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朝暉
(貴州凱里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舞蹈教學與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
□ 龍朝暉
(貴州凱里學院藝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大學教育首先是素質教育。而作為藝術學院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首先應加強舞蹈欣賞中的審美教育。為提高審美能力,應選擇優(yōu)秀的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舞蹈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舞蹈教學;審美意識;培養(yǎng)
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然而,我們部分舞蹈教學教師漠視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極大的阻礙了學生德、智、體、美的均衡發(fā)展。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增加學生對于美的感受與體驗,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使舞蹈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給學生講清楚舞蹈的起源及舞蹈的定義,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時間性、空間性、綜合性的藝術。舞蹈作為表情藝術,它側重于表現藝術家的主觀審美感受和情感,通過主觀的感受和情感的折射去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類藝術作品的共同審美表達形式。讓學生通過增加感性認識的同時,來了解舞蹈動作的姿態(tài)、節(jié)奏以及表情等基本要素。其次,隨著現代教育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舞蹈教學中應用成為了可能,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等特點,組織學生欣賞觀看舞蹈的精品錄像和大型舞蹈綜藝節(jié)目,使我們的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
如 2007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歡晚會,由 40名來自東北師范大學的學生表演反映農民工的舞蹈《進城》,該舞蹈沒有其他演員華美的服飾、沒有悠揚美妙的配樂,有的只是土里土氣的服裝和種種夸張的表演。但是,正是他們這種質樸、投入的表演在春晚的舞臺上真實地再現了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農民打工者的真實故事,舞蹈著農民工對新生活的憧憬,整個舞蹈積極健康向上,大學生用他們的舞蹈征服了現場所有的人。
再如,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上演的反映我國宋代詞人李清照的舞蹈詩《夢里落花》,講述一個叫“云”的現代舞者為了塑造好宋代詞人李清照這一角色,以一顆虔誠敬畏之心推開一扇扇經年幽閉的心門,進入李清照內心世界的故事?!霸啤痹诶钋逭盏膬刃恼业角屣L明月與星光,與李清照合而為一共生共舞,此時此地也是彼時彼地,所有的一切交融在一起,給我們帶來女性生命的回旋流轉、美和感動。
通過對這些精品舞蹈欣賞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不同的舞蹈內容審美范疇以及審美情感的欣賞體驗,可以讓我們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深刻理解到舞蹈是“動的詩篇”、“活的繪畫”美的意境。
在舞蹈教學中,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非常重要。當前還存在著為數不少的、質量低下的舞蹈作品,哪怕是代表中國舞蹈最高級別賽事上的新作,也頻頻出現超人的搬腿大比拼、空中的特技怪招,這些“舞蹈運動員”們把表演舞臺比作競技的擂臺,表演中動則旋 360°,靜則抬腿 180°,甚至搬腿都要如彎弓狀達到 200°以上,真是與傳統(tǒng)柔術好有一拼。最終使這些技巧成為了游離于舞者情感之外的“無情之舉”,全然不顧舞蹈的審美內涵,進而失去了作品的感染力。
所以,在舞蹈教學中,一定要選擇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舞蹈教材,并采用不同的年齡段,分層次的教學。如,我們在教學中選擇集體舞蹈《黃河》,舞者所演繹的,舞蹈所表達的,便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情,是我們對未來不滅的希望,是成長路上一路高歌前行的執(zhí)著。再如舞蹈《軍訓》,該舞蹈演繹出了年輕的大學生軍風軍紀的英姿之美:再如《歡樂的牧場》這一題材的舞蹈作品,則向我們展示了偉大祖國改革開放以來盛世歡歌的壯觀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強烈感情。
舞蹈教學中我們應充分挖掘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間文化,將快樂教育理念融入舞蹈教學中。正如英國詩人濟慈所說:“美是一種永恒的愉快?!币驗椤叭の妒腔顒拥脑慈?。趣味干竭,活動便跟著停止”,“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趣味喪掉,生活便成了無意義”。以朝鮮族民間舞蹈教學為例,我讓學生們穿上朝鮮長裙,僅穿襪子,將長發(fā)挽成髻,插上長簪,雙手提裙在教室里靜靜地走動。因此,學生的形象變了,情感也變了,由一個學生飛躍直至一位低頭、含胸、收臀的體態(tài)的朝鮮族姑娘,這樣的教學方式少了許多乏味,多了幾份自然的快樂。
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意識的過程中,要注重教授學生觀察、了解審美過程和運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學習舞蹈時,總是模仿舞蹈教師的各種姿態(tài)和動作,初步判斷舞蹈藝術美的音樂節(jié)奏和舞姿變化。舞蹈教師的示范性講授舞蹈動作時,通過其自身的情感表現來示范舞蹈的韻律美,促進了學生審美過程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如果我們只要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就會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講解舞蹈運動規(guī)律時,強調了勞動生活習慣對舞蹈動作的影響,并通過我們不同的民族生活中取水方式為例來分析?!翱甘瞩诓健钡捏w態(tài)表現出朝鮮族的“頂水”方式;“坐胯傾胸”的體態(tài)表現出藏族的“背水”方式;“架膀提肋"的體態(tài)表現出蒙古族的“提水”方式;“左過右,右過左”的秧歌舞步更形象的表現出漢族的“挑水”方式。在教學的實踐中,這些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學生準確地掌握各民族的舞蹈形態(tài),激發(fā)和提升了學生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所以,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能使舞蹈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舞蹈教學中還要善于利用音樂的情感表達和節(jié)奏特性,音樂作為舞蹈審美的聽覺感知氛圍,正是由于其功能差異中的互補性和共同基礎中的同步性而產生的。營造好舞蹈審美的聽覺感知氛圍,一個方面是要利用音樂善于表達情感的長處來彌補或充實人物形象內心的情感,把握住思想感情變化的準確性。另一方面是要善于利用樂曲富有節(jié)奏性的特點,來發(fā)揮舞蹈性格的鮮明性。
舞蹈教師一定要在教學設計中搜集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音樂,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尋找音樂素材,在可能的情況下,采用伴奏樂隊現場伴奏。熱情奔放、抑揚頓挫的音響效果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空間和審美意識,在必要的時候,也可選用無音樂、用擊鼓敲打節(jié)奏的形式來伴奏,同樣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表演熱情,激發(fā)情感,把情緒推向高潮。如在教彝族舞蹈《對腳舞》和藏族舞蹈《踢踏舞》時,雖然這兩個舞蹈沒有舞曲伴奏,它同樣需要運用類似打擊樂器伴奏那樣產生音樂般的節(jié)奏感,就是用雙腳有規(guī)律的踏地聲來形成類似音樂的節(jié)奏,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景想象的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
建立良好的舞蹈教學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舞蹈審美意識的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對于當前的舞蹈教學中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保持舞蹈教室內的文明、整潔、健康的物質環(huán)境。其次要完善教學設備的配置,應充分考慮到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訓練場地的光線、溫度、空氣、顏色等外在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舞蹈教室應溫度適宜、光線適度、空氣流通,并應鋪設硬度適中的木質地板,以利于學生在訓練彈跳中膝蓋等部位不被挫傷,舞蹈教室中還要有適宜學生進行舞蹈基本訓練高度適中的把桿和墻鏡,并相應配備舞蹈實際教學的硬件設施,如錄像帶、影碟片、VCD、幻燈機、電腦、攝像機以及有關圖書資料等。它直接影響著每一節(jié)舞蹈課的教學,也影響著學生課下的自主性學習。為了增強學生愉悅學習的氛圍,在舞蹈教室內有目的、有重點地裝飾學生演出的劇照,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舞蹈藝術美的魅力。
另外,還要建立良好的師生和諧關系環(huán)境。為了充分體驗舞蹈美并表現出來,只有在教與學的良好情感氛圍中,才能真正凸顯出舞蹈的情感藝術。例如,我們的舞蹈教師對本專業(yè)沒有情感,在舞蹈課堂教學中態(tài)度冷漠、生硬,學生受其影響也會產生緊張和厭煩的情緒,這樣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就體會不到舞蹈藝術的美感,最終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因而,我們舞蹈教師要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對學生始終要懷有一顆誠摯的心,在情感聯系上親密無間、和諧良好,熱心輔導、耐心講授,用愛心與學生交流和溝通,用美好的心靈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帶有積極愉快的情緒參與舞蹈教學活動,從中受到快樂教育、審美的教育。
舞蹈教學與實施審美教育可以共同發(fā)展、互相促進,為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只有學生提升了審美意識,具備了真善美的良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奠定堅實的美學基礎。
[1]于濤.關于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探討[J].科技風,2008,(19).
[2]婁冰冰.淺析舞蹈的審美[J].魅力中國,2010,(19).
[3]劉旭東.初探舞蹈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 2010,(9).
[4]鄭穎瓊.增強審美意識,提高舞蹈課的教學質量[J].中國西部科技,2009,8(34).
[5]向黎立.論高職民族舞蹈教學中的審美延展 [J].大眾文藝, 2010,(2).
J701
A
1008-4614-(2010)06-0055-03
2010-11-08
龍朝暉 (1968-),女,貴州凱里學院藝術學院教師,國家二級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