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靜
詞尾“父”并非我們常見的父親或父輩的意思,而是讀fǔ,表示對從事某種行業(yè)的人的通稱時,它形成一種構(gòu)詞格式,即“所從事的職業(yè)+父”,有時兼指老年人,如“漁父、樵父、田父、耕父”等?!八鶑氖碌穆殬I(yè)+父”這種格式的詞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楚辭中有《漁父》,《列子·楊朱篇》中引用的周諺“田父可坐殺,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恒”中就已見這類格式的詞了。
先秦之后,這類詞除“漁父”和“田父”外有了其它的形式,《文選·張景陽〈七命〉》中有“耕父”,《后漢書·蔡邕列傳》中有“弓父”,《搜神記》中有“采藥父”等。到了元代利用該詞尾構(gòu)成的詞更多了,僅元代馮子振的《鸚鵡曲》中就有“漁父”、“樵父”、“耕父”、“農(nóng)父”、“田父”、“綸父”、“園父”、“船父”、“采薪父”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類詞極為少見,只有個別沿用至今,如“師父”、成語“田父野叟”。
“所從事的職業(yè)+父”除構(gòu)成詞之外,偶見“XX之父”的短語格式。如《獨異志》卷上:“其人赍糧乘槎而往,及至一處,見有人飲牛于河,又見織女,問其處,飲牛之父曰:‘可歸問蜀嚴(yán)君平,當(dāng)知之?!痹谶@里,“飲牛之父”指的是從事牽牛喝水這種工作的人?,F(xiàn)代常見“XX之父”格式的短語,如“航天之父”、“幾何之父”、“雜交稻之父”等,和上文提到的“飲牛之父”不大一樣?,F(xiàn)代的短語“XX之父”往往是指在特定領(lǐng)域內(nèi)具有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某個具體的人。如現(xiàn)代“航天之父”就是指韋·馮·布勞恩,“幾何之父”就是指歐幾里得,“雜交稻之父”是指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