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麗絲?沃克在《紫色》中堅決反對父權制,反對大男子中心主義,支持黑人婦女團結起來,反抗父權制及種族歧視,自立自強,與男人平等相處。這些直接或間接地體現(xiàn)著作者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
[關鍵詞]艾麗絲?沃克;生態(tài)女性主義;《紫色》
艾麗絲?沃克(Alice Walker,1944-),美國長篇小說家,短篇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批評家,編輯和兒童文學作者,普利策獲獎小說《紫色》(The Color Purple)(1982)的作者。沃克書寫了黑人女性為了精神的完整性與性,政治和種族之平等而進行的斗爭。《紫色》作為艾麗絲?沃克的代表作,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注意,國內對《紫色》的研究作品已多達百篇。然而,絕大多數(shù)局限于從女性主義及同性戀視角進行研究。本文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角對《紫色》進行解讀,揭示作者貫穿整部小說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
一、生態(tài)女性主義
生態(tài)女性主義是生態(tài)思想與女性主義的結合。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奧波尼于1974年首次提出“生態(tài)女性主義”這一術語。它包括了多種把統(tǒng)治人類社會中從屬地位的人們,尤其是統(tǒng)治婦女的社會制度和統(tǒng)治非人類的自然聯(lián)系起來的關于自然的多元文化視角。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認為,男人統(tǒng)治婦女與人類統(tǒng)治自然兩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目的在于號召女性領導一場生態(tài)運動,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tài)女性主義作為西方社會環(huán)境運動與婦女運動結合的產(chǎn)物,它關心的核心問題是自然與婦女的聯(lián)系。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主要工作就是讓人們認清女性
與自然的聯(lián)系,從而更有效地根除統(tǒng)治婦女和自然的各種可能性,將婦女解放和自然解放聯(lián)系起來。
二、《紫色》
《紫色》是迄今為止艾麗絲?沃克最為成功,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小說。小說于1982年出版并于1983年獲得普利策獎及美國國家圖書獎?!蹲仙肥且徊俊皶朋w”小說,全書由90封信組成,分別為女主人公西莉寫給上帝的信﹑西莉的妹妹聶蒂寫給西莉的信以及西莉寫給聶蒂的信。西莉是位善良﹑溫順的黑人婦女,她被繼父奸污,先后生下兩個孩子,孩子被繼父偷走送人。后來,繼父把她嫁給一個有四個孩子的X先生。X先生根本不愛西莉,完全不把她當人看待,對她非打即罵。西莉承擔了所有家務和田間農(nóng)活,還得照顧X先生及其四個頑劣的孩子,生活苦不堪言。而她默默忍受著這一切,她不知道什么時候誰能改變她的處境。一天,X先生將他的情人莎格帶回家養(yǎng)病。西莉全心全意照顧莎格,兩人最終成了密友(同性戀戀人)。莎格獨立自強,敢作敢為,在她的影響和幫助下,西莉最終覺醒,奮起反抗丈夫的虐待,跟隨莎格離家出走,開創(chuàng)新的生活。小說結尾,X先生認識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錯誤,與西莉平等相處。聶蒂帶回西莉當年被繼父偷走的兩個孩子,一大家子人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三、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在《紫色》中的體現(xiàn)
1、X先生與西莉的關系
在《紫色》中,X先生與西莉的關系前后的變化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作者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意識。
小說前部分,X先生與西莉的關系是極為不平等的。前妻去世,X先生不得不娶一個女人回家照顧四個孩子??吹轿骼?,他嫌她又瘦又丑,但被告之一頭牛會跟著西莉一起出嫁后,他娶了她。西莉嫁給X先生后,白天,她是他的奴隸;夜晚,她是他發(fā)泄性欲的工具。
后來,X先生將他的情人莎格帶回家養(yǎng)病,西莉對莎格的悉心照顧博得了莎格的好感,她們成了密友及戀人。莎格幫助西莉偷出了被X先生藏匿起來的聶蒂的來信,并帶她離家出走,自立自強,獨自謀生。當西莉很有成就地回到家里時,西莉發(fā)現(xiàn)X先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西莉回來時,他已經(jīng)懂得尊重她,與她平等相處了。
X先生的變化以及他與西莉間關系的變化體現(xiàn)了艾麗絲?沃克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意識。長期以來,黑人受到種族歧視,而黑人婦女作為黑人與女人,受到的卻是雙重壓迫: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小說前部分,西莉與X先生間的關系是極其不平等的,通過西莉的奮起反抗,在小說結尾處,她與X先生平等相處?!蹲仙敷w現(xiàn)的不是反對父權制的女權主義思想,而是作者主張人與自然、人與人平等相待,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
2、西莉與莎格的關系
西莉與莎格本應是情敵,但在小說中,她們是密友,是戀人。她們之間是平等的,她們的關系是和諧融洽的。這也是《紫色》體現(xiàn)艾麗絲?沃克生態(tài)女性主義意識的一個方面。
西莉是X先生的第二任妻子,可是他并不把她當人看,西莉是他家累死累活的牲口,是他發(fā)泄性欲的工具。莎格是X先生的情人,她美麗、性感、豪放不羈,她代表了所有西莉缺乏并無意識地渴望的東西。
X先生將情人莎格帶回家養(yǎng)病,西莉對莎格悉心照顧。西莉的善良、淳樸、勤勞得到了莎格的好感,她的不幸遭遇博得了莎格的同情。莎格幫助她從X先生那里偷出被藏起來的聶蒂的來信,幫她逃離那個“監(jiān)獄”,幫她自立。在同性戀關系中,莎格幫助西莉找到了自尊與自信。
沃克認為,黑人婦女間的女同性戀關系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肉體吸引,而是一種廣義的、積極向上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友誼,它使黑人婦女在父權制社會中保持自主與獨立。雖然她的這一主張過于激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即:性生活中,女性不是被動的,女性也需要有性生活,女性跟男性的地位是平等的。
3、索菲亞、瑪麗?阿格尼斯與哈潑
哈潑是X先生的長子,索菲亞是他的妻子。哈潑作為長子,對X先生的行為上行下效。他也希望能控制自己的老婆索菲亞。但索菲亞強壯倔強,對父權制極其不順從。索菲亞是西莉所見過的第一個真正擁有斗爭精神并堅持自己命運的黑人婦女。她不允許任何人操控她的生活,總是隨時準備著反抗任何不公正的待遇。因此當哈潑為了讓索菲亞聽話而教訓她時,自己卻被索菲亞教訓了。索菲亞反抗父權制社會,也反抗社會的種族歧視。
瑪麗?阿格尼斯在索菲亞不在期間與哈潑在一起。她是他的情人,起初他們叫她“斯貴克”,后來她堅持讓別人叫她名字:瑪麗?阿格尼斯。她算是一個自立自強的女人。當西莉跟莎格離開時,她也一起離開,到孟菲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說結尾處,父親X先生發(fā)生了變化,哈潑自己也發(fā)生了變化。索菲亞回到家,哈潑不再想著控制她,不再打她,他們一起經(jīng)營著小酒館,一起養(yǎng)孩子。生活平靜而和諧。
從哈潑和他父親的轉變中,我們看到作者反對父權制,反對大男子中心主義,追求平等。從索菲亞的一生及西莉的轉變中,我們看到作者支持黑人婦女團結起來,反抗父權制及種族歧視,自立自強,與男人平等相處。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體現(xiàn)著作者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
四、結語
《紫色》結尾處,X先生、哈潑的父權制思想得到改變,他們懂得了尊重和關愛身邊的人,尤其是女人;西莉、索菲亞都能在保持自身獨立的前提下,與丈夫平等相待,和諧共處。小說烏托邦式的幸福結局正是艾麗絲?沃克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艾麗絲?沃克.紫色.楊仁敬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
[2]胡志紅.西方生態(tài)批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劉戈.革命的牽?;ā惤z?沃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唐紅梅.種族、性別與身份認同.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絲?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金廷英(1985-),漢,重慶人,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