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蘭
(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編輯部,鄭州450011)
圖書館是知識的殿堂,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據(jù)統(tǒng)計,目前大學生到圖書館和利用圖書館書刊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約占大學生課余時間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前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惫湃嗽?“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p>
20 歲左右的大學生讀者群,年輕活潑,是充滿了無數(shù)激情與夢想的年齡,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完善。目前,許多大學生由于缺乏為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閱讀目標;面對巨大的就業(yè)競爭壓力和心理壓力,選擇逃避;為了完成作業(yè)、畢業(yè)論文而被動閱讀;圖書館硬件設施不完備,圖書資料不足等因素,其閱讀特點主要是傾向于網(wǎng)絡、奇幻文學、恐怖小說、青春美文、言情類小說以及校園文學類、經(jīng)典書籍名著;或者是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電影;或者集中在某一段時間閱讀教師指定的閱讀書籍以及論文設計、教學輔助或論文集。針對大學生面臨的閱讀困惑和迷茫,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成了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無數(shù)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自我能力的重要形式和重要實踐內(nèi)容,完全靠課堂教學和學習是無法全部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因此,如何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直接關系到畢業(yè)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閱讀”按權威解釋,是一種從書面語言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是一個人獲取知識,造就學識,增長見識,提高個人修養(yǎng),增加個人魅力的最好方法。
知識和信息主要是通過書面的形式得以保存和傳播的。因此,對于正處于知識體系構建關鍵時期的大學生來說,閱讀顯得尤其重要。閱讀有助于青年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助于大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和形成,有助于大學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大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寫作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哲學家赫爾岑說:“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yǎng),同時也不可能有書面辨別力”;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魯迅:“(讀書)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老舍:“多讀,可以改進你的寫作技能”;葉圣陶:“到寒假暑假期間,各就自己的需要與興趣去多閱讀,那一定比不經(jīng)略讀的訓練多得吸收的實效”;呂淑湘:“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力于課外閱讀?!?/p>
實際中,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如果沒有閱讀就沒有心靈成長,就沒有人的精神的發(fā)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以上足見閱讀對人類的重要性,同樣,對當今的大學生來說同等重要。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大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其閱讀能力的內(nèi)在因素,是使其進行自覺閱讀的動力。
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提到:“多方善誘導、一使需之切、一使樂其業(yè)”;古代教育家孔子談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成功的起點。因此,教師良好的閱讀興趣和深廣的閱讀范圍,可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形成興趣的重要條件;另外,“人以群分”,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作用,對此,可采用評書會、討論會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去爭相傳閱和了解某一本好書。再次,圖書館可通過展覽和聲像技術手段,介紹新書,展示專題文獻資料,開展讀書鑒賞活動,激發(fā)潛在的閱讀需求和閱讀興趣,調(diào)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閱讀文化的培育以及閱讀文化的形成都需要底蘊和積淀。由于人類歷史文化幾千年的積累和發(fā)展以及文化的相互交融,大學生的學習和獲得是十分漫長的過程,單靠學生盲目或憑興趣去確定,可能收效甚微。這就需要圖書館做好編制推薦書目或?qū)ёx書目,建立網(wǎng)絡導航等導讀工作,選擇最優(yōu)秀的、最基本和最必需的文獻信息,引導他們讀些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良好個性形成的書,讀些能夠幫助加深專業(yè)知識學習以及拓寬知識面的書,有針對性地滿足閱讀需求;教師應結合教學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的作品讀物,指導他們科學地確定閱讀范圍。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融匯貫通、擴展知識、增強能力的教學目的。
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實踐能力為主的思想,變單純追求知識為全面提高人的素質(zhì)。因此,“授人以漁”就比“授人以魚”更重要。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閱讀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其法是重要的一個”。這就要求我們圖書館員應該配合任課老師,輔導學生閱讀,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閱讀目標,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果,讓他們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在閱讀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精讀、有略讀。引導大學生對圖書館全方位的認識;要充分利用校報、廣播、有線電視、櫥窗、校園網(wǎng)和校內(nèi)各社團的刊物等多種媒體引導大學生閱讀;定期舉行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交流會、書目推薦發(fā)布會,讀書有獎征文、讀書心得演講比賽等;利用網(wǎng)絡與大學生開展互動活動,借助主頁平臺,突破時空限制,使圖書館成為大學生與專家、學者交流,與智者對話的精神樂園。教師要從閱讀提綱、閱讀心得、評論、書摘等形式和方法來訓練學生,指導學生學會系統(tǒng)閱讀的方法,避免學生在閱讀時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甚至獵奇。
圖書館應將每年的新生入館教育制度化,對新生入館教育的時間、內(nèi)容、方法、方式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通過入館教育使新生對圖書館功能、館藏結構、目錄體系等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同時,編寫《圖書館使用指南》、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學生守則》、《圖書館服務導航》等多種形式,宣傳介紹圖書館館藏資源、圖書檢索方法以及各個部門的具體服務內(nèi)容和開放時間。圖書館還可以在館內(nèi)設立導讀咨詢窗口,為來館的學生解答在借閱過程中碰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圖書館還可以設立文學、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各種專題欄目,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涉獵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圖書館還應向?qū)W生推薦專業(yè)書目,編制專題索引。引導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去讀書和怎樣去讀書,從而迅速有效地獲取到各自所需的知識和信息。
圖書館在導讀工作中要充分發(fā)揮作用,首先要了解大學生們的閱讀現(xiàn)狀和閱讀特點,只有準確把握和預測讀者需求,圖書館導讀工作才有明確的目標、方法及思路。因此,圖書館可以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問卷調(diào)查、個別走訪,或網(wǎng)上留言等方式收集信息,并對收集到的信息分析研究,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真實閱讀需求及期望。還要及時對圖書館的導讀工作進行檢查,分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的方向,以更好地做好導讀工作。
圖書館可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且具有長久性的讀書活動。例如,讀書日、讀書月、讀書節(jié)、讀書講座、讀書沙龍、讀書筆記展評、讀書圖片展、讀書演講賽、讀書心得交流、書評征文、專題圖書展以及“讀一本好書,讀好一本書”座談會等。并將以上諸多讀書活動持久的堅持下去,同時還要將這些活動打造成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一個品牌。
建議在高校圖書館全面設置獨立的導讀部門,同時配備專門的館員,以有效地開展讀者導讀工作。同時,還應鼓勵教師參與大學生的導讀工作,可以聘請專業(yè)教師或?qū)<覍W者在閱讀方法、閱讀技巧、書評等方面給學生作專題講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效果。通過舉辦專題論壇或比賽的方式征集讀者的書評,或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點評,將其中優(yōu)秀的作品收入館藏,并及時將書評通過館內(nèi)的專欄、板報、結集編印的書評手冊或圖書館的網(wǎng)站推薦給讀者,掀起閱讀高潮,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1]彭斐章,費?。喿x的時代性與個性[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2):9-15.
[2]吳慰慈,董焱.圖書館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3]張靜.大學生閱讀與導讀[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9(1):236.
[4]王桂平.“全民閱讀”的拓展與公共圖書館的導讀使命[J].圖書館雜志,2010(1):94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