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伊斯蘭教對回族心理素質及人際交往的影響

    2011-08-15 00:49:10馬梅英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1期
    關鍵詞:古蘭經真主風俗習慣

    馬梅英

    (甘肅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室,甘肅蘭州730030)

    伊斯蘭教對回族心理素質及人際交往的影響

    馬梅英

    (甘肅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室,甘肅蘭州730030)

    伊斯蘭教之所以滲透在回族生活的各個方面,究其根本,在回族的形成和發(fā)展中,伊斯蘭教起了十分重要的紐帶和決定性作用,對回民心理素質及人際交往均有很大影響。

    伊斯蘭教;回族;心理素質;人際交往;影響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自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傳,迄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思想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傳入世界各地后,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fā)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tài)、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和習俗等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伊斯蘭教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交流融合,既保持原有的特點,又經過長期的發(fā)展演變,具有了顯著的中國特色和民族色彩,成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斯蘭教尤其對我國的回族影響甚深,它主導著回族的宗教信仰,塑造了回族的民族意識及民族性格,形成了回族特殊的風俗習慣,成為回族世俗生活的準則,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在回族的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一、伊斯蘭教對回族民族心理素質的影響

    回族作為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與其他民族一樣,早已以國家制定的法律作為調整民族內部關系和外部社會關系的準則,但是,作為一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伊斯蘭教對回族的生活仍然具有巨大影響,成為回族世俗生活的準則,對回族心理素質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

    (一)民族性格

    “民族的人文性格是構成民族共同體的全部個體成員對客觀環(huán)境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心理特征與相關行為方式的綜合。一個民族的性格結構中既有優(yōu)良成分又有不足之處,優(yōu)良的性格即民族精神,它是推動民族團結和發(fā)展進步的力量;不良民族性格就是人們所說的民族劣根性,它是制約民族進步的因素?!保?]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使得回族人的民族自尊心特別強,性格隱忍、剛強、內斂、寬容,有極強的個人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反映在人際交往、族際相處和社會生活中,回族人往往具有很強的文化防守心理,希望自己的信仰和風俗習慣得到他族社會成員的理解和尊重,對自己的信仰和風俗習慣極其珍視,并將其確認為本民族文化的根基,積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層結構中。回族的這種性格特點,使他們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熱情好客,喜尚清潔,多么殘酷的折磨也不輕生,剛柔相濟的內心里,有時表現(xiàn)得與世無爭,有時又義無反顧。這種性格使得他們對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具有極大的適應性,但卻固守著最根本的宗教信念和行為準則。

    (二)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表現(xiàn)為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強等觀念,是民族心理素質的理性特征。自我意識也即民族意識,概括地說,就是綜合反映和認識民族生存、交往和發(fā)展及其特點的一種社會意識。其實質是對自身民族生存、交往、發(fā)展的地位、待遇和權利、利益的享有和保護。[1]基于對伊斯蘭教的認同和信仰,回族在形成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他們屬于一個民族。這種民族自我意識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也具有很大的穩(wěn)定性。即使回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語言等特征都已發(fā)生變化,但他們的民族自我意識仍然明顯存在,成為維系回族的重要因素。回族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為主要內容的民族意識,表現(xiàn)為注重本民族與漢族等其他民族的對比,關注本民族經濟發(fā)展的差距,迫切要求加快本民族的發(fā)展,關心本民族形象的維護,注意對本民族各項合法權益的保障等。這種民族意識與民族認同感是建立在信仰伊斯蘭教基礎上的。

    (三)傳統(tǒng)觀念

    回族倫理道德觀?;刈逡怨浇灰?、憑信守約、嚴禁重利為主要內容的商業(yè)道德觀,以家庭和睦、鄰居敦睦為主要特點的家庭道德倫理觀以及婚姻道德觀、教育道德觀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伊斯蘭教經典教義和教法的道德倫理精神的影響,并受到中國傳統(tǒng)儒家倫理綱常精神的影響。

    風俗習慣。在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下,回族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在千百年的延續(xù)中,回族之所以沒有被同化反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正是因為其獨特的風俗習慣在固守和維持?;刈宓娘L俗習慣有很多,主要體現(xiàn)在禁忌文化中。伊斯蘭教對飲食、穿戴、婚姻、語言、禮儀、節(jié)日、喪葬、衛(wèi)生等方面有嚴格的禁忌。如飲食禁忌,在回族的飲食禁忌中,對禁食豬肉最為嚴格;婚姻禁忌,回族奉行族內婚制,男女間的結合,必須以信仰同一為基礎。在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涉及到族外,無論嫁娶,都要求外族男女青年理解、尊重回族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情感,并且要虔誠地皈依伊斯蘭教;語言禁忌,回族語言禁忌的范圍很廣,最具特色的如忌用“死”而代之以“無常”、“口喚”、“歸真”,對死者的尸體忌說“尸體”而稱“埋體”等等;行為禁忌,禁拜多神、偶像,禁占卜、算卦,禁賭等等。這種禁忌文化在回族文化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族的許多風俗習慣都是在伊斯蘭教規(guī)范下發(fā)展起來的。

    宗教信仰。回族的宗教信仰總起來講有內心誠信、誦念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具體來講,按照伊斯蘭教的規(guī)定,即六大信仰與五大功修。

    信安拉(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回族認為,安拉是獨一無二的,造化天地萬物、日月星辰,主宰宇宙的一切。安拉具備一切優(yōu)美的德性,至知,至能,至全,至善。回族人耳熟能詳?shù)木褪恰扒逭嫜浴?,即:“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被刈宀怀绨輬D騰,更不崇拜植物、動物和自然、靈魂,不崇拜偶像,也不信什么財神、火神、風神等鬼神。

    信天仙(麥倆伊克)。天仙是安拉命令下的妙體,他們是精神被造體,聽命于安拉。天使數(shù)目眾多,有傳達真主旨意的職能?,F(xiàn)在回族當中如有人去世了,就說真主派管命的天仙把他的命拿走了。伊斯蘭教強調信仰天仙,但絕不允許崇拜天仙。

    信經典。回族穆斯林信仰《古蘭經》及其在穆罕默德之前的穆撒的《討拉臺》、爾撒的《引支勒》、達吾代的《宰卜爾》等列圣的一切經典。據傳,安拉前后共降了114部經典,但《古蘭經》以前的一切經典的原文已全部遺失,僅存的只有譯文,且多被人們篡改,只有《古蘭經》)是一部原文保留最完善的經典?!豆盘m經》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經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據,也是阿拉伯文學史上編寫成冊的第一部文獻。包括歷史、文學、風俗習慣、教法規(guī)定和教義等豐富的內容?;刈逶谧诮绦叛?、宗教生活、品德修養(yǎng)、社會活動等方面,都以《古蘭經》為準則和指導。

    信使者。伊斯蘭教認為,真主與信教者之間,除天使外,還有一些攜帶信息和報信的人,他們生活在今生今世中,使者的任務是傳遞真主意志或啟示,由于他們最先知道真主的意圖,所以也稱他們?yōu)椤跋戎被颉笆ト恕薄?/p>

    信前定。伊斯蘭教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貧賤富貴、吉兇禍福、生老病死、風雨交加、四季變遷、宇宙循環(huán)等等,都是真主安拉創(chuàng)造和安排的。人們對真主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只有選擇的權力,不能隨意去改變,除非得到真主的同意。

    信末日。伊斯蘭教認為,真主能創(chuàng)造世界,也能毀滅世界。對于人類來說,世界末日是從死亡中復活,接受真主的判決。

    五大功修即:念(時常念誦“清真言”)、禮(面向麥加天房一天五次禮拜,每禮拜五到清真寺參加聚禮)、齋(一年封一個月的齋)、課(按財產比例交納天課——宗教稅)、朝(有條件的,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四)民族感情

    所謂民族感情就是一種與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存在很深淵源,但卻相對獨立的精神狀態(tài),它是由特定歷史事件激發(fā)出來,經過一定時期蓄勢之后所爆發(fā)出來的精神力量。它的產生、蓄勢、發(fā)展和爆發(fā)力度都直接起源于該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民族狀況,是民族精神在特殊情景中的外現(xiàn)形式,而我們感觸最深也最常見的愛國主義就是民族感情最激烈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伊斯蘭教中的愛國思想體現(xiàn)在《古蘭經》中,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籠統(tǒng)的,強調穆斯林應持和平、正義態(tài)度,驅惡從善,驅邪從正,當和平、正義遭到損害或侵犯時,應為此而抗爭,甚至不惜訴諸武力,即為和平正義而戰(zhàn);二是在政治生活中,對當政者應采取的態(tài)度;三是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應熱愛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熱愛家園及其相聯(lián)系的一切有形或無形的財富?!妒ビ枴分嘘P于愛國思想的內容分散于世俗倫理道德的各個方面,如平等團結的觀念、由愛護家人推而泛愛眾生的人道主義觀點、勸善戒惡的正義人生觀、兩世兼顧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以及生降死歸的坦然生死觀等等,都是后來回族愛國主義思想的理論來源。

    回族在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與漢族以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誼,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系,責無旁貸地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部分,認為“愛國是伊瑪尼的一部分”,高揚愛國愛教思想,并在實踐中將愛國理念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愛國的情感實質,就是對整個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關心、愛護與責任感,是對祖國命運和人民利益的維護。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愛國理念,每當國難當頭,外敵入侵時,回族都與兄弟民族攜手,為了同一目標而共同努力,共同獻身。現(xiàn)代的回族與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積極推進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和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實際行動表達了愛國愛教的民族情感。

    二、伊斯蘭教對回族人際交往的影響

    伊斯蘭教中,對人際交往的諸多方面也做了相關的規(guī)定與勸導。在《古蘭經》和《圣訓》中,伊斯蘭教都在循循勸導人們懲惡揚善,行善好施,要求具有良好的語言美德和行為美德。

    (一)語言

    人與人的交往之中,語言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語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感動與效果,能增進人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感?!豆盘m經》中說:“一句良言,好比一棵優(yōu)良的樹,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條高聳入云;一句惡言,恰似一棵惡劣的樹,從大地上被連根拔去,絕沒有一點安定?!绷佳耘c惡言雖表面只有一字的區(qū)別,但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卻是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刈逶谌粘5娜穗H交往中,言辭都會涉及到祝福的話,如“真主一定會慈憫你”、“真主回賜你”、“真主保佑你”、“祝你平安”等等。同時,圣訓中也有記載,有人問真主的使者:“伊斯蘭教中什么最好?”使者回答說:“款待客人,向你認識的人道安問好,向你不認識的人也道安問好。”又先知曾說:“的確,最臨近真主的人是以道安開始談話的人?!被刈逶谌伺c人的交往之中,不管相互是否認識,在彼此相遇時,一般都會搶著道“色蘭”問好。道“色蘭”問好,是人與人開始交流的第一要素?!吧m”使雙方都感受到天下穆斯林皆兄弟般的親切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認同感。

    (二)行為

    在人際交往行為方面,伊斯蘭教提倡人與人之間交往要公正、誠實、守信,并且要與鄰居保持和睦友愛,如:不欺詐,不造謠,救濟貧民,不違背諾言,不喝酒,不賭博,不猜疑,不妒嫉,寬恕,踐約,誠實,不侵吞他人財產等等?!豆盘m經》說:“你不要替奸人做辯護人?!保?](P105)“你不要替自欺者辯護,真主的確不喜愛奸詐的犯罪者。”[2](P107)伊斯蘭教認為,在社會人際交往中要保持做人的原則,不做偽證,不助紂為虐,不以惡抑善,做一個正直的有正義感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妒ビ枴酚涊d,先知說:“有四種特征,誰要是具備了它,他就是十足的偽信者。誰要是具備了其中一個特征,他就有了偽信者的特征。這四種特征是:替人保管財物,他會隱匿;和人談話,他彌天大謊;與人結約,他言而無信;和人爭吵,他氣勢洶洶?!边@是人際交往過程中所應摒棄的不道德行為。貪財,撒謊,言而無信,蠻橫無理,任何一項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都是應唾棄的惡行,都應遠離它;反之,親戚朋友將日漸遠離,工作中不被信任,遭到排擠,會逐漸處在一個被孤立的位置。受伊斯蘭教教義和教規(guī)的影響,回族在與左鄰右舍的交往中,多半處在鄰里和睦的氣氛中。與其他民族相處時,回族持和平理念,崇尚以和為貴。伊斯蘭教規(guī)定,穆斯林之間的矛盾恩怨不可超過一定的時間期限,因此,回族一般不會將仇恨擴大化,即便是心里有諸多的不滿也會將其壓抑克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減少了社會成員之間的摩擦,增加了社區(qū)的和諧與穩(wěn)定。

    [1]馬戎.西方民族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馬堅.古蘭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B967

    A

    1673-1395(2011)11-0164-03

    2011 -09 -17

    馬梅英(1974-),女,甘肅蘭州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民族文化研究。

    責任編輯 韓璽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歡
    古蘭經真主風俗習慣
    法國人的風俗習慣
    《古蘭經》中的人生觀
    少數(shù)民族作文教學改進優(yōu)化措施探析
    東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3:35:00
    探索滿族中的風俗習慣之——獵鷹文化
    試析《古蘭經》中“索德格”的哲理
    淺析民族院校對民族學生風俗的尊重和認同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4:12:27
    “真主”觀念與五代政局嬗變
    《古蘭經》下壓不垮的脊梁
    電影文學(2014年13期)2014-08-20 20:09:34
    論穆斯林婚姻家庭習慣與我國相關立法之沖突與整合
    北約就焚燒《古蘭經》道歉
    宽甸| 浦东新区| 衢州市| 浏阳市| 博白县| 武城县| 右玉县| 衡阳县| 富锦市| 策勒县| 广汉市| 北安市| 岗巴县| 庆城县| 石屏县| 绿春县| 潮州市| 保靖县| 石狮市| 青川县| 桃源县| 屏东市| 东台市| 北宁市| 长沙市| 宾川县| 福建省| 呈贡县| 延边| 眉山市| 姚安县| 柏乡县| 安化县| 独山县| 扎兰屯市| 隆德县| 磴口县| 上虞市| 大厂| 武胜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