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摘要:新會計準則的公布和實施將對我國的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產生重要影響。新會計準則的兩大重要意義在于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和透明度,其實施是一種強制性的會計政策變更行為。分析了新會計準則在計量屬性等八個方面的主要變化和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上市公司產生的積極財務影響。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4-0182-02
1新舊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
新會計準則在會計計量屬性、存貨計價、資產減值準備、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所得稅等方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其表現如下:
(1)計量屬性方面。為體現交易的公平性,在會計計量屬性方面適度地引入公允價值,是新準則的一大亮點??紤]到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現狀,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謹慎地采用了公允價值。
(2)存貨管理方面。取消了“后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記賬。在資產負債表日,存貨計價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核算。
(3)集中轉回部分資產減值準備產生的影響。新會計準則增加了資產減值的技術難度,引入了“資產組”,“總部資產”等新的概念,同時要求公司在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并對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對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需要進行定期減值測試。此外,規(guī)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賢產的減值損失一經計提不得轉回。這也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實質性差異之一。
(4)資產減值準備方面。針對借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操縱利潤的問題,8號準則明確規(guī)定,長期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一律不得轉回,這也是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性差異之一。
(5)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面。具有商業(yè)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能以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人賬價值,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否則,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為基礎計價,不確認損益。
(6)債務重組方面。新準則中只有在“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的前提下,才可以對債務的讓步按照新準則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人當期損益,由原記入資本公積新準則下改為計人營業(yè)外收入。如果是以轉讓非現金資產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的,則債務重組利得是以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來確定的。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損益,計入營業(yè)外收支。這個前提條件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新準則的濫用。
(7)所得稅方面。由原損益表觀改為資產負債表債務觀,引入暫時性差異的概念,據此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由此確認的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
(8)長期股權投資變動產生的影響。原準則規(guī)定;初始投資成本與被投資單位賬而價值出現差額時,作為股權投資差額列示,并予以逐年攤銷;新準則規(guī)定,初始投資成本大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不調整初始投資成本}小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時,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時調整投資成本。這樣,出現長期股權投資小于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相應份額時,規(guī)定是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攤銷。年計入公司利潤,準則下可將其一次計人當期損益,上市公司當期利潤將產生影響。
2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1)影響企業(yè)利潤。舊準則規(guī)定,債務重組中獲得豁免或少償還的負債只能計入資本公積,而新準則規(guī)定,以現金或非現金資產及債轉股等方式償還債務,其原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人當期損益。對于存貨的計賬方法,新準則中也做了調整?!昂筮M先出法”被取消,企業(yè)一律應采用先進先出法。對于原本采用“后進先出法”的企業(yè)而言,轉換計賬方法,至少會引起毛利率的波動。而具體的影響,則還取決于其存貨周轉情況、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
(2)壓縮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新會計準則較多地壓縮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項目,限定了企業(yè)利潤調節(jié)的空間范圍,規(guī)范和控制企業(yè)對利潤的人為操縱、粉飾經營業(yè)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第一。存貨發(fā)出計價,取消“后進先出法”,一律采用“先進先出法”。存貨發(fā)出計價方法的選擇會對當期利潤產生明顯的影響。當存貨的價格上漲時,采用后進先出法,將使得當期的成本費用上升,當期利潤減少;而采用先進先出法,企業(yè)當期的成本費用下降,利潤增加。當存貨的價格下降時,則作用相反。以往企業(yè)通過變更對存貨的計價方法就可以達到調節(jié)當期利潤水平的目的。由于后進先出法不能真實地反映存貨的流轉,新準則與國際準則保持一致,取消了后進先出的存貨計價方法。這項準則變動將使得企業(yè)無法再將變更存貨計價方法作為利潤調節(jié)手段,促使企業(yè)的存貨真實的反映實際的歷史成本,減少人為操縱的因素。
第二,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通過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和沖回是企業(yè)進行利潤操縱的慣用手段。企業(yè)在虧損會計期間通過轉回前期所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可以達到減少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的目的;在盈利會計期間。進行反向操縱,大幅計提減值準備,增加當期費用,降低當期利潤,以便以后期間利潤下降時再予以轉回。
(3)抑制關聯(lián)方操縱。關聯(lián)方操縱是企業(yè)進行盈余管理的途徑之一,新會計準則對其的抑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加大對關聯(lián)交易的披露。企業(yè)在利潤操縱中往往傾向于利用缺乏公允性的關聯(lián)交易,將利潤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新準則對關聯(lián)方的定義做出了明確的擴展,包括了一系列對企業(yè)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三大類。且無論是否發(fā)生關聯(lián)方交易,存在控制關系的關聯(lián)方企業(yè)都應當在報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關系,明確指出需要披露的層次具體包括母公司、最終控制方、對外公開提供財務報表的最低中間控股公司。新準則一方面加大了關聯(lián)交易披露的范圍和內容;另一方面將以往較為概括的要求明確化和具體化,增強了關聯(lián)交易的透明度。
第二,擴大了合并報表范圍。新準則規(guī)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而不以股權比例作為衡量標準。此外,新準則中規(guī)定,合并財務報表的種類不僅包括舊準則中規(guī)定的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和合并利潤分配表,而且還包括合并現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和附注三個部分。其中對合并現金流量表編制的規(guī)范及時有效地填補了現行實務當中的理論空白。這一規(guī)則的變革遵循了實質性會計原則,使得合并報表是對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構成的企業(yè)集團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信息的真實反映,阻斷了一些企業(yè)利用分離若干子公司,縮小持股比例,將經營狀況不好的業(yè)務從合并范圍中剔除,從而粉飾企業(yè)集團整體業(yè)績的慣用伎倆。3結語
總的來說,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的發(fā)布實施對上市公司的會計規(guī)范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可以大大增加會計準則的可操作性,減少執(zhí)行過程中的隨意性,更能從整體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公司業(yè)績的含金量,促進我國資本市場乃至整個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