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杰
摘要本文針對反傾銷問題,從理論層面上論述了我國財務會計準則與歐盟、美國等主要西方國家及國際會計準則的協(xié)調與溝通。同時,在實務上,針對我國“反傾銷”環(huán)境及“反傾銷”在會計領域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對策,以提高我國企業(yè)應對“反傾銷”訴訟的成功機率,為改善企業(yè)會計環(huán)境有所裨益。
關鍵詞會計體系 會計準則 反傾銷 信息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137-0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口產品在國外接二連三地受到指控。我國已經成為國際上遭受反傾銷投訴最多的國家。在對外反傾銷方面,我國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應訴率低,約在50%—70%之間;二是勝訴率低,不足30%。在應訴不利的諸多因素里,很重要一條是缺乏反傾銷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支持。
一、反傾銷會計的概念
反傾銷會計是指特定主體運用會計知識、反傾銷法支持和國際貿易知識,就反傾銷中的問題提供會計支持,進行會計規(guī)避、會計舉證、會計調查、會計鑒定的活動。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反傾銷會計其實就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一種會計手段,是確保自由貿易條件下公平競爭的安全閥。誰懂得了這個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誰就可以用它來保護自己。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探討我國的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
二、反傾銷會計的危害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興起的貿易大國,隨著貿易的發(fā)展,我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大幅度增加,主要反映在一些國家針對“中國制造”的歧視性反傾銷。從1979年我國第一次遭受外國反傾銷調查,截止2002年底,國外對我國發(fā)起的反傾銷案件已有511起,平均每年20多起。近兩年呈增長趨勢,每年都在30起以上,有時可達四五十起,涉案產品達4500多種。中國出口產品在西方國家市場上遭遇反傾銷阻擊的同時,外國產品又在中國市場進行大規(guī)模的低價傾銷,對我國市場所造成的危害性日益顯露。若照此下去,我們不僅將丟掉眾多的國外市場,而且國內市場也將遭受嚴重沖擊,相應產業(yè)效益下滑,企業(yè)停產,工人下崗失業(yè)。
三、反傾銷會計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缺乏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支持
為了證明并裁定他國在向本國出口產品中是否涉及傾銷行為,或者證明并抗辯本國在向他國出口產品中是否涉及傾銷行為,必須提供有關充分而可靠的財務會計數(shù)據(jù)。
實踐中,我國在提供反傾銷應訴報告中,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不完善、不參照國際慣例提供有效證據(jù)等情況突出,影響了我國反傾銷的應訴成功率。這在很大程度上要規(guī)因于我國企業(yè)缺乏必要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支持,或者說這種會計信息系統(tǒng)不完善,不能為反傾銷應訴提供可靠的保證。
(二)審計缺乏獨立性
被訴企業(yè)帳簿是需要根據(jù)國際會計準則進行審計的。我國仍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多方面的愿意導致審計行業(yè)獨立性差,難以起到對企業(yè)會計實施外部監(jiān)督的作用。
(三)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的構建與對手會計信息的缺乏
應對國際反傾銷,必須知彼知己,除規(guī)范自己的財務、詳細記錄產品的成本核算以外,還要了解進口國的情況,掌握競爭對手的相關證據(jù),需要又一個應對反傾銷的會計信息平臺。國外的公司為了更好的適應國際競爭,應對反傾銷形勢,都紛紛啟動了競爭對手會計。競爭對手會計是以權變管理思想為指導,始終貫穿“知己知彼”這一核心戰(zhàn)略思想,通過各種現(xiàn)代管理方法搜集和分析競爭對手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應對國際反傾銷的一種現(xiàn)代會計管理方法。競爭對手會計一般包括國內競爭對手會計和國外競爭對手會計兩部分。前者主要是為了掌握國內競爭對手的情況,為協(xié)調好同業(yè)在國際市場的競爭,避免引起反傾銷訴訟;后者是為了掌握國際主要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幫助企業(yè)營銷定位、應付競爭局面和規(guī)避、迎戰(zhàn)國際反傾銷訴訟。
四、反傾銷會計問題的解決建議
(一)構建境外競爭對手會計信息平臺和企業(yè)會計信息系統(tǒng)
構建境外競爭對手會計信息平臺,關鍵是要解決競爭對手會計要搜集那些信息,通過那些渠道來獲取信息,獲取信息有那些方法。
通過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和競爭對手會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通過會計來加強企業(yè)在生產、經營、管理等內部會計資料的積累,結合反傾銷調查內容做好有關資料的收集,做到有備無患,一旦涉訴,能迅速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二是通過會計搜集外國產品在我國市場傾銷的信息,就外國產品在我國市場的傾銷進行會計預警,為進行反傾銷申訴而舉證,在國內產業(yè)保護方面發(fā)揮作用。換言之,即使基于邊際成本的產品價格低于生產成本與“SA&G;”的總和,在滿足前述條件時,這種機價格在國際反傾銷法中仍然時正常的,是可以接受的,這在反傾銷應訴的會計舉證中是可以運用的,也是一個有效的抗辯理由。
(二)出口企業(yè)進行獨立審計
現(xiàn)在我國的出口企業(yè)在應訴國外的反傾銷調查時所提供的成本資料,歐美國家對其提出質疑,原因使沒有經過獨立審計,其可信性也就大打折扣。按國際慣例,企業(yè)的財務報表每年都要進行財務獨立審計,由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而不是在應訴時進行突擊的獨立審計。出口企業(yè)在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時,最好使委托有影響的、知名度高的會計師事務所。如福耀集團在應訴美國對我國產汽車擋風玻璃反傾銷案時,充分說明福耀集團公司使一家境外企業(yè)投資控股的上市公司,其財務報告由安達信進行審計,并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收到了很好的訴訟效果。
(三)構建進出口反傾銷財務認證體系
由于我國財務會計與國際財務會計以及歐美財務會計存在一定差別,而我們在歐美遭遇的反傾銷訴訟往往要提供符合國際或歐美會計標準的財務數(shù)據(jù),因此,建立進出口財務認證體系迫在眉睫。要贏得出口業(yè)務反傾銷的勝利,必須提供證實出口產品不低于正常價值的財務數(shù)據(jù)。出口產品是否對進口國造成實質性損害或產生實質性威脅,往往有進口國的偏見因素,并不能由某一國認定。因此提供真實可信,符合本企業(yè)實質,又利于本企業(yè)抗辯的產品成本與價值指標,是出口企業(yè)反傾銷會計報告的核心內涵。在提供報告中,要認真研究有關法律,提供出有利、有力的數(shù)據(jù)資料。特別注意:報告中不能將國家、地方的優(yōu)惠作為產品價值計量的尺度,否則容易形成非市場產品價值而不利于抗辯。
參考文獻:
[1]周友梅.中國需要反傾銷會計.財務與會計.2003(7).
[2]周友梅.注冊會計師在反傾銷中的會計服務.中國注冊會計師.2003(6).
[3]宋和平.反傾銷法律制度.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