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鶴 林勇鋼
[摘要] 通過深入分析比較93例患者使用依托咪酯與咪唑安定在心血管手術麻醉誘導的應用后,得出依托咪酯較咪唑安定在心血管手術麻醉誘導中更安全、平穩(wěn)的結論。
[關鍵詞] 麻醉誘導;心血管;比較
[中圖分類號] R654.2[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4-8650(2009)12-175-02
麻醉誘導是指患者由清醒狀態(tài)進入可以進行手術操作的狀態(tài)而采取的措施。廣義的麻醉誘導泛指全身麻醉、椎管麻醉、局部麻醉、針灸麻醉或者其它復合麻醉使患者由清醒狀態(tài)進入能夠手術操作狀態(tài)的方法和技術,患者可以保持清醒。狹義的麻醉誘導指全身麻醉的誘導,全麻誘導是使病人意識消失,達到適當?shù)穆樽砩疃?能耐受氣管插管,對切皮無肢動反應。誘導時重點是維持呼吸道通暢及足夠的通氣,不抑制心血管功能。采用氣管插管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誘導所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為手術和復蘇提供安全保障。平時所講到的麻醉誘導特指插管復合全身麻醉誘導。患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及并發(fā)癥的患者,全麻誘導,放置喉鏡和氣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應,可以造成嚴重意外和并發(fā)癥,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比較依托咪酯和咪唑安定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應用,有助于
這兩種藥物在心血管手術麻醉誘導過程中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
1臨床資料
93例心臟手術患者,男48例,女45例。其中,風濕性心臟病62例,先天性心臟病17例,冠心病14例;年齡19~78歲;體重44~98 kg;心功能Ⅱ~Ⅳ級。隨機分為依托咪酯(Ⅰ)組(n=30)和咪唑安定(Ⅱ)組(n=63)。
2方法
兩組術前30 min均肌注哌替啶50 mg及東莨菪堿0.3 mg。入手術室后開放上肢靜脈,給予芬太尼0.1 mg。局麻下橈動脈穿刺置管測壓,行右頸內(nèi)靜脈或右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監(jiān)測HR、SBP、MAP、CVP。然后Ⅰ組給予依托咪酯0.3 mg/kg,Ⅱ組予咪唑安定0.2 mg/kg,進行麻醉誘導,1~2 min內(nèi)注射完。隨后再給予芬太尼10 μg/kg和維庫溴銨0.1 mg/kg。分別記錄兩組麻醉誘導前、麻醉誘導后2 min及氣管插管后1~2 min的HR、SBP、MAP、CVP值。
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nèi)、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3結果
兩組患者順利完成麻醉及手術。Ⅰ組2例出現(xiàn)注射疼痛,1例出現(xiàn)射后肌震攣、牙關緊閉、頸項強直癥狀,無一例有明顯呼吸制癥狀。Ⅱ組41例出現(xiàn)注射后躁動癥狀,有11例出現(xiàn)呼頻率減低等呼吸抑制征象。麻醉誘導后2 min,Ⅰ、Ⅱ兩HR、SBP、MAP、CVP與麻醉誘導前相比均有明顯下降(P<0.05),但Ⅱ組SBP、MAP、CVP下降的幅度明顯大于Ⅰ組(P<0.05);插管后2 min,Ⅰ組HR與誘導前相比有明顯降(P<0.05),SBP、MAP、CVP與誘導前相比均無顯著性異,Ⅱ組HR、SBP、MAP、CVP與誘導前相比均有明顯下 (P<0.05),且與Ⅰ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 5(表1)。
4討論
有人將麻醉誘導比喻為飛機起飛,形象地說明麻醉誘導時能量的消耗。麻醉誘導作為強烈的應激引起機體能量的巨大消耗,遠大于能量合成,機體呈負氮平衡。麻醉誘導可引起機體各個系統(tǒng)的病理生理變化,嚴重影響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1]。依托咪酯和咪唑安定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有所不同,依托咪酯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毒性作用低,影響很少, 靜注依托咪酯后冠狀動脈阻力有所降低,心肌灌注增加20%,故冠狀動脈血流可保持穩(wěn)定[2]。 咪唑安定在與芬太尼復合誘導時,SBP、HR降低則更明顯,故對心功能有損害的患者需謹慎使用,因此,在心血管手術麻醉誘導中使用依托咪酯較咪唑安定更安全、平穩(wěn)。
參考文獻:
[1]安剛,薛富善.現(xiàn)代麻醉學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218.
[2]李霞,劉子龍,劉國斌.依托咪酯和咪唑安定在高齡危重病人全麻誘導中的應用[J]. 黑龍江醫(yī)學,2002,26(6):439-440.
(收稿日期200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