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制簡易水墊在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2009-02-24 09:17:22李成香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年4期
    關鍵詞:脊柱骨折壓瘡護理

    李成香

    【摘要】 目的 探討自制簡易水墊對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皮膚壓瘡的預防作用及評估其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04年4月至2007年11月在附屬醫(yī)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的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8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觀察組使用自制簡易水墊;對照組按傳統(tǒng)的預防壓瘡護理方法進行護理。采用X檢驗對兩組患者的局部受壓皮膚情況、護理間隔時間、翻身次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①兩組患者受壓皮膚情況,包括皮膚潮濕、發(fā)紅等對比,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 P<0.01,差異有顯著性意義;②護理間隔時間:兩組對比,觀察組明顯長于對照組;翻身次數(shù):兩組對比,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工作量下降,統(tǒng)計學有顯著性意義。結論 自制水墊能有效的預防和減少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壓瘡的發(fā)生。

    【關鍵詞】 脊柱骨折;截癱;水墊;壓瘡;護理

    壓瘡是截癱在護理過程中最主要的并發(fā)癥之一。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是發(fā)生壓瘡的高危人群,傳統(tǒng)的預防壓瘡的護理方法工作難度大,護理間隔時間短,時有不同程度壓瘡的發(fā)生。筆者應用自制簡易水墊對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皮膚骨隆突部位的壓瘡的預防作用并評估其臨床護理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更為有效的護理方法。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4年4月至2007年11月在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的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88例。納入標準:①截癱患者,男女不限,年齡17~68歲,平均41.3歲;②外傷史; ③患者有四肢癱瘓或下肢癱瘓;自主翻身活動障礙或受限;④X線或CT檢查確診;⑤MRI提示有脊髓損傷;⑥符合邱貴興[1]主編的脊柱骨折并截癱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材料 將未經(jīng)使用的血袋(規(guī)格長15 cm、寬12 cm)或一次性使用后的靜脈營養(yǎng)輸液袋(3 L)洗凈、消毒、晾干,按需要從開口端往袋內注入自來水或溫水,然后扎緊袋口,即制成簡易的水袋。取毛巾布按水墊大小縫制成套,一邊逢上拉鏈,做成大小與水墊一樣的水墊袋。也可以根據(jù)放置水墊的部位、患者高矮不同將4~8塊水墊并縫在多個布袋上,制成大塊水墊。制作后的水墊飽滿,軟硬適度。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采取預防壓瘡的常規(guī)方法:定時翻身,每隔2~3 h翻身1次,不可拖、拉、推等動作,同時用紅花酒精按摩骨突部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并保持床鋪及患者清潔干凈,同時對患者的局部皮膚壓瘡發(fā)生情況、護理間隔時間進行評估,并記錄。

    觀察組:在患者背部、骶尾部、髂嵴、股骨大轉子粗隆、足跟等骨突部位放置水墊,同時注意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床單位平整、舒適。每4~6 h對患者的局部受壓皮膚情況進行觀察、評估,并記錄。兩組患者均給予高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飲食,糾正各種原因所致的電解質失衡,增強體質。

    1.3 評估標準 效果判斷標準根據(jù)壓瘡的分期制定[2]①壓瘡初期:受壓部位皮膚發(fā)紅,短時間壓之不退色,皮膚溫度與周圍比較稍高,皮膚發(fā)紅處可逆轉;②壓瘡I期:受壓部位皮膚呈紫紅色,皮下出現(xiàn)硬結、皮膚變薄,有小水泡形成,無破損;③壓瘡II期:皮膚破損,淺層組織有黃色滲出液或膿液瘡面,痛感明顯;④皮膚潮濕:在排除大小便刺激的情況下,受壓皮膚有潮濕感。

    1.4 主要觀察指標 ①護理間隔時間;②翻身次數(shù);③護理工作量指數(shù);④皮膚潮濕感,根據(jù)患者自我感覺和護士翻身后檢查有無皮膚潮濕并記錄;⑤局部皮膚發(fā)紅,護士觀察患者受壓部位皮膚顏色是否變紅。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對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皮膚受壓情況見,包括皮膚潮濕、發(fā)紅等對比,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 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護理間隔時間(表2):觀察組明顯長于對照組;翻身次數(shù)對比,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工作量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3.1 壓瘡是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組織營養(yǎng)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組織破損和壞死[2]。因此,避免或減少壓力對組織的損傷是預防褥瘡最為有效的護理措施[3]。脊柱骨折并截癱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感覺障礙,局部皮膚及營養(yǎng)狀況差,壓瘡的發(fā)生很難避免,而基礎護理目標要求褥瘡發(fā)生率為零。截癱患者身體突出部位易受壓后發(fā)生壓瘡使治療和護理工作難度更大。常用預防壓瘡的方法是定期變換體位和適當?shù)臏p壓裝置。目前最常用的是氣墊床,為防止分泌物浸濕而墊上橡膠單后,身體骨突部位特別是骶尾部和內外踝等在使用氣墊床后達不到完全預防壓瘡的目的,仍有不少褥瘡的發(fā)生??茖W使用預防壓瘡的用具,特別是局部減壓和各種減壓設備的應用是預防壓瘡的重要措施[4]。自制簡易水墊在本院護理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將為防止壓瘡發(fā)生提供一條可借鑒的途徑。

    3.2 使用自制簡易水墊可以很好地解決形成壓瘡的關鍵問題。通過臨床使用觀察,水墊具有質地柔軟、壓力分部均勻的特點,將水墊置于患者背部、骶尾部、髂嵴、股骨大轉子粗隆、足跟等骨突部位,利用墊內液體的流動,減輕局部壓力,降低局部溫度,減少組織耗氧量,可以保持長時間干爽的效果,多袋聯(lián)合使用時還可達到水褥床的效果。特別是靜脈營養(yǎng)輸液袋(3 L)面積大,水傳熱散熱快,多袋交替使用可達到良好的散熱效應,溫度可隨季節(jié)進行調節(jié),解決了以往壓瘡墊不能調節(jié)溫度的問題,臨床使用于高熱或低溫的患者,起到降溫或保暖的效果,達到多功能使用的目的。

    3.3 實驗表明,溫度每升高1℃,組織代謝增強,需氧量增加10%,組織在持續(xù)受壓缺氧情況下,溫度升高,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增加[5]。水墊外套毛巾布表面柔軟,減少潮濕刺激而令患者感覺清涼舒適,從表1結果顯示,對照組中有72.7 %的患者感到皮膚出汗,潮濕感明顯。觀察組4~6 h翻身1次,局部受壓皮膚色澤仍正常,而對照組雖然翻身次數(shù)多,間隔時間短,但仍有 18.18%的患者局部受壓皮膚發(fā)紅,說明水墊可有效防止或減少壓瘡發(fā)生。

    3.4 使用自制簡易水墊預防壓瘡可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強度。由表2可見,延長了護理間隔時間,觀察組護理間隔時間為對照組的1倍;減少了翻身的次數(shù),觀察組翻身時間為對照組的1/2;減少護理工作量,觀察組工作量為對照組的1/2,明顯地減輕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節(jié)省了護理工作時間,成倍地節(jié)約病房護理人力資源。

    臨床使用觀察證明,自制簡易水墊效果確切,在不影響病情的前提下能有效預防骶尾部等骨突部位壓瘡的發(fā)生,而且材料低廉,方便適用,制作簡單,可廣泛應用于各級醫(yī)院,尤其是基層醫(yī)療單位及家庭護理更為適用,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邱貴興.骨科診療常規(guī).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24-230.

    [2] 殷磊.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16-221.

    [3] 孫莉,劉桂琴,鄭力平.壓力與褥瘡形成的原因及護理.實用護理雜志,1997,13(5):244.

    [4] 魏先,龔敏.預防截癱病人發(fā)生褥瘡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0):784.

    [5] 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21.

    猜你喜歡
    脊柱骨折壓瘡護理
    家有臥床老人,如何預防壓瘡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經(jīng)皮椎弓根釘治療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不同方法治療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損傷術后腦脊液漏的效果觀察
    脊柱骨折應用放射平片與CT的臨床診斷價值對照
    后路手術內固定對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價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淺談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中醫(y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七味白榆散治療壓瘡18例
    榕江县| 措美县| 买车| 苍溪县| 慈利县| 资源县| 石屏县| 石台县| 沙河市| 习水县| 新津县| 九江县| 大竹县| 武强县| 万源市| 皋兰县| 塘沽区| 体育| 高台县| 化德县| 綦江县| 句容市| 那曲县| 睢宁县| 吉安县| 出国| 阿鲁科尔沁旗| 洛隆县| 调兵山市| 荆门市| 阳城县| 定远县| 梅州市| 秦皇岛市| 曲阳县| 威宁| 郸城县| 临夏市| 格尔木市| 建阳市|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