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倫 華雁芬 董 敏 錢 榮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無機材料測試中心,上海 200050)
碳化鉿是一種超高溫、抗氧化的陶瓷材料,具有電熱傳導性良好和熱膨脹小的優(yōu)點。碳化鉿適用于制造火箭噴嘴和機翼前沿等重要部件[1,3],主要應用于航天航空、工業(yè)陶瓷等領(lǐng)域。
碳化鉿粉末原料中氧含量對制造陶瓷材料性能影響較大,氧含量越高,其耐高溫性能越差,因此控制原料中氧含量十分重要[4,6]。對碳化鉿金屬雜質(zhì)和物相形貌分析可通過紅外光譜和XRD、SEM法[7,9],但碳化鉿氣體雜質(zhì)分析國內(nèi)報道很少,用紅外吸收法測定碳化鉿中氧在國內(nèi)尚無報道。筆者應用氧氮分析儀,以氦氣為載氣,用錫囊包裹樣品,鎳籃為助熔劑,在3 000℃的高溫熔融下氧和石墨坩堝中的碳結(jié)合生成二氧化碳,用紅外檢測器進行氧的測定。該法簡單、快速,測定測定準確、可靠。
氧氮分析儀:TC600型,美國力可公司;
微量電子天平:AT20型(靈敏度2 μg),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
標準樣品:JCRM003 Si3N4粉末,w(O)=1.27%±0.06%,日本陶瓷協(xié)會;
錫囊:501-059,美國力可公司;
鎳籃:706-029,美國力可公司;
高溫石墨坩堝:光譜純,常州偉康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氦氣:純度大于99.999%,上海尤嘉液氦有限公司;
碳化鉿樣品:編號為HfC-1、HfC-2,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1)空白試驗
在石墨坩堝中加入1 g鎳籃,分析條件與試樣測定相同,重復3次,空白測定值在樣品測定時自動扣除。
(2)標樣校正
與樣品測定條件相同進行標樣測定,連續(xù)測定3次,取平均值對儀器進行校正。
(3)樣品測定
輸入樣品名稱,用微量電子天平稱量,將試樣直接稱入錫囊中,制成小粒和助熔劑一起投入進樣器,自動加熱分析、校正、計算顯示測定結(jié)果一步完成。
碳化鉿是已知單一化合物中熔點最高的物質(zhì)[10],對這種高熔點的樣品,除了有足夠高溫度熔融,還需加適當?shù)闹蹌┠苁箻悠吠耆廴?。實驗采用高溫石墨坩堝,大功率脈沖加熱,使爐溫加熱在3 000℃以上,再加上適當?shù)闹蹌?。?jīng)過試驗發(fā)現(xiàn),加熱功率小于5 800 W時,氧釋放曲線有明顯拖尾;當加熱功率在6 000 W以上時,峰拖尾消除,峰形正常。因此該法確定加熱功率設定為6 000 W,石墨坩堝脫氣功率為6 300 W。
碳化鉿的熔點非常高,使用普通的石墨坩堝難以達到樣品完全熔化的溫度,必須使用高溫石墨坩堝。對進口高溫石墨坩堝(美國LECO公司,776-247)與國產(chǎn)高溫石墨坩堝進行比較,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國產(chǎn)高溫石墨坩堝不比進口LECO公司的石墨坩堝耐溫性差。在相同功率設置下,使用國產(chǎn)石墨坩堝的加熱溫度比進口的要高,而且使用成本低得多。因此該法采用國產(chǎn)的高溫石墨坩堝。
碳化鉿是一種難熔化合物,如果不加適當?shù)闹蹌嚇尤廴诓煌耆?,熔渣飛濺嚴重,分析數(shù)據(jù)不穩(wěn)定。試驗表明,加入1 g鎳籃作為助熔劑后,試樣熔融充分,熔塊均勻,數(shù)據(jù)穩(wěn)定,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助熔劑試驗結(jié)果 %
對碳化鉿的粉末樣品,稱樣量決定于氧含量和粉末樣品的堆積密度。稱樣量過少,稱樣誤差大,且氧峰值過小,靈敏度降低;稱樣量過多,試樣熔融性差,氧峰值會超出量程范圍,且稱樣量過多對試樣包裹較困難。通過試驗,稱樣量選擇0.100 g左右。
該方法的空白值主要來源于系統(tǒng)空白、石墨坩堝和助熔劑空白??瞻字档臏y定結(jié)果為0.001 7%、0.001 5%、0.001 6%、0.001 4%、0.001 6%、0.001 4%、0.001 5%。由此可見,氧的空白值十分穩(wěn)定,對碳化鉿中氧的測定影響很小。
在實驗條件下,對碳化鉿樣品連續(xù)進行9次測定,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1.33%,見表2。
表2 精密度試驗結(jié)果 %
在碳化鉿試樣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樣品(日本標樣Si3N4),按實驗方法進行測定,加標回收率為98.1%~102.6%,測定結(jié)果見表3。
表3 回收試驗結(jié)果(n=5)
儀器通過自檢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后,按實驗條件設置參數(shù),用微量分析天平稱取碳化鉿樣品于錫囊中,同助熔劑一起投入進樣器,儀器自動分析,并用標準樣品進行多點校準,測定結(jié)果見表4。
表4 樣品測定結(jié)果 %
采用紅外吸收法測定碳化鉿粉末中的氧,操作簡便、快速,測定結(jié)果精確度高。該法已應用于碳化鉿原料的質(zhì)量監(jiān)控取得良好的效果;該法不僅適用超細粉末樣品的測定, 還適用于屑狀、塊狀樣品。
[1] 韓杰才,胡平,張幸紅,等.超高溫材料的研究進展[J].固體火箭技術(shù),2005,28(4):289-293.
[2] 蔣丹宇.鉿化合物在先進陶瓷中的應用[J].稀有金屬快報,2007,26(1):22-27.
[3] 鄒武,張康助,張立同.陶瓷基復合材料在火箭發(fā)動機上的應用[J].固體火箭技術(shù),2000,23(2):60-68.
[4] 李淑萍,李克智,郭領(lǐng)軍,等.HfC 改性C/C復合材料整體喉襯的燒蝕性能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8,23(6):1 155-1 158.
[5] Yada K, Masaoka H, Shoji Y, et al. Studies of refractory carbides, nitrides, and borides as the thermionic emitters for electron microscopy[J]. Journal of Electron Microscopy Technique, 1989, 12:252-261.
[6] Wuchina E, Opila E, Opeka M, et al. Ultra-high temperature ceramic materials for extrem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M]. Pennington: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07:30-36.
[7] 吳智華,蔣丹宇,劉繼敏,等.無團聚HfO2納米粉體的濕化學法制備及性能表征[J].無機材料學報,2004,19(5):970-976.
[8] 薩姆索落夫гΒ.難熔化合物手冊[M].北京:中國工業(yè)出版社,1965:145-189.
[9]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無機非金屬材料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94-208.
[10] 劉軍,熊翔,王建營,等.耐超高溫材料研究[J].宇航材料工藝,200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