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 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本文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之中,著重分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階段定位和目標定位,以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強化和分層作用。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指導地位 重要作用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導地位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思想觀念的教育實踐活動,必然打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烙印,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和支配。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指導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
1.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確的階段定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復雜多樣的時代背景,同時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多質多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窘境和困惑很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焦點和矛盾問題在學生思想里的折射和反映。
近年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領域,有的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基礎道德教育;有的將思想政治教育視為“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教育;有的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弱化歸因于高校擴招而導致的生源質量的下降,有的則歸因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素質的低下。這種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現(xiàn)實,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孤立的系統(tǒng),囿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談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孤立分離的定位,或離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過低評價或過高要求,必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脫離社會實際,解決不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而陷入困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種社會主義的觀念體系,這種觀念體系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價值實踐、價值關系在觀念層面的集中反映。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將長期面臨一些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這些課題不僅是當今中國社會的“熱點”問題,而且是大學生十分關注和關心的涉及自身成長、成才的重要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應該回避這些課題,而是應該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豐富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積極汲取養(yǎng)分,激發(fā)起大學生對人生、對社會與對社會發(fā)展方向的深度思考,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定位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背景下,在指導思想上進一步明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代追求。
2.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確的目標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實現(xiàn)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必須深入進行基本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重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1]這一問題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
“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2](P247)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如何培養(yǎng)人”強調的是教育的途徑、方法?!芭囵B(yǎng)什么人”則是強調教育的目標。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首先只有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才能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個體系,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體目的組成的”。[3](P127)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大學生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共產(chǎn)主義的最高理想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動體現(xiàn),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每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所應體現(xiàn)的精神風貌和青年氣質;“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具體解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體目的的總領,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什么人”問題的明確回答,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只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確目標定位的指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對“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具體實踐問題進行有益的探索。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定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包括世界觀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在內的多樣、復雜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其中,世界觀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基礎層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導層次,心理教育是中介層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實踐活動。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生,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首位。我們所講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指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黨性即階級性和先進性。2004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意識形態(tài)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激烈爭奪的重要陣地。在當前的國際國內條件下,敵對勢力同我們爭奪下一代的斗爭依然十分尖銳復雜。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向我國大學生傳播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觀點、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企圖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輕一代全盤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最終達到他們推翻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目的。我們決不能喪失警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在大力提高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同時,下功夫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政治鑒別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高校是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重要陣地,直接承擔著傳承和創(chuàng)新先進文化,為黨和國家輸送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喪失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性,喪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導向性,那么高校的教育事業(yè)必將走上歧途。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國家層面的意識形態(tài)。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必要的精神文化條件和道德、輿論環(huán)境,把社會制度中的價值規(guī)則和價值目標加以系統(tǒng)化、具體化和日常化,進而轉化成為社會公眾的基本共識和追求的理想,遂使社會的集體目標和集體行動成為可能,以此動員和整合社會力量,維持社會秩序穩(wěn)定,促進杜會發(fā)展”。[4]由此可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的可靠保證。
2、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強化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目標定位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務。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案咝K枷胝谓逃膶嵸|就在于從思想政治理論的高度,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科學性,使大學生不僅在情感上,而且能從世界觀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5]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就是要引導教育大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實現(xiàn)個人信仰與社會主導信仰的統(tǒng)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實現(xiàn)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tǒng)一。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礎,是各族人民團結和睦、共同奮斗的精神紐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體系結構上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并提,進一步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現(xiàn)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打造成為當代大學生共同的精神支柱。
榮辱觀問題是大是大非問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提出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基本道德規(guī)范內涵的重申和完善,體現(xiàn)了先進性的導向和廣泛性的要求。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應側重于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當代大學生作為掌握現(xiàn)代化科學知識的特殊群體,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因而在思想道德上應有更高的追求,應體現(xiàn)出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先進性。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導進行高校德育建設,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解剖分析后不難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就是對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進一步強化。
3.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分層作用
“就表現(xiàn)形態(tài)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即特定的社會和階級所要求、所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我們稱之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Ⅰ;第二個層面即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者根據(jù)相應的教育目的,按照教育規(guī)律的要求,對教育內容Ⅰ進行組織、編制,以直接用于教育活動內容,我們稱之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Ⅰ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思想理論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Ⅱ更多地表現(xiàn)為由這種理論體系加工而成的教育信息體系”。[6](P342-343)
從思想政治教育分層角度出發(f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具有緊密的契合性和互補性?!兑庖姟分饕獓@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途徑而展開,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進行組織、編制,加工而成的教育信息體系,可以劃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Ⅱ的層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觀念的規(guī)劃,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統(tǒng)領和普遍的指導意義,反映了中國人民和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在思想觀念建設上的根本要求,反映了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因而可以劃歸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Ⅰ的層次。
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Ⅰ的規(guī)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要求;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準則。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首先具有真理性特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普遍真理性特征。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很強的價值導向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總體價值導向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盛、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偉大復興。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先進性和廣泛的包容性,既擔負著引領社會思潮、凝聚力量、振奮人心等多重使命,又體現(xiàn)了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廣泛性要求,符合不同層次群眾的思想狀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因為具備了上述特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組織編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體系才會有強烈的說服力、感染力,從而能夠取得教育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胡錦濤強調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新華網(wǎng),2006-08-30.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高靜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哲學本質及其社會功能[J].新疆科學論壇,2007,(4).
[5]徐柏才,張俊.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2).
[6]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M].人民出版社,2005.
此文系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項目編號:2008sk42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