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章
蛟河市是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麓一個多山的縣級市,擁有46.7萬人口,下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188所中小學校。自我省實施“農遠”工程以來,我市堅持以促進學校均衡、協調、規(guī)范發(fā)展為原則,以服務為宗旨,緊緊圍繞“建、管、配、研、用”五方面開展工作,一邊抓硬件建設、一邊抓軟件管理。蛟河市村級小學全部配備模式二設備,中心校以上學校均配備了模式三設備,工程設備覆蓋率達到100%。目前,“農遠”工程已從初期的設備建設階段轉到應用階段。在“農遠”工程大一期結束后,我市已初步建成了維持“農遠”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系列支持服務體系。
一、逐步建立健全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服務體系
“農遠”工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造福子孫的惠民工程,是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可持
續(xù)發(fā)展的工程,那就需要有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作保障,促進它健康發(fā)展。首先我們成立了以教育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遠程教育管理與應用領導小組,并與項目校相關責任人簽定安全管理與使用責任狀。隨著工程的不斷深入,我們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從設備安裝、保管至維護,從資源接收、整理至應用,從三種硬件模式至三種應用模式都有較為系統規(guī)范的要求和規(guī)定。制度上墻,記錄統一詳實,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工作機制。同時,連續(xù)三年我們都從不同角度下發(fā)了“農遠”工程設備管理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從而在組織上、制度上保障了“農遠”工程設備應用的常態(tài)化和規(guī)范化。
二、逐步建立日臻完善的設備技術支持服務體系
遠程教育設備是否能用、是否好用是設備應用的重要前提,它包括設備硬件服務體系和資源接收服務體系。我們采取了“三級一網”的技術服務網絡,首先對各項目校的網絡管理人員進行多層次、多渠道的技術培訓,每位網管員參加省市縣級培訓都在4次以上,村小網管員熟練地掌握了衛(wèi)星接收設備的維護技術。其次,在維修與維護流程上先由項目校的網管員進行分析、判斷,如有異議與鄉(xiāng)鎮(zhèn)網管員溝通聯絡,如判斷清楚后可直接按《售后服務電話一覽表》聯系中標單位進行維修,如在鄉(xiāng)鎮(zhèn)判斷不清的故障,可與我們教育技術裝備辦技術支持聯絡咨詢,特別是在衛(wèi)星接收設備的維修與維護上更是整個工程設備維護的重點。再次,我市又建立了本地區(qū)的QQ群和一套售后服務電話,從技術上加強溝通和交流以確保設備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維護工作。經過幾年技術培訓和交流,現有48%的維護工作在本項目校內完成,24%的維護在鄉(xiāng)鎮(zhèn)級處理,只有28%在中標商中解決,形成了良好的服務體系,確保遠程教育設備能實時、順利地得以應用。
三、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資源應用的支持服務體系
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并有效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擴大師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這是把一種客觀存在的事物轉化成一種能力的過程,需要有復雜的、智能的支持服務體系作支撐。我市構建了三種“積件”模式:一是資源積累。首先是把接收到的衛(wèi)星資源進行分類、遴選、存貯,將其作為主要資源,其次是把配備或自購資源作為輔助資源,再次把從地網下載資源或自制資源加工整合作為校本資源,最后是借助市教育信息中心建立的本地區(qū)教育資源庫作為共享資源。目前我們已存貯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210G之多。二是培養(yǎng)一批信息素養(yǎng)較高的教師隊伍。通過對各校骨干教師和有特長的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使他們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并制作一些常用的教學課件,采取“以小帶老”、“以強帶弱”的方法,開拓更大空間讓教師學習、體驗,為教學服務?,F我市45周歲以下的教師有90%已達到計算機中級水平。三是培養(yǎng)一支具有先進理念的教研隊伍,將教研成果及時轉化到教育教學中,達到“一點突破,全面開花”的目的。我們確立了《遠程教育資源如何在教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科研課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探索、研究,以促進“農遠”工程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我們采取“典型示范、活動推進”的方式進行交流、溝通與研究,每個鄉(xiāng)鎮(zhèn)為一個活動互助組,定期組織開展互助組研討會,通過示范引領、觀摩研討等活動讓更多資源高效、適度應用,教師通過反思、體會提煉出更深層次的理念,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
四、逐步完善“農遠”工程的監(jiān)測、評價和激勵的支持服務體系
“農遠”工程初期只是設備安裝及安全上的監(jiān)測,但隨著每期工程結束都會從設備基本監(jiān)測
逐漸向設備的管理與使用上轉移。一是組建遠程教育視導員隊伍。隨著設備覆蓋面逐步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深入,我們成立了兩級遠程教育視導小組,市級視導員由領導小組同志組成,負責分片管理、指導及監(jiān)測不同鄉(xiāng)鎮(zhèn)的遠程教育工作;鄉(xiāng)鎮(zhèn)級視導員由每所學校業(yè)務強、素質高的領導擔任,負責本鄉(xiāng)鎮(zhèn)遠程教育的具體管理工作,而且還承擔著設備的應用指導與監(jiān)測評價工作,做到層層有人抓,層層抓落實。二是建立監(jiān)測與評價體系。遠程教育視導員深入學校進行廣泛調研,本著全納、有效、提質三個思想維度研究制訂科學有效地評價體系,最終實現對遠程教育工作的科學評價。三是規(guī)范評價操作過程。先是項目校組成評價小組,教師廣泛參與,每學期進行一次數據收集、問卷調查及課堂觀測等活動,寫出評價報告。然后由市級評價小組對各項目校進行隨機監(jiān)測與評價,更好地促進了遠程教育設備的管理與應用。四是完善獎懲制度。連續(xù)三年開展遠程教育“兩級五項”評比活動,評選遠程教育管理與應用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予以物質上的獎勵,對排位在后的項目校加強指導監(jiān)督,造成設施設備閑置的項目學校要追究校長的責任,從而有效促進遠程教育的應用。
五、逐步建立“農遠”工程經費保障支持服務體系
足額的運行經費是“農遠”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必備的物質保障,我們采取多種形式籌措資金用于“農遠”工程的發(fā)展。一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按照我省《關于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辦法》和《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意見》,將農遠管理與應用等信息技術教育所需經費列入本校公用經費使用范圍,加強對學校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督察和內部審計,確?!稗r遠”工程應用所需經費足額到位,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二是項目校向農村黨員、農民開放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的扶持,鼓勵學校通過擠、引、捐、貸、撥等多種辦法,廣泛自籌資金。三是積極向政府爭取專項資金來彌補學校經費不足。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為“農遠”工程項目學校盡可能多配置一些設備,擴大資源使用范圍。
“農遠”工程在各類支持服務體系的支撐下,改變了原來我市農村學校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局面,改變了課堂上“滿堂灌”的現象,促進了蛟河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為創(chuàng)辦讓蛟河人民滿意的優(yōu)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