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重要的作用,導入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效果的好與壞。導入得法可以使學生在心理上和知識上做好學習的準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集中精力學習新的內(nèi)容。一堂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猶如戰(zhàn)斗中的一個突破口,輝煌的戰(zhàn)果就從這里開始。導入設計得好,則能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能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新課的特定角色,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我們應該采取何種方法導入新課呢?
1.設懸念導入
巧設懸念,使學生產(chǎn)生思想波瀾,引誘揭開“謎”底的強烈愿望。這種導入,可直入主題,又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握學生認知,設計生活化提問,在導入中導出活力,為下一步學習建立概念框架。教師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學生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調(diào)動學生當前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研究,抓住運用知識相互交流的機會,復習新知識,增進學生間的了解和深化各自知識。在講授 Healthy eating 這一模塊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日常飲食入手。教師先讓學生運用聯(lián)想法,進行Brainstorm, 說說各自喜歡吃的食品或飲料,然后呈現(xiàn)大量的食物或飲料的圖片,之后設計討論哪些是Healthy food ,哪些是Junk food,為什么?然后談談他們熟悉的健康的飲食習慣。這些生活化的提問容易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有效促進個體之間的知識交流和更新,為接下來的Reading教學搭起框架。
2.信手拈來導入法
在教新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把身邊的事物同所學內(nèi)容巧妙聯(lián)系起來,例如:在學習有關農(nóng)業(yè)的內(nèi)容時,可以從教室花盆里的花談起;在學習hobbies時,拿一張郵票,問學生是否喜歡集郵(collect stamps);在學習shopping時,問身邊學生的漂亮的鋼筆多少錢講解shopping的句型。在這看似漫不經(jīng)心,非常隨意,實際上要求教師處處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抓住生活中有用的東西為我所用。此法運用得當,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經(jīng)久不忘。
3.談話誘導法
談話誘導法就是和學生談話開始,談思想,談未來,談學習,但是并非是漫無目的地談,而要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課文內(nèi)容。例如在新目標八年級上School trips時,可以問Do you like travelling?Have you been to the Great Wall?Do you like camping?學生的興趣一定很高,然后教師再進行新授知識,學生的積極性就可以調(diào)動起來,然后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4.多媒體視聽導入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豐富的信息資源給了我們廣闊的選擇空間。目前,可利用的電化教學手段已非常豐富,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有選擇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借助聲音、動感畫面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無論是精美的圖畫、美妙的音樂,還是精彩的電影片段、巧妙的課件都可以有意識地加以利用,使之成為構思新穎的導入形式。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現(xiàn)代科技與先進的教學理論相結合的成功范例。學生活潑好動,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們對歌曲、影片也很感興趣。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課堂內(nèi)容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文并茂的特點,播放一些學生喜歡的歌曲或影片,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提出相關的思考問題。在外研版教材初二上第5模塊Western music 這一單元的閱讀部分,授課教師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了聲音影像等視聽覺材料進行了導入。這樣一來,這篇因涉及到音樂領域的知識而不太容易理解的文章,頓時變得“樂”趣橫生。授課具體步驟如下:本節(jié)課的定位是一節(jié)充分結合聽覺信息的閱讀課。這堂課的導入部分采用的是給學生三個“Guessing Games”(猜謎游戲),內(nèi)容分別是圍繞西方音樂這個主題來展開的:包括不同種類的西方音樂,不同種類的樂器,以及根據(jù)逐步給出的信息猜音樂家的名字。其中前兩個部分采用了大量的聽覺信息,優(yōu)美的音樂給學生傳達的是最直接的信息,這樣既為理解閱讀材料打下了知識背景上的鋪墊,更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熱情。由于在導入階段充分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一節(jié)“沉默”的閱讀課,變得十分輕松與活躍,學生也被帶入了一個渴望閱讀進一步獲得更多相關信息的狀態(tài)當中。所以閱讀、理解文章的過程變得水到渠成,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這種聽覺信息與閱讀課的結合方式也是對于一向被人們認為有些“死氣沉沉”、“枯燥乏味”的閱讀教學帶來了很多“樂”趣。當然,這節(jié)閱讀課之所以可以結合聽覺材料來完成,也是由它的具體內(nèi)容決定的。它所講述的音樂主題與“聲音信息”有著最佳的結合點,能夠最大的發(fā)揮聽覺信息在閱讀文章中的作用。
5.利用背景知識導入
對于一些文化題材的課文,讓學生事先通過各種途徑找到相關的材料或背景知識,增加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或以課文的關鍵詞出現(xiàn)、或以課文的時間為序、或以圖片形式展示。教師以介紹話題背景為切入口,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實際生活中去,將語言的習得與語言的應用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符合語言的輸入大于輸出的原則。如外研社教材初一下Module 2 Festivals 這一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采取了引導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到關于中西方節(jié)日的信息,并且挑選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進行課前做一簡單介紹,教師再結合學生所講述的內(nèi)容做出相關知識的補充及語言上的支持。如果學生程度較好,準備較充分,再啟發(fā)學生對于中西方節(jié)日做一比較。由于學生在授課前已經(jīng)對于課文的背景知識有了充分的了解,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節(jié)日的氛圍,在思想上、精神上處于較為興奮的狀態(tài),利用學生對各種節(jié)日話題的濃厚興趣及學生平時對節(jié)日的了解, 教師可以大膽地把導入的任務交給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思維,進行整理和信息截取,使學生進行親自探索和主動研究,讓學生對節(jié)日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分析、展示,然后教師進一步提問:“Can you create your own festival at the end of class?” 引起學生產(chǎn)生懸念,引導學生進入下一步的學習。
6.廣告導入法
廣告導入法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因為學生喜歡廣告,它形象直觀,語言生動有趣,能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即使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學生,此時也能集中注意力,因為他(她)發(fā)現(xiàn)熟悉和聽懂的東西出現(xiàn)了
7.事實導入法
現(xiàn)行教材貼近生活和現(xiàn)實,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現(xiàn)實的結合點。例如:在學Sports 時可以聯(lián)系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或2008的北京奧運會;學習 frightening nature可以結合肆虐沙塵暴的現(xiàn)實;講述Healthy eating 時可以用自己的早餐導入,讓學生根據(jù)常識判斷我的早餐是否健康。
總而言之,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設計,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好奇心理,并根據(jù)新的語言材料的特點來進行。對不同題材的語言材料,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采用與之相適應的導入方法。在教學中,如果能恰當設懸念導入、信手拈來導入法、談話導入法、多媒體視聽導入、利用背景知識導入、廣告導入法、事實導入法等方法,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激揚學生學習活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