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丹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動詞“穿”“戴”與“穿戴”的詞義分析,論述了“穿”“戴”與“穿戴”跟服飾類名詞搭配時的區(qū)別及其原因。
關(guān)鍵詞: 穿 戴 穿戴
在日常生活中,動詞“穿”、“戴”和“穿戴”是與服飾類名詞搭配最多的高頻詞。這三個動詞在與服飾類名詞搭配的時候是有區(qū)別的,我們常說“穿衣戴帽”但不說“戴帽穿衣”,說“穿襪子”“戴手套”但不說“穿手套”“戴襪子”。與“穿戴”搭配的受事賓語多為服飾類名詞的并列短語。本文將試通過對動詞“穿”、“戴”和“穿戴”的詞義以及與之搭配的服飾類名詞的特點分析來論述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
穿:《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解釋如下:“穿:動詞①破;透:把紙~了個洞/水滴石~。②用在某些動詞后,表示破、透或徹底顯露:射~/磨~/看~了他的心思/戳~陰謀詭計。③通過(孔洞、縫隙、空地等):~針/~過森林/從這個胡同~過去。④用繩線等通過物體把物品連貫起來:~糖葫蘆/用珠子~成珠簾。⑤把衣服鞋襪等物套在身上:~鞋/~衣服。”本文主要討論“穿”的義項⑤。從這一義項來看,“穿”的受事對象比較明確,主要為衣服鞋襪等衣物,它們能夠?qū)⑸眢w某部位罩住。能夠與“穿”搭配的服飾類名詞有“穿上衣、穿褲子、穿襪子、穿鞋、穿裙子、穿外套”等等,這些名詞的所指相對來說都是較大的物件,它們都是人們?nèi)粘I钪谐S玫?、必需的基本生活用品,而且都具有一個共同的功用——“蔽體”。這些衣物所罩住的身體部位都是不能或者不便讓人看到的。上衣罩住人的上半身,褲子罩住人的下半身,襪子、鞋罩住人的腳(腳在中國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尤其是婦女的腳)?!按┩馓住⒋┟?、穿襯衫”等可以看成是由“穿上衣”衍伸出來的。“穿短褲、穿西褲、穿裙子”等可以看成是由“穿褲子”衍伸出來的?!按┟抟m、穿絲襪、穿皮鞋、穿球鞋、穿高跟鞋”可以看成是由“穿襪子”“穿鞋子”細化衍伸出來的。
戴:《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解釋如下:“戴:動詞①把東西放在頭、面、頸、胸、臂等處:~帽子/~花/~眼鏡/~紅領(lǐng)巾/披星~月/不共~天。②擁護尊敬:愛~/感~?!蔽覀冊诒疚闹兄饕懻摗按鳌钡膭釉~義項①。對“戴”的動詞義項①進行義素分析,動詞“戴”存在“附加、裝飾”的意義。能與“戴”搭配的服飾類名詞有戴帽子、戴花環(huán)、戴眼鏡、戴耳環(huán)、戴口罩,戴項鏈、戴圍巾、戴紅領(lǐng)巾、戴領(lǐng)帶,戴胸花、戴?;?,戴運動員牌號,戴手表、戴手鐲、戴戒指、戴手套,戴袖章、戴臂章,等等。這些物件放置的位置比較具體、明確,主要在頭部、頸部、胸部、背部、手部、臂部等。通過對與“戴”搭配的受事對象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物件大多是一些相對較小的物件,起到裝飾和點綴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屬于非基本生活用品,它們的使用頻率低于與“穿”搭配的服飾類物品。與“戴”搭配的服飾類物品放置在人的身上會起到奪目、引人注意的效果。
生活中常說“穿衣戴帽”但不說“戴帽穿衣”,說“穿襪子”“戴手套”但不說“穿手套”“戴襪子”,就是因為衣服、襪子是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生活用品,幾乎每天都要用到,它們主要是起到蔽體的作用。手套、帽子并不是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生活用品,戴上它們會起到裝飾和點綴的作用,成為吸引他人注意力的焦點。
穿戴:《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解釋為:“①動詞。穿和戴,泛指打扮:她~得很時髦。②名詞。指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飾等:一身好~。”從“穿戴”的動詞釋義來看,語素“穿”和“戴”的意義都還比較實在,這就要求與“穿戴”一詞搭配的受事對象要能夠分別與語素“穿”和“戴”搭配。從前文我們對動詞“穿”和“戴”的分析來看,“穿”和“戴”對受事對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動詞“穿戴”帶受事賓語的句子中,我們常常會看到“穿戴”的賓語為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并列短語。例如:
(1)考生嚴禁攜帶通訊工具、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shè)備、非指針式手表等與考試無關(guān)用品,考生不能穿戴有金屬的衣物或飾品。(來源:中國網(wǎng)新聞“遼寧公考11.4萬人參考平均報考比例29∶1”2010-09-19)
(2)在國家隊中,蔚少輝是一個行為非常高調(diào)的人物,他經(jīng)常穿戴名牌服裝、手表出入各種場合,此外還有一輛價格超過百萬的寶馬車。(來源:新民網(wǎng)新聞“揭謝亞龍落網(wǎng)始末及被抓細節(jié)龍王落馬誰之過?”2010-09-17)
(3)生產(chǎn)經(jīng)營食品時,應(yīng)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來源:遼沈北國網(wǎng)“‘品牌月餅餡兒直接光手捏”2010-09-15)
(4)出游中,女士最好不要使用香水、發(fā)膠等香味濃郁的化妝品,不要穿戴艷麗的服裝和飾物,特別是黃色,以免吸引毒蜂。(來源:武漢晨報“國慶出游謹防‘蟲蟲特工隊”2010-09-13)
(5)在有靜電危害的場所,應(yīng)注意著裝,穿戴防靜電工作服、鞋和手套,不得穿用化纖衣物。(來源:石油在線文庫“石油儲運行業(yè)須慎防靜電危害”)
(6)音樂聲中,一位頭戴眼鏡、斯斯文文的男性觀眾被請上臺,轉(zhuǎn)瞬間就被穿戴上藏式禮服和皮帽,成了婚禮中的主角。(來源:世博網(wǎng)“過一天西藏人的日子世博會西藏活動周速寫”2010-09-04)
(7)晚上7時,地面消防官兵指導(dǎo)被困工人穿戴好安全衣帽,一名消防官兵在地面上握緊緩降機纜繩作為安全員。7時零4分,兩名被困達5小時的工人在消防官兵的指揮下被成功救下。(來源:網(wǎng)易新聞“理不清解還亂兩工人命懸一線”2010-09-28)
上述7例中,前6例動詞“穿戴”的受事賓語用連詞“或”“和”或頓號將并列名詞隔開,標記前的名詞是能夠與“穿”搭配使用的服飾類名詞,標記后的名詞是能夠與“戴”搭配使用的服飾類名詞。后一例中雖然沒有明確標記,但是受事賓語中并列名詞的先后排列順序仍然遵從了能與“穿”搭配的名詞在前、能與“戴”搭配的名詞在后這一潛在原則。
“穿戴”也常與“制服、工作服、防護設(shè)備”等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搭配,因為“制服、工作服、防護設(shè)備”中既包括穿的衣服、褲子、鞋襪等,也包括了帽子和身上佩戴的標識等物件,它們是一個集合概念。
另外,生活中也出現(xiàn)了少數(shù)“穿戴”所帶的受事賓語只能與“穿戴”中某一個語素相搭配的情況,例如:
(8)泡泡秀大師們將會在現(xiàn)場制作泡泡飾品,給孩子們穿戴上泡泡做的頭飾、脖子上掛著泡泡做的項鏈,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求奇、創(chuàng)新的能力。(來源:中國網(wǎng)“國慶去世界之窗體驗‘國際狂歡”2010-09-28)
(9)不過,燈水母的刺絲囊只有在接觸到人類皮膚表面或覆有鱗片的皮膚時才會因化學(xué)作用起反應(yīng),因此想保住性命,就得在你的皮膚與燈水母之間放置障礙物。于是,足智多謀的澳洲海岸巡邏隊員在巡邏海灘時會在手腳上穿戴女式長筒絲襪。(來源:鳳凰網(wǎng)“[警惕]外出旅游時一定要避開的毒物”2010-10-14)
(10)這計劃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jīng)過謹慎的考慮,包括要給礦工服什么藥、穿戴什么衣服襪子等等。(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智利最先獲救礦工復(fù)原神速已無需特別醫(yī)療照顧”2010-10-14)
例(8)中的“頭飾”一般與動詞“戴”搭配。例(9)中的“女士長筒絲襪”一般與動詞“穿”搭配。例(10)中的“衣服襪子”一般與動詞“穿”搭配。
對照當前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例(8)—(10)中動詞“穿戴”的搭配使用情況應(yīng)該是屬于詞語的不規(guī)范使用。但是,漢語“雙音化”趨勢是否會使“穿戴”一詞中某一語素義弱化,使“穿戴”一詞的搭配范圍更加廣泛,還將有待于進一步的語言觀察。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2]曹國軍.用戴的兩個條件[J].咬文嚼字,2006,(2):37-38.
[3]李志兵.“帶”和“戴”[J].辭書研究,2001,(3):150-152.
[4]劉月華.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1.
[5]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