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英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務部,江西 井岡山 343600)
領導干部心理品質研究略論
唐海英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務部,江西 井岡山 343600)
領導干部;心理品質;研究內容與方法
領導干部的心理品質是指領導者在其領導行為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本質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加大領導干部心理品質的研究是完善干部考察內容的需要,是組合高效領導班子的需要,是促進干部心理健康的需要。干部心理品質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領導干部的思維品質、情感態(tài)度、意志品質、能力范圍、性格特點等。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測驗法、問卷法、訪談法等。
領導干部的心理品質是指領導者在其領導行為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本質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它綜合體現(xiàn)在領導者的思維品質、心理動力、性格品質、興趣愛好、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領導者良好的心理品質應該是思考全面、敏捷靈活、嚴謹深刻、富有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良好的思維品質;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果敢決斷,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公正廉潔、待人真誠、謙虛寬容,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質;抗住誘惑,加強修養(yǎng),情趣健康,能夠做到潔身自好;身心健康、積極樂觀、抗壓能力較強。當前,領導干部肩負改革發(fā)展和維護穩(wěn)定的重任,除了有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外,須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至關重要,同時領導干部的心理品質和心理健康必受全社會高度關注。
我國《干部任用條例》規(guī)定,考察干部的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用這五個方面作為衡量標準,為組織部門選人用人提供了較為客觀的依據(jù)。但組織部門對干部的考察,往往很重視干部的思想覺悟、組織觀念、政策水平、知識水平、管理才能等方面,忽視了除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品質的考察,如忽視其思維機制、興趣愛好、氣質特征、性格類型等心理品質。由于領導干部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肩負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等執(zhí)政重任,其心理品質如何,不僅直接體現(xiàn)出領導干部的領導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領導者還直接“輻射”到諸多社會人群。因此,加強領導干部心理品質研究,可以拓展干部考察的內容,這樣能更準確、全面地了解考察對象,選準用好干部,也有利于加強干部的監(jiān)督管理,完善干部保護機制。
領導班子從心理組合形式看,可分為相容、相斥、相投三種心理結構。第一種心理結構可使成員之間相互包容,有利于使成員之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相斥的心理結構是指班子內部成員之間互不買賬,逆反情緒,內部沖突較為嚴重;相投的心理結構指成員之間感情較為融洽,有共同的興趣,行為相投,講團結、無糾紛、合作強。高效的領導班子應該是相容的心理狀態(tài)。但過去,在考察干部班子時,往往重視班子成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閱歷等,而常常忽視班子成員的個性心理特征,很少關注班子成員心理組合是否合理。從性格上看,如果領導班子成員都是或者大部分是情緒型,辦事容易沖動,引起誤會;而如果都是或者大部分都是獨立型,又容易導致各自為政,難以統(tǒng)一指揮;如果領導班子成員氣質類型不能互補,能力也不能互補的話,就容易造成內部沖突等現(xiàn)象。相反,領導班子成員的心理結構能合理搭配,取長補短,形成相容或者相投的心理結構,有利于集體工作效率的提高。
加強干部心理品質研究,能夠對干部的心理健康有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意志、情感和人格等,在公眾認可的范圍之內。領導干部的身心健康直接決定著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能否順利進行。當前社會變革的現(xiàn)實、新舊體制的轉軌、時代的迅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帶來的復雜社會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導致了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諸多心理矛盾的形成,甚至因為長期自身無法排解,造成相當一部分干部心理健康出現(xiàn)了問題。中央黨校中央國家機關曾對“60后”、“70后”“80后”三大干部群體進行調研,調查結果顯示,“60后”的干部“感到工作壓力特別大的,占9%;很大的,占27%;比較大的,占48%;不太大的,僅占16%?!眻蟾嬲J為,“很多人處在亞健康狀態(tài)。”[1]因此,客觀現(xiàn)實要求我們通過加強心理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干部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健全他們的心理結構,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保證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領導干部心理品質具有多方面的內容,如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氣質、能力、性格等,本文主要選擇一些領導干部重要的心理品質進行研究。
干部在其實際工作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按照現(xiàn)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慣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稱為干部的思維定勢。它具有以下特點:(1)相對穩(wěn)定性。干部思維定勢的形成要有一個過程,它是在干部的實際工作中,不斷強化某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傾向。思維定勢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穩(wěn)定性,而且隨著這種傾向的更進一步強化,這種穩(wěn)定性就越來越強,越來越穩(wěn)定。(2)價值選擇性。這主要是指在思維過程中,思維定勢具有評價、選擇思維對象的特征。人并不是什么事物都認識和思考,干部同樣如此。(3)功能指向性。人們認識事物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要進行現(xiàn)實的實踐活動就得先有個實踐行動的藍圖,哲學上就叫“實踐觀念”,思維定勢則是設計這個行動藍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思維定勢影響著設計藍圖的方向、性質和程度??梢哉f,有什么樣的思維定勢,就會有什么樣的設計藍圖。
當代干部思維定勢的類型大約可以分成三類:傳統(tǒng)的思維格局、現(xiàn)時代的思維方式、個性的思維經(jīng)驗。應該說,三類中的每一類都有合時代節(jié)拍的內容,但也有不合時代節(jié)拍的內容,不利于當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分。因此,重塑領導干部的思維定勢就顯得特別重要。所謂重塑,并非拋棄一個再立一個,而是要在了解、把握干部思維定勢實際狀況下,分析其中的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強化和鞏固其中的合理部分,剔除其不合理的成分。這要求廣大干部真正掌握和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學會唯物、辯證地看問題,要求能全面系統(tǒng)、具體深刻、綜合長遠地看問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內化為自己的思維定勢,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
情感是人在自己的活動中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的體驗,它是可以對別人,也可對自己,對某件事或某種事物的行為和表現(xiàn)。情感的表現(xiàn)伴隨每個人的立場、觀點和生活經(jīng)歷而轉移。領導干部是在黨的培養(yǎng)下成長起來的,接受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教育,并且有著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對社會和人民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因而一般都有正確的情感和情緒。正是通過廣大干部,黨的方針、政策、路線才能進一步具體化為人民的行動的綱領,變成為廣泛的社會運動;正是通過廣大的干部,人民群眾才形成為一個不可摧垮的社會群體,成為朝著一個共同方向前進的強大軍隊;正是通過廣大干部,人民群眾才團結一致,在各條戰(zhàn)線上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事業(y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自己的貢獻。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另一面,當代干部的情感并不都是符合時代要求的,在實際的干部工作和生活中,還存在著不少不利的情感因素,有些則成了改革的阻礙力量,其主要的方面有:對權力具有特殊的情感,權力崇拜;盲目的自尊;狹隘的地方情感;情感漠視,對群眾的不信任與缺乏關懷之心,對社會的情感冷淡與偏見,對工作的不負責任與低滿意度,對政府的“無所謂”態(tài)度等等。因此要改變這些不利的情感因素,需要加強對干部的教育,需要廣大群眾的監(jiān)督和支持,更主要的是需要干部自身加強學習,鍛煉能力和意志,使自己的情感始終能夠在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上發(fā)展、豐富、提高和升華。
領導干部的意志力主要是指在干工作過程中,領導干部確定行動的目的并選擇一定的手段、方式以克服遭到的困難以及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從而保證目的的實現(xiàn)的心理過程,就其結構來說,干部的意志力應該包括:穩(wěn)定的世界觀、堅定的黨性觀念、正確的人生觀、清醒的理智等。
判別干部的意志力,主要就看在各種苦難襲來的情況下,能否堅定信心,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毫不動搖,繼續(xù)前進;在各種干擾襲來的情況下,能否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適當有效的辦法,將這些干擾逐一排除;在個人利益和情感與國家、集體的利益和情感發(fā)生抵觸時,能否積極主動地放棄甚至犧牲個人的利益和情感,服從國家的利益和情感;在金錢、地位、美色等等的引誘前,能否堅持原則,做到“常懷廉政之心,常存律己之念”,始終清醒自己是人民的干部,不能干對不起人民的事情,抗腐蝕、抗拉攏,一身清白;在各種威脅、打擊、污蔑等的面前,能否正氣凜然,毫不畏懼,堅持真理,不怕掉“烏紗帽”,不怕遭迫害;在受了委屈、誤解等時,能否照樣為黨為人民勤奮工作,絕不自暴自棄、丟下工作不干或把工作干得很糟,而且始終相信黨、相信人民,把有限的生命貢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性格是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一個人在活動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客觀事物,特別是社會環(huán)境的種種影響,這些影響通過人的認識、情緒和意志活動在個體的反映機構中保存下來,固定下來,構成了個人所特有的行為方式。我國的廣大干部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成長起來的,許多干部經(jīng)歷了傳統(tǒng)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轉變的時期,經(jīng)濟增長方式也正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干部的心理狀態(tài)深受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風浪,黨政干部具有剛毅的性格,才能帶領群眾戰(zhàn)勝風浪,這是作為一個政治家的一個重要條件,“杰出的政治家正是在社會生活的大風大浪中,磨練了自己的意志,造就了剛毅的性格”;[2]同樣黨政干部需要有敢想敢闖的精神。鄧小平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瓫]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yè)?!盵3]改革開放的號角的吹響,領導干部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總結經(jīng)驗,迎難而上,樹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廣大干部胸懷寬廣,正所謂“宰相肚里好撐船”。領導者要能容人、容事、容言,其中容人、容才最為重要。有一學者型領導在其著作中將容才的內容概括為:容才之長、容才之短、容才之過、容才之強、容才之怪和容才之正。[4]
但也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干部缺乏馬克思主義的信念,有的干部性格懦弱,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遇到各種風浪就畏縮不前,被困難嚇倒;有的干部沒有敢闖的精神,而是不思進取,甘于墨守成規(guī);有的干部心胸狹窄,容不下他人,寬以待己,嚴于律人,甚至打擊報復;有些干部對什么問題的處理都是持中庸態(tài)度,隨大流,人云亦云;還有的干部為了迎合一些人的心理需求,故意隱藏了自己性格等。以上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因此,作為一個有自我意識的干部,應該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在與人交往,在處理事件中,了解自己性格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培養(yǎng)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質。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某種活動的本領,它是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經(jīng)過后天的教育和培養(yǎng),并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而且對于不同行業(yè)的干部來說,其能力要求和實際能力狀況是有所不同的。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應包括這樣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戰(zhàn)略思維能力,尤其是要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戰(zhàn)略謀劃能力,提高戰(zhàn)略預見與發(fā)展能力,加強哲學修養(yǎng)、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參加實踐鍛煉、不斷提高實戰(zhàn)能力等。二是執(zhí)政能力,尤其是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能力、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三是崗位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專業(yè)能力,如進入信息化時代,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
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曾在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開學典禮上講話,希望廣大干部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三寬型”領導干部。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眼界寬才能提高戰(zhàn)略思維能力,提高執(zhí)政能力;思路寬需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科學發(fā)展;胸襟寬才能做到為民造福、求真務實、清正廉潔??梢?眼界寬與能力品質有關,思路寬與思維品質、意志品質緊緊相連,胸襟寬與性格品質、情感品質緊密聯(lián)系?!叭龑挕备叨雀爬祟I導干部心理品質的內容。
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fā)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lián)系”。[5]人的行為和心理是復雜的,領導干部的心理世界和群眾的心理世界,既有多方面的共同性,又有多方面的差異性,對干部心理品質的研究,需要從他的心理生活的實際出發(f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深入其內心世界,揭示其心理特點。
即在自然情境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領導者的言行、表情等,進而了解其心理活動。對領導干部的觀察,形式可以多樣,可根據(jù)觀察時間安排的不同,進行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前者是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對領導干部進行有計劃、不間斷、系統(tǒng)的觀察,后者則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對其間隔持續(xù)地進行觀察;也可進行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前者觀察的內容涵蓋了領導干部心理、行為的各個方面,后者則重點落在領導干部心理、行為的某一方面或少數(shù)幾個方面。
測驗法是用標準化的量表來測定領導干部的智力、性格、態(tài)度以及其他個性傾向、個性特征的方法,它以標準化的量表作為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工具,能定量地、較精確地查明領導干部的心理。為增強測驗法的使用效果,實施測驗的人要了解測驗的實施程序、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選用的量表適合于研究目的或任務的需要;嚴格按照測驗的方法記分與處理結果;充分估計各種因素對測驗信度、效度的影響,勿將測驗結果的解釋絕對化。不少研究者為了對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以及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使用這種方法測得的結果較為客觀,能反映出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問題。
對領導干部心理品質的研究,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從領導干部的心理實際出發(fā),通過問卷調查,詳細占有材料,并對材料進行分析和概括,從中得出有關的結論。使用這一方法,一是要注意被試領導的真誠合作,二是要編制好調查問卷。一份良好的調查問卷一般兼?zhèn)湎率鎏卣?所擬的問題應圍繞研究的目的和主題;所提的問題適合調查對象,且題意明確,不致使人誤解;要求回答的語言盡可能簡練,結果處理省時、經(jīng)濟。常用的問卷量表主要有是非法、選擇法、等級排列法。如選擇法就是要求被試者從排列的幾個假設提問中,做出選擇。例如“您將自己的本職工作目標的追求定位在:A、在全國領先。B、全國同行的中游即可。C、不列倒數(shù)第一就行。D、任其自然。”
指研究人員通過與被試的領導干部面對面交談直接了解其心理品質的方法。交談的內容主要是了解領導干部對特定的人的感情、態(tài)度,對某些事件的有關意見,以及對自身的認識等等。交談法的優(yōu)點在于能直接獲取信息,也能同時觀察被試領導在回答問題時的面部、姿態(tài)等表情和動作的變化情況,這對于評定他的性格具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1]陳寶成.中央機關三大年輕干部群體調查[N].南方都市報,2009-05-22.
[2]周中之.論跨世紀黨政干部的心理素質[J].黨政論壇,1996(12):26-28.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4]李小三.與領導干部談領導心理[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113.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責任編輯:付建明)
C933
A
1008-5955(2010)03-0086-04
2010-06-01
唐海英,男,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學管理處干部,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