂,隨起隨植,能早勿晚;移植苗。在土壤化凍15~20cm深時移植。要剪掉多余及過長的根,主根長度應在15~20cm。自產苗隨起隨植,苗根要留有土球。外購苗移植時,應注意運輸途中水分的蒸發(fā),根部打包。苗木進圃后一定要假植,防止苗木脫水,做到隨植隨取。在移植前,對苗木的干枝進行適度修剪,競爭枝要剪掉。
1.3整地及密度采用大田隔壟作業(yè)育苗方法,根據(jù)所要培育大苗的規(guī)格合理確定株行距。株行距可定為50cm×50cm或100cm×100cm,采用穴狀整地,等距挖坑,挖坑深度視苗木根冠大小而定。
1.4栽植方法 采用人工植苗方法。苗根在移植坑內要盡可能舒展,不能窩根;培土時,土層高于原根際2~3cm。注意一定要踩實,及時灌水以利苗木成活。
2.苗期管理
2.1幼撫 及時除草、中耕,定期修枝。培育的大苗,特別是行道樹的培育,一定要主干通直、樹形優(yōu)美。主干應不低于180cm,修剪時剪掉競爭枝,修枝應選在苗木生長旺盛季節(jié)進行,每月1次,對剪口萌生的新芽要及時摘除。除草要及時,不能造成草荒。除草可采用人工或與藥劑結合方法。除草后,視天氣狀況及時中耕。
2.2灌溉與施肥 苗木移植后及時灌水,以利于苗木成活。灌溉次數(shù)視天氣具體情況而定,有條件的地方可選用噴灌或滴灌。苗木生長期間要及時施肥,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5月10~20日進行,第2次7月1~10日進行。施肥在晴天或無雨天進行,穴狀施肥,在距離苗根10~15cm處開溝,溝深15cm。要及時培土、中耕。施肥可采用農家肥7.5t/ha或施磷酸二胺750~1500kg/ha。施肥不能貼近根部,否則造成燒苗,7月15日以后要停止施肥。
2.3病蟲害防治臭椿為苦木科,不易發(fā)生病害,一旦發(fā)生病害要及時防治。主要蟲害為地下害蟲(地老虎、蠐蛹)和蛀干害蟲。地下害蟲防治可在植苗前結合整地施農藥甲拌磷乳油(3911)450~600kgkg/ha。蛀干害蟲防治可選用50%氧化樂果用刷子刷拭苗木根部。
3.小結
根據(jù)多年經驗,隔壟育苗比壟壟育大苗好處多。隔壟育苗光照充足,透風、透光好,展枝形好,利于苗木生長。大苗培育首先考慮的應是徑的粗生長,密度大時,由于苗木競光作用,苗木纖細,造成部分苗木達不到標準,所以苗木生長必須有適宜的空間。
隔壟育苗有利于生產作業(yè),鏟趟方便,利于苗木生長,同時也起到了保水留肥的作用。采用此法育苗,2年生苗木胸徑基本上可達到3cm以上,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