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春季氣候寒暖失常,是上呼吸道傳染病,如麻疹、流感、人禽流感、痄腮等的好發(fā)時節(jié)。若能在日常膳食中增加一些粥類食療方,可有效防治上呼吸道傳染病。
橄欖粥
鮮橄欖2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鮮橄欖洗凈榨汁;榨汁后的橄欖再煎水,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橄欖汁、白糖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食3~5天。
點評:橄欖又名青果、青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中醫(yī)認為,本品性味甘、酸、平,歸脾、胃經,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之功,適用于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河豚魚、鱉中毒及酒精中毒等。營養(yǎng)研究表明,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橄欖油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心血管病風險;橄欖油中多酚類是高效抗氧化劑,有益于脂肪代謝。冬春季節(jié)每日嚼食2~3枚橄欖,有利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兒童經常食用,對骨骼發(fā)育大有益處。
胡荽粥
胡荽30克,大米100克,調味品適量。將胡荽洗凈,切細;取大米煮粥,粥熟時下胡荽及調味品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食3~5天。
點評:胡荽又名香荽、芫荽、香菜,為傘形科植物芫荽的帶根全草,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冬春采收,果實、種子供藥用。中醫(yī)認為,香菜性味辛、溫,人肺、脾經,有發(fā)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適用于感冒、小兒麻疹或風疹透發(fā)不暢、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營養(yǎng)分析表明,本品含揮發(fā)油、維生素c、蘋果酸鉀等。香菜的香氣由醇類和烯類組成的揮發(fā)油及蘋果酸鉀所引起,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
食療一方
增進食欲,調節(jié)胃腸蠕動,提高消化力。冬春季常。食胡荽粥可有效預防發(fā)疹性傳染病。
蔥豉粥
蔥白3莖,豆豉10克,大米100克。將蔥白洗凈切細;豆豉、大米淘凈,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蔥白,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xù)3~5天。
點評:蔥白又名蔥頭白、小蔥、四季蔥,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蔥白)或帶根全葉。中醫(yī)認為,蔥白性味辛、溫,人肺、胃經,有通陽發(fā)表、解毒止痛之功。豆豉又名淡豆豉,是用豆科植物黃豆或黑豆作原料,經過蒸煮、冷卻后加入曲菌發(fā)酵、鹽漬,最后曬干而成。中醫(yī)認為,豆豉性味辛、甘、微苦、寒,入肺、胃經,有解表除煩、透疹解毒之功。兩者同用,蔥助豉力,豉借蔥功,相得益彰,可補充人體發(fā)熱時丟失的水分,使汗出熱退而正氣不受損傷,可有效解除外感風寒、頭身疼痛、肌肉酸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