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莎
你是否曾為錯失某個機會而追悔不已?是否追憶過當時的月亮,唏噓過今日情景何時能再現?是否感嘆過歲月如梭、青春不再的殘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實際上是在思考一個長久以來困擾人類的命題:超越時空。
“超越時空”?也許你現在立刻會產生實驗室、科學怪人等的聯(lián)想。但是,有一個人會告訴你這些都不是必要的,你所需要的僅僅是一杯清茶、一本書,一個下午的閑暇和一顆敏感而關注的心。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和他的《超越時空》。
《超越時空》是哲學大師克里希那穆提和物理學家大衛(wèi)·博姆的思維碰撞,全書共收錄了兩位心智大師的13次對話。一開篇,克里希那穆提就指出:所有問題的根源都來自那顆“自我心”——因為渴求“變成”什么,從而不滿意自我現狀,進而逃避自我和現實,于是在這條歧途上越陷越深。
知識永遠無法解決心理問題,無論任何形式的知識,都只會使問題更嚴重。當沖突、掙扎一次次重現時,人又該如何消除心中的陳跡?《超越時空》說,終生皆苦的根源是“時間感”,我們現有生活都被時間感給控制住了,所以才有了過去心、未來心,有了這四分五裂的內心世界?;蛟S你會問,那身處黑暗的我,又該怎樣走出來呢?克里希那穆提告訴我們,你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在這空寂之中,純然聆聽,體味那偉大的“宇宙心”。這樣一來,洞悉力就會帶你接近實相,溝通就來了。
在《超越時空》中,潺潺流動的是思想,閃爍光芒的是智慧。引導著話題的克里希那穆提的獨特清晰思維與大衛(wèi)·博姆的科學理性互相對應,而克里希那穆提對現代物理學或者說科學成果的理解角度及超前預見,則更讓人稱奇。一切科學的終點是哲學,這句如戲言般的論斷在這本書中卻體現得淋漓盡致。
就生活本身來說,人也許本應“詩意地棲居”,而繁冗的現代生活卻時常蒙蔽了我們的心靈??粘鲩e暇,體味一下偉大的智慧,試著思考關于人生、宇宙的命題,也許我們就能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精神支點。試一下吧,讓自己慢下來,讓自己的靈魂趕上來,你會發(fā)現你的生命將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