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覺醒(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434000)
王麗娟,潘國琴(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湖北 荊州434000)
隨著醫(yī)學模式轉變,護理對象對健康需求不斷增加,護士的職能逐漸擴大[1]。骨科護理工作具有??菩詮?、工作量大、患者配合能力低等特點,傳統(tǒng)護理排班模式已不能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對醫(yī)療護理服務的要求。為此,我院骨科一病區(qū)在借鑒其他科室成功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本科室護理工作特點和護理工作人員實際情況,采用了APN排班模式,即將護理排班由傳統(tǒng)的排班整合成A班 (上午班)、P班 (下午班)和N班 (夜班),以護理小組長率領責任小組的團隊工作模式展開工作[2]。實行新的排班模式后,護理人力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前有了明顯提高,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骨科一病區(qū)固定床位48張,床位使用率>95%。護理人員13人,均為女性,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4名,護士4名。本科7名,???名。抽取2011年1月至6月本科術后成年患者314例,隨機分為甲、乙組,兩組患者的病種、病房條件、醫(yī)護人員的配置基本相同。
將甲、乙兩組患者予以不同排班方式給予護理,甲組患者接受的是功能制排班模式;乙組患者接受的是APN排班模式,并在出院前1日發(fā)給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表并回收。甲組發(fā)放154份,收回有效問卷142份,有效應答率92.2%;乙組發(fā)放160份,收回有效問卷150份,有效應答率93.8%。甲、乙兩組問卷有效回收率無明顯差異。
1.2.1 功能制護理排班模式 現(xiàn)階段仍有不少醫(yī)院采用功能制護理排班模式,時間上分為白班、晚班和夜班,其中白班又分為上午班、中班和下午班。白班按工作內(nèi)容分為主班 (或電腦班)、護理班、治療班、責護班等。白班時段是8:00~18:00,其中中午午休2.5~3h,中午一般只有1~2名護士在班,患者治療多,護士非常緊張忙碌;晚班是18∶00~1∶00,護士1人管理整個病房,常常應接不暇;夜班為1∶00~8∶00,護士1人更加辛苦、緊張。這樣的護理排班模式下,中班、晚班及夜班的人手太少,護士的配置與患者的需求形成明顯反差[3]。
1.2.2 APN護理排班模式 APN護理排班模式將護士的上班時間改為連續(xù)性,設A班、P班、N班3個工作時間,將護理人員分為若干護理小組。各組由組長負責,每組人員相對固定,在職稱、學歷、能力等各方面基本均衡。A班是7∶30~16∶00,P班是15∶30~22∶30,N班是22∶00~8∶00,每天3次交班。
1.2.3 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內(nèi)容 甲、乙兩組接受的滿意度調查內(nèi)容一致,主要包括:①護士在解決患者的求助和咨詢方面是否及時和令患者滿意。②護士完成每日常規(guī)護理工作是否及時和令患者滿意。③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服務態(tài)度是否令患者滿意。④護士對病人的檢查告知、術前準備、術后康復指導是否令患者滿意。⑤護士對患者施行心理護理的滿意度。其中每個內(nèi)容下各設若干小問題,涉及護理工作各個方面。每份調查問卷全部滿意分值為100分,按患者勾選的滿意、一般、不滿意給予分數(shù),設定每份問卷表分值≥85分時為滿意。
兩種排班模式下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實施APN護理排班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功能制排班模式。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功能制護理排班模式下,護士每天交班次數(shù)多,花去護士不少工作時間,而患者的護理工作不能集中時間及時完成,導致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降低。并且在中午時段和晚班、夜班,只有1名護士值班,而中午、夜班的護理工作任務很重,尤其是骨科,基礎護理多、突發(fā)狀況多、危重搶救概率高,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同時值班護士少,患者因咨詢和求助不能得到及時應答而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降低。
APN護理排班模式下,護理交班次數(shù)減少,簡化了護理工作程序,對患者的護理工作可以相對集中在一個班次內(nèi)由同一名護士及時完成,從而減少了錯漏事故的發(fā)生。同時,護理人員有較多的時間解決患者的咨詢和求助并能及時關注到患者的心理。APN護理排班模式下,每個班次均有2人以上值班,并結合本科室人力資源情況,將新老護士搭配,確保了充足的人力和技術力量,降低了中午、夜班由于工作任務重、搶救多而工作人員不足等因素所導致的安全隱患,患者安全得以保障。在這種排班模式下,各個護理小組負責各自的患者,對所在小組的患者病情、護理問題和護理要點都較為清楚,能夠及時為患者提供檢查前的準備、術前術后的教育和指導,并針對患者心理完成心理護理,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APN護理排班模式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排班方法,這種排班方法從各方面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了護理人力資源,保證了患者安全,促進了護患溝通,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在骨科的施行達到了較好效果,應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
[1]馮良嬌,盧海濤 .護理排班模式改革探討 [J].南方護理學報,2002,9(4):67.
[2]張莉,彭剛藝 .高年資護士在分層級管理中的地位和策略 [J].中國護理管理,2009,9(2):24-25.
[3]謝屹紅 .護士排班方式與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