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茂江
(德州學院醫(yī)學系,山東德州253023)
代謝綜合征(MS)是一組以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代謝異常等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其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研究發(fā)現,MS與心腦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關系密切[1],已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解德州市城區(qū)居民MS流行特征及其與慢性病的關系,我們進行了相關調查?,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8~2010年德州市城區(qū)參加社會保險居民健康體檢資料。截止2010年底,德州市城區(qū)居民參加社會保險人數144 650例,完成健康查體111 263例,整理出較完整的查體資料99 040份,占查體人數的89.01%。其中男54 315例、女44 725例,年齡18~98(43.70±12.10)歲。根據體檢者年齡分為6組,即<30歲組、30~39歲組、40~49歲組、50~59歲組、60~69歲組、≥70歲組,各年齡組人口構成與全市性別、年齡人口構成一致;根據體檢者工作單位性質分為2組,即機關事業(yè)單位組、企業(yè)及個體經營者組。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由德州市社會保險中心統一印制《居民健康查體表》,由德州市人民醫(yī)院、德州市中心醫(yī)院兩家醫(yī)院中級職稱以上醫(yī)師經統一培訓后完成查體表中各項工作。其內容包括:①問卷調查:包括性別、年齡、職業(yè)、工作壓力、飲食習慣、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心腦血管病史及其他慢性病史。②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質量、血壓等。身高是指脫鞋后所測高度;體質量是脫去外衣及鞋帽后的質量;血壓是以聽診法用臺式血壓計測量右肱動脈,測前1 h停止較強體力活動。③生化檢驗:抽取空腹靜脈血,測血糖、TC、TG、HDL-C、肝功能、腎功能等。各生化項目采用日立7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④物理檢查:心電圖、胸部X線、腹部B超等。
1.2.2 診斷標準 MS診斷標準采用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診斷標準[2],具備以下4項中任何3項或全部即可診斷:①BMI≥25 kg/m2;②空腹血糖≥6.1 mmol/L及(或)已確診為糖尿病并治療者;③收縮壓/舒張壓≥140/90 mmHg及(或)已確診為高血壓并治療者;④TG≥1.7 mmol/L及(或)HDL-C<0.9 mmol/L(男性)、<1.0 mmol/L(女性)。缺血性心臟病:二級甲等以上醫(yī)院確診的缺血性心臟病或基于本次檢查所做診斷。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基于病史所做診斷。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FoxPro5.0建庫,手工和計算機兩種方式核查錄入數據,剔除錯誤數據和不完整資料,以確保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采用我國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對年齡進行標準化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性別各年齡段MS流行情況 99 040例健康體檢者中,MS患者 11 307例(患病率為11.41%,標化率為10.50%),男8 247例(患病率為15.18%,標化率為13.73%)、女3 060例(患病率為6.84%,標化率為7.22%),性別間MS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 687.69,P<0.01)。不同性別各年齡段MS患病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各年齡組MS患病情況
2.2 不同單位性質MS患病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不同單位性質MS患病情況比較
2.3 MS與相關慢性病患病情況比較 見表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改變,MS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顧東風等[3]對我國成年人MS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經過年齡標化處理后,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qū)MS患病率分別為23.3%、11.5%,城市和農村地區(qū)分別為23.5%、14.7%。本研究結果顯示,德州市城區(qū)居民MS患病率為11.41%,男性MS患病率為15.18%,女性MS患病率為6.84%。在MS流行病學研究中,各學者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致使結果不同,導致不同區(qū)域間比較困難。德州成人MS患病率與采用相同診斷標準的其他地區(qū)相比,高于杭州[4],低于北京[5]和濟南[6]。
表3 MS與非MS相關慢性病患病情況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德州城區(qū)居民MS患病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男女MS患病率在40歲以上增長較快。男性在60~69歲組達高峰,70歲以上呈回落態(tài)勢;女性MS患病率在50歲以上年齡組升高明顯,在60~69歲組達高峰,并超過男性,70歲以上呈回落態(tài)勢。其原因:女性絕經后MS患病率迅速升高,可能與雌激素分泌減少,脂肪組織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7]。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不同職業(yè)MS患病率有顯著差異,以腦力勞動為主的機關及事業(yè)單位職工MS患病率遠高于以體力勞動為主的企業(yè)職工和個體從業(yè)人員??赡芘c機關、事業(yè)單位職工平時運動少,進食較多的肉類、脂肪及酒類有關。
Isomaa等[8]報道,患有MS的個體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比沒有MS的個體多5倍。芬蘭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調整傳統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后,患有MS的男性個體冠心病死亡風險增高3倍[9]。本研究證實,MS患者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的患病率分別是非MS人群的6倍、5.7倍、3.8倍、6.8倍。因此,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必須把MS的高危人群及危險因素篩查出來并及時干預,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1]王文.代謝綜合征的流行趨勢與心血管病發(fā)生危險[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15(3):258-261.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作組.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代謝綜合征的建議[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156-161.
[3]顧東風,Reynolds K,楊文杰,等.中國成年人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13(33):181-186.
[4]劉慶敏,施世鋒,施文英,等.杭州市成人代謝綜合征及其各組分患病率分析[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9(1):18-21.
[5]袁梅英,馬靖,于世林,等.北京市某農村社區(qū)自然人群代謝綜合征患病情況調查[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2(5):614-616.
[6]路方紅,楊建民,金世寬,等.濟南市城鄉(xiāng)35~64人群代謝綜合征現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24(5):615-617.
[7]Busserolles J,Mazur A,Gueux E,et al.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rat:females are protected against the pro-oxidant effect of a high sucrose die[J].Exp Biol Med(Maywood),2002,227(9):837-842.
[8]Isomaa B,Almgren P,Tuomi T,et al.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Care,2001,24(4):683-689.
[9]Lakka HM,Laaksonen DE,Lakka TA,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J].JAMA,2002,288(21):2709-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