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文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否發(fā)揮主體作用,常常受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智力的差異并不懸殊,而導致課堂不和諧、學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嚴重的原因,往往在于學生的學習動機、求知欲望、情感態(tài)度、學習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差異較大。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求知欲望
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目的及意義有深刻的認識,才能自覺進行刻苦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鍛煉思維,開發(fā)智力的有效手段,數學是學習其它相關學科的基礎。同時,還要結合教材內容,介紹數學在生活與高新科技發(fā)展方面的應用,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祖國“四化”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數學是社會對他們的客觀要求。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探究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培養(yǎng)學習興趣,引導主動參與
托爾斯泰說得好:“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币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教師提出有趣的、有挑戰(zhàn)性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來導入新課,往往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講授《合并同類項》(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這節(jié)課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代數式3xy2+x2y-7xy2+4xy2-x2y+y,然后讓學生隨意給出x和y的值,教師馬上就可以說出得數。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課堂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課堂上。教師適時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課堂教學就不再是單調、枯燥的課本知識傳授,課堂氣氛就會變得和諧、活躍與歡愉,學生的注意就會被吸引,從而主動參與探究。例如,在講授《同類項》(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冊)這節(jié)課時,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用多媒體動畫展示新版《雞兔同籠》,其中有幾只雞和幾只兔子,雞當中有公雞又有母雞,然后讓學生進行分類。每個學生都能輕而易舉地分出雞為一類,兔為另一類。這時教師再問:“雞是一類,還能細分嗎?”每個學生很快又分出了公雞和母雞。趁著學生,隋緒高漲,教師借機將教學過渡到同類項的判定,學生也很快得出同類項的判定方法,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難點,并且印象比較深刻。
在一堂課結束之時,教師巧妙地給學生留下懸念,將會使學生產生想聽下一節(jié)課的強烈愿望。例如,在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一課時,給學生留下一個問題:“如果將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內角變成90度,將會得到什么圖形?它將有哪些與平行四邊形不同的性質呢?老師期待下一節(jié)課和同學們一起探究?!边@樣學生就有了聽下一節(jié)課的志愿,下一節(jié)課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三、注重情感交流,實行“以人為本”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睅熒g真摯的情感交流,是構建民主、和諧課堂氣氛的基礎,有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用語言和眼神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真情撥動學生的心弦,及時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既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又會使學生喜歡數學老師,喜歡數學學科。特別是那些信心不足、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的學生,教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一旦他們被教師的真情所感動,就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來。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就會由艱難、繁雜變成輕松、有趣。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現(xiàn)代教育觀的核心,關心愛護學生更是教師的天職。當前,部分學生數學科的學習成績不好,這是客觀事實,過分的指責和批評,容易使學生與老師形成對立,使課堂不和諧,從而影響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要承認事實,了解學生,掌握實情,設法對學生進行幫助、引導。在教學中可以允許學生有差距,但不要有“差生”。要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關注每一位學生,給每一位學生多一點尊重、關心與牽掛。具體來說,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數學科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后進生有得吃,‘中間生吃得飽,‘優(yōu)等生吃得好”,使全體學生都能解決本身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將成為現(xiàn)實。學生的學習信心由此得到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就會進一步得到培養(yǎng)。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教師處處為學生著想,用自己的專心、關心、誠心和耐心去打開學生封閉的心扉,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生天賦的火花就會變成熊熊燃燒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