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霞 李於洪 彭鴻廣 龐海云
摘要:從案例教學對配送專業(yè)課教學的必要性出發(fā),通過對配送專業(yè)課案例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探討了配送專業(yè)課案例設計在案例內容選取、案例問題設計上可以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配送專業(yè)課;案例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case teaching in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of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ase designing to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of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concrete instructional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case contents selected and case problems designed.
Key words: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of distribution; case designing; study
案例教學是一種培養(yǎng)高素質、實用型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學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對實際問題做出關聯(lián)性的判斷和分析,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物流類專業(yè)與社會實際聯(lián)系緊密,且涵蓋領域很廣而復雜,用實際案例導入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和嘗試欲望。案例的分析與解決,要求學生對已學知識及技能必須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而且要求學生對案例所涉及的行業(y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思辨力,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配送專業(yè)課作為物流類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領域極為廣泛,是以連鎖零售業(yè)、快遞業(yè)、運輸業(yè)、倉儲業(yè)、機械、數(shù)學等為基礎的多邊交叉學科,并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案例教學以其較強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在配送類課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配送專業(yè)課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1)案例是對教材知識的有效補充,可以擴展知識面,幫助學生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對于物流類課程而言,涉及內容廣泛、抽象,純粹的理論知識難以理解,通過針對性強的具體案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2)案例教學豐富了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如果僅僅是一般的講授過程會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過于簡單,案例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性思維,能夠把所學知識和理論內化為發(fā)現(xiàn)問題的認知思維、分析問題的推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判斷思維。
(3)案例教學加強了師生關系,從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變成師生共同分析探討的模式。案例教學以案例為中心,使學生和教師在教與學中互動起來,知識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流動,并在學生中互相交流,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著顯著的不同。
(4)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了持續(xù)注意力。案例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日益方便的網(wǎng)絡讓學生能主動查詢相關的案例和資料,愿意更多地參與到課程中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配送專業(yè)課案例設計的現(xiàn)狀分析
案例教學正逐漸成為各個高校大多數(shù)專業(yè)積極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作為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一種有益的補充,本質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盡管案例教學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許多高校在配送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都廣泛采用了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但在案例教學的認識和實踐上仍存在一些問題。
(1)案例內容:主要分為三類,一類以公司的背景介紹為主,即陳述某公司的發(fā)展歷史,主要從事哪方面的服務,目前的行業(yè)地位等等方面的介紹;第二類以實例為主,即公司采用了哪些技術或哪些管理方法,對流程進行了哪些改變,最后得出了哪些效果;第三類以公司面臨的問題為主,這類案例通常由案例背景、面臨問題、追求目標等幾部分組成,有時有和其他公司的對比。通過課堂教學反饋,相對而言,第三類案例更能激起學生的討論積極性,首先這類案例沒有把具體的解決方法交代出來,能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這類案例能與課程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起來,案例討論的效果最好。隨機抽樣我國10本本科配送類教材后面所附的案例60個,其中以公司背景介紹為主的約有15個,約占25%比例;以實例為主的約有40個,約占65%比例;第三類案例最少,約占10%比例。
(2)案例問題:目前配送類教材的案例很多沒配有相應的案例問題,對于配有相應問題的,案例問題的設計上存在兩大特點:一是與案例本身的關聯(lián)性不是很大,問題設計很具體,如“VMI的原則是什么?”,“什么是EDI?”等等,這些問題不需要閱讀案例內容都能回答,很難激起學生對案例的興趣;二是與課程的理論沒有聯(lián)系,問題設計很廣泛,如很多案例問題為:“通過這個案例,你有什么體會”,“通過這個案例,還有哪些公司采取同樣的辦法”等等。
(3)案例與課程的關聯(lián)程度:由于配送專業(yè)課涉及的范圍、領域很廣,和物流的功能要素一樣,各個要素環(huán)節(jié)之間存在很強的效益背反關系,每一個案例涉及的內容和技術也很廣,導致經(jīng)常出現(xiàn)同一個案例在不同配送教材中出現(xiàn)在不同的理論章節(jié)后面,加上案例問題不能和課程相應理論相關聯(lián),在案例討論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課堂講授和案例討論銜接不上的現(xiàn)象,或者涉及的內容學生還沒接觸的情況。
3配送專業(yè)課案例設計的建議
(1)案例內容的設計
案例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高質量的案例內容作為支撐,案例教學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所選案例背景的熟悉程度。對教師來說,來自二手資料的案例素材遠不如親身參與調研所編寫的本土案例那樣熟悉。針對我國物流類案例內容設計的現(xiàn)狀,選擇不熟悉的國外案例內容不如選擇本土熟悉的案例資料,直接選擇已有案例資料不如在已有案例資料上組合成為有針對性的案例資料,案例設計步驟通常為以下四步:
1)明確教學目的。確定教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要求。例如教學目標以掌握基本原理為主,則應選擇與所學理論有密切聯(lián)系、隱含著所要學習的教育原理的理論型案例,案例要與所學理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教學的基本知識點是掌握共同配送”,則在案例內容設計時可以通過某個企業(yè)共同配送的具體實現(xiàn)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通過何種途徑提高效率等方面進行編寫。
2)遴選相關案例。要達到教學目的,已有的單一案例往往不能滿足要求。采用案例組合法,遴選若干個相關元案例,選擇時應注意案例之間的相互銜接與承前啟后的關系。案例主題和內容必須與理論知識體系相統(tǒng)一,每個“元案例”都是一個零部件,配套、協(xié)同、互補、關聯(lián),能夠實現(xiàn)無縫的連接,能夠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這一步是個重復的過程,如果所選的案例已經(jīng)能夠適應教學需要,就轉下一步,否則繼續(xù)這一過程。
3)確定案例主體。根據(jù)所選的若干個相關“元案例”和教學目的,確定主要的元案例,對這些案例進行資料的進一步充實,通過不同見解的案例資料確定本案例所要表達的觀點,接下來和其他案例進行銜接。
4)查閱相關背景資料。為了案例內容設計的完整性,必須查閱對應案例所涉及企業(yè)的背景資料,如企業(yè)的發(fā)展歷史、經(jīng)營產(chǎn)品特征和核心業(yè)務、經(jīng)營的范圍等方面做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對企業(yè)物流配送的合理性進行討論之前,企業(yè)的相關背景材料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可以通過指定同學在企業(yè)公司網(wǎng)站查閱背景資料,并查閱不同業(yè)內人士的不同評論建立自己的見解。
(2)案例問題的設計
為了防止案例討論演變成表面化的個人意見交流或偏離案例討論的主題,教師要圍繞案例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討論。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緊扣教學目標,保證學習的方向,要明確具體,利于學生分析思考;要有啟發(fā)性,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引發(fā)學生思維。
因此案例問題恰當?shù)脑O計對案例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對同樣一個案例內容,其案例問題的設計應該考慮到不同的教學對象,如果案例的教學對象是MBA或碩士等有過一些工作或實習經(jīng)驗的學生,其案例問題的設計可以是廣泛的,討論的結果應該是多樣性的,如“通過這個案例闡述的典型方法,你能否把該典型方法應用到你熟悉的行業(yè)中,為什么?”;如果案例的教學對象是本科學生,案例問題的設計可以是引導式的,側重共性,應該與理論相聯(lián)系,如“通過這個案例,該公司的配送模式是什么?該模式具有什么優(yōu)點?”,“通過這個案例,該公司是否可以實施VMI,具有什么意義?應該具備哪些條件?”,這樣既能聯(lián)系案例的具體內容,也能和理論知識相結合;如果教學對象是高職高專的學生,案例問題的設計應該是在案例中找答案、歸納式的,案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如“案例采用了哪些方法提高配送效率?”“案例中條形碼的運用的意義是什么?”
(3)案例與課程的關聯(lián)度設計
案例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教師對一門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適當講授,是教學中不能缺少的。課堂講授應當是誘導式的、啟發(fā)式的,應該與問題討論、案例教學結合起來,只有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個良好的案例至少應該能使學生通過討論加深對課程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并能利用課本中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案例中所涉及的實際問題。
因此案例與課程章節(jié)理論一定要存在緊密的關聯(lián)度,關聯(lián)度的設計可以從案例內容和案例問題兩個方面進行設計,案例內容可以設計課程理論章節(jié)的某個具體方法和實施后的具體效果,案例問題可以通過對具體案例方法的優(yōu)缺點的提問延伸至其他的方法以及各自的適用范圍。
參考文獻:
[1] 王秀芝. 案例教學中需要研究的幾個問題[J]. 中國高等教育,2006(12):21-23.
[2] 丁俊發(fā). 中國物流[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7.
[3] 曾蔚. 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探討[J]. 中國高教研究,2004(11):93-94.
[4] 宋華明. 管理案例教學中的案例組合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