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 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清雅秀麗 出塵絕俗
——試論惲壽平的設色特點
于 洋 ( 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中國畫的色彩問題主要是圍繞中國畫主流的文人畫樣式,即所謂的“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題和“固有色”的觀念。中國畫重表現主觀情感意志的審美特點決定了傳統(tǒng)中國畫的色彩追求。清代畫家惲壽平一生坎坷、品格清高,追求自然平淡、質樸無華的情趣韻味。用柔美秀雅、清麗明凈的色彩去表現他那種超塵脫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tài)度。
色彩;設色;高雅;明麗
中國傳統(tǒng)繪畫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對于色彩的認識及使用更是具有獨到之處,從而形成了傳統(tǒng)色彩觀念和理論。中國畫是重視色彩的。遠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就開始有相當復雜的色彩;春秋戰(zhàn)國和漢代色彩斑駁的帛畫;隋代展子虔重彩勾勒青綠山水;唐代李思訓父子的山水金碧輝煌;五代黃荃的花鳥富貴艷麗……中國畫的色彩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礎之上的,同時也蘊含著無比豐富的表現技巧和極其雅致的語言風貌。而惲壽平以清新雅逸的風格屹立于中國畫壇。
惲壽平(1633--1690)原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后更字正叔,號南田,別號東園草、白云外史、橫山樵者等。江蘇武進人,明末清初的花鳥畫大家。他一生坎坷,飽經困苦,出身書香門第。惲壽平自小在父親和伯父的指導下攻習繪畫和詩書古文。父輩的氣節(jié),學識、愛好及藝術素養(yǎng)對惲壽平有很大影響。他不應科舉考試,喜歡結交有氣節(jié)的隱士。惲南田獨創(chuàng)了“沒骨法”,對色彩的使用發(fā)揮到了極致,并引領“常州畫派”風靡清代畫壇。他在色彩方面的創(chuàng)造以及生動自然的表現深深影響了以后的繪畫色彩。當時“家家南田,戶戶正叔”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設色形式。他的重要論述及創(chuàng)作思想盡都包括在他的《南田畫跋》和《甌香館集》中。惲壽平性情高潔,一生窮困潦倒,卻不以其畫欺世媚俗、阿諛權勢。
惲壽平以花鳥畫稱一代大家。其畫簡潔精致、設色明麗、平淡冷艷、天真優(yōu)雅,給清初畫壇帶進一股清新之風。對清代以及其以后繪畫界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他的色彩是建構在嚴謹的傳統(tǒng)之上的,通過適當的技法來表達。惲氏色彩的主要特點有如下幾方面:
這種畫法通常指用色彩水墨塑造形象,不加勾勒的一種手法。惲壽平以寫生為基礎,十分重視寫生和摹寫。他認為,在寫生中運用沒骨花畫法是至關重要的??梢耘囵B(yǎng)性靈,參悟繪畫的源泉。惲壽平對所描繪的題材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仔細的分析研究。惲氏繼承和發(fā)展了徐崇嗣“沒骨花”的畫法,成為常州畫派的開創(chuàng)者,惲氏畫花有其獨創(chuàng)之處。惲南田的花卉不是用墨勾畫,在用色上是用水和脂粉調和后直接染寫而成。這樣既真實又生動,形似與神似緊密結合。他以色彩直接渲染或工細入微,疏淡精習或粉筆帶脂,極力摹寫。[1]
宋元以來的文人畫家們?yōu)樽非蟆案哐拧焙汀耙萑ぁ北苊馑麄兯鶇拹旱乃锥捎玫诺纳{。惲壽平繼承和發(fā)展了文人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形成了自己清麗明凈的設色特點。惲壽平還十分重視筆墨色彩以外的意蘊。他的繪畫是講究禪意和禪境的,畫面簡潔明凈。這與他清高淡泊的人格是分不開的。俗話說:畫品是人品表現性靈的流露。他追求的最高藝術境界其實是一種自然適意、閑靜高逸之情。這種清新雅麗的設色特點正符合他的人生逸趣,南田色彩清雅冷艷,在秀麗淡雅之中蘊藉著一種平靜和悲戚。
惲壽平畫畫時特別擅長用水。他的作品常常用色和水交暈染,使得色與水渾然一體,不僅表現出花卉的色,而且給人以質感、光感、動勢感和清鮮感。這也就是他所創(chuàng)的色染水暈法。戴醇士評價惲壽平的畫說:“三王用渴筆,獨南田用濕筆,別開生面??侦`雋逸,有著低欲飛之妙?!蹦治迳畹囊环N墨叫清墨,這種墨水的含量較多。惲壽平就擅長用墨。特別是清墨。[2]
惲壽平特別注意色彩的關系,獨創(chuàng)了色彩結構法,這種方法是點染并用的。他的花卉色彩極為豐富,層次清晰而有韻律感。惲氏用色以淺淡為主,但主張淺淡中見沉深,濃厚。一般人用色淡逸的就會略顯輕浮,用色沉厚的則會顯得郁滯。而惲壽平用色染過幾遍,仍能透出明凈清透之氣。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花朵的點染上。花朵光鮮明麗,雍容典雅,而葉片的點染輕松舒暢,用色稍淡一些,這樣就在色彩濃淡上做了對比。[3]惲壽平用色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用得恰到好處,色彩明麗而不艷俗,深厚而不沉悶。
色與光的關系是緊密的,光的照射會對顏色的變化造成很大影響。惲壽平提出,設色須“得陰陽向背之理”,即在描繪物象時必須注意向日面和背日面的色彩的不同用法,必須注意明暗的處理。他主張:明暗要兼顧。但必要時可以以暗為主。此外,南田還認為花卉本身有光有色有態(tài)有韻,在陽光下會顯得特別生動和真實。畫家要把花卉所具有的光色態(tài)韻表現出來,還要把所畫物體在向日迎風、雨露狀態(tài)下的生動姿態(tài)描摹得真實有趣。他注意到了光、風、雨、露等外界條件對物體的作用。旨在告訴我們:光色態(tài)韻要在形似以外求之。[4]
從近代繪畫史看,惲壽平的影響有著非凡的意義。清末嶺南花鳥各家居巢在藝術上對他心摹手追。上海畫派的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亦臨摹和學習過他的畫,陸抑非、陳之佛都受其影響。惲壽平一生恬淡閑適,性情高逸,抒寫胸中靈氣及個人情性,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設色特點:清雅秀麗、出塵絕俗。今天我們重新探討這段歷史,發(fā)掘它的淵源,無疑將從根源上認識它,從而了解它,給我們以新的啟示。
[1]馮志.工整妍麗:清代惲派繪畫色彩點論.
[2]方薰.山靜居畫論(下).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
[3]杜鵑《論惲壽平的生平及花鳥畫藝術風格》.中國成人教育.2007.6.
[4]謝麗君.惲壽平設色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