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三部書,共計一百二十篇,幾乎涉及社會的各個角落,而其中以婦女生活描寫為主要題材的篇章占三分之一以上。馮夢龍描寫這些故事時,以打破不問情理只論倫理地位的名教束縛為主體,對正統(tǒng)禮教和理學末流提出批判和挑戰(zhàn),認為長期以來維系倫理綱常與社會秩序的禮教,已成為僵化、虛偽的教條。他注重表現(xiàn)婦女對個性解放的追求,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贊美她們?yōu)樽非笳鎿吹膼矍楹屠硐氲纳罘绞蕉龀龅呐?,可以說是當時社會女性的一面鏡子。這些鮮活的女性藝術形象具有時代的進步意義,在“三言”中,主要從三個方面集中描繪出了這些進步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
對于封建社會的每個女子來說,貞節(jié)是她們的第二生命,所謂“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之說,貞節(jié)不單單是關系到女人生理的問題,更主要是關系到了女人的社會地位問題。它往往被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來控制女人、殘害女人。但是,“三言”中的女性最具突破意義的一點就是她們能夠突破傳統(tǒng)的貞節(jié)觀,她們知道如果女人只是因為世俗觀念而要用一生的精力去維護這樣一個傳統(tǒng)貞節(jié)觀念的話,那么女人將成為這個觀念的奴隸。只有沖破貞節(jié)觀,遵循自己的真正感情才能夠真正地尋找到幸福。在“三言”中有很多通過不同方式突破貞潔觀的女性形象,首先來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的王三巧。故事講述的是現(xiàn)代婚姻中常涉及的婚外戀。蔣興哥與王三巧,原本是一對恩愛夫妻,難舍難分。蔣興哥出外經(jīng)商時,王三巧與陳大郎有了私情,蔣興哥回來后知道妻子與別人有了私情,就休了王三巧。王_一巧后來改嫁。蔣興哥因偶然事情被捕得以再見王三巧。最后,蔣興哥原諒了妻子,夫妻得以團圓。王三巧,她本與丈夫蔣興哥恩愛有加,從來沒有想過要背叛丈夫。但是丈夫去廣東做生意幾年不回來,拋下年輕美貌的她獨守空房,結果她沒有能抵擋住情欲的誘惑,最終是紅杏出墻。在面對情欲禮法的兩難抉擇時,她斗爭過、掙扎過,試圖用禮法來壓制情欲,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情欲,并且坦然承受了由此造成的一切結果。同樣,陳大郎的妻子平氏,在丈夫死去之后,并未按照封建“從一而終”的禮教為陳守寡,立貞節(jié)牌坊,而是放棄世俗的眼光,重新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了蔣興哥,這在當時貞節(jié)牌坊林立的徽州地帶,不得不說是女性貞節(jié)觀的一大突破。在《賣油郎獨占花魁》中花魁娘子莘瑤琴一直暗暗尋找合適的人選準備委身,但是在那群所謂的王孫貴族中,她并沒有找到她理想中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把妓女當成平等的人來看,而是當成男人手中的玩物,留給她的只有恥辱。直到遇到了秦重,他不計較她的身世,真心真意地愛她,想跟她過一生。一開始花魁娘子看不上這個賣油郎,她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上層階級找一個可以委身的人,但是經(jīng)過種種事件后,莘瑤琴明白,只有眼前這個人才是自己可以過一輩子的人,才是不介意自己貞節(jié)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后,花魁娘子就排除百般的阻撓,義無反顧地跟了秦重,并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抖攀锱涟賹毾洹分卸攀镌诔鲑u色相的生涯中忍辱負重,暗暗積累金錢,尋找自己可以托付終身的人,直到她發(fā)現(xiàn)了李甲,認為他是可以托付終身的人,于是她想盡辦法,積極籌謀怎樣才能過上自己幸福的生活??梢哉f,“三言”中的這些女子并沒有恪守嚴厲的封建貞節(jié)觀,并沒有認為沒有了貞節(jié)就沒有了一切,而是把追求自己應有的幸福作為生活的出發(fā)點,她們從內心深處把自己真正當成了一個社會上應具有平等地位的人,這樣,她們才敢于出格,敢于反抗,敢于追求,甚至敢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第二個方面表現(xiàn)在她們追求婚姻自主。當然這一點是建立在前面所說的對貞節(jié)觀的突破的基礎上的,傳統(tǒng)上倡導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三言”中已不是青年男女婚姻的必由之路。在“二言”中,以李鶯鶯對愛情的追求最令人矚目。鶯鶯對“童稚時扶欄之戲”的張浩,念念不忘。她不惜私到張家花園坦然表白心跡,私托終身。后來更是逾墻私會,以身相許。這種種行徑,實在是不合官家小姐身份,卻是為情驅使的具體表現(xiàn)。這種做法與現(xiàn)代的受到道德譴責的“偷情”完全不一樣,在那種封建禮教層層阻隔下,這是為真愛而做出的種種值得人們贊揚的行為。在故事后來鶯鶯自擬狀詞,就更明顯受到明代新思潮的影響。首先她公然提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有“未然”之處:接著指出卓文君私奔為“所歸得人”,這與李贄稱文君私奔為善擇佳偶的觀點是一脈相通的。篇末“律設大法,理順人情”一話,把“情”提升至與“法”相抗的地位,而又為官府認同,更是晚明以“情”抗“禮”思潮的張揚。作者于篇末詩詞:“今日張生仗李鶯”,正指出張李婚姻的成功,與鶯鶯個人的主動和努力追求分不開,也是對女性追求愛情的勇氣、決心和精神的肯定與謳歌?!遏[樊樓多情周勝仙》中的女主人公周勝仙是商富之女,一天在金明池畔茶樓巧遇樊樓酒肆的小老板范二郎,“四日相對,俱各有情”,周勝仙心想“我若嫁得似這般子弟,可只好哩!今日當面錯過,哪里去討?”在封建社會里,這種想法是異端禍水,為禮法所不容。周勝仙卻能置禮法于不顧,憑著自己喜好來訂自己的婚姻大事,甚至主動向男方傳遞愛慕之情,在封建禮教控制社會和人們思想的當時,這種做法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她父親因嫌對方的門第太低,不準他們結婚。而她始終沒有屈服,為了范二郎,她曾死過兩次。甚至做了鬼還要和他相會。這種生前相愛,死后纏綿,充分表現(xiàn)了她生生死死都為掙脫封建禮教束縛敢愛到底的精神。且看《崔待詔生死冤家》中的秀秀和崔寧一段膾炙人口的對話:秀秀道:“你記得當時在月臺上賞月,把我許你,你兀自拜謝。你記也不記得?”崔寧叉著手,只應得喏。秀秀到:“當日眾人都替你喝彩:好對夫妻!你怎地倒忘了?”崔寧:“豈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將起來,教壞你,你卻如何將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說!”崔寧道:“告小娘子,要和崔寧做夫妻不妨,只有一件,這里住不得了,要好趁這個遺漏,人亂時,今夜就走開去,方才使得。”秀秀道:“我既和你做夫妻,憑你行?!碑斠棺隽朔蚱?。從以,1的這些典型的形象可以看出,這些女性對愛情的表白是多么的直露和大膽,對愛情的追求又是多么的執(zhí)著和堅定。可以說她們是馮夢龍“情教觀”的化身,充分展現(xiàn)了自然的人性之美。
第三個方面則表現(xiàn)在描繪出了女性出色的才智。“三言”中不少作品都否定了“女子無才便是德”,贊揚了那些在學識、才智、能力等方面堪稱“巾幗英雄”的女性形象,說明女性才智敏捷,聰穎機智,只要給予發(fā)揮才能的機會,就不會比男子差分毫。如白娟娟“深通文墨,善賦能詩,若叫去應科,穩(wěn)穩(wěn)里是個狀元”;如李玉英“賦詩敏捷,讀書過目成誦,善能吟詩作賦”及陷于獄中,親自起草辯冤奏折,使全家冤情得以昭雪;如王嬌鸞“幼通書史,舉筆成文”,她父親一應衛(wèi)中文書筆札,全靠它相幫;如蘇小妹,年僅十歲,已能為父親寫詩句,而詞義俱美。她的才情令“腹飽萬言,眼空一切”的秦少游親自提親,并急欲完婚。又小妹三難新郎,少游于第三難得東坡的啟發(fā),才可順利過關,可見小妹的才華,實勝于她那中了科舉的丈夫。小妹置身于如蘇老泉、蘇東坡、秦少游等飽學之士中,并且一一比下去,她的曠世才華,就更見出色。除了在詩書上有出色的才華外,還有不少女子在為人處世上也頗有遠見卓識,在《趙春兒重旺趙家莊》中,趙春兒是個很有遠見、很能隱忍的女子,她心里明白丈夫趙可成的紈绔習氣和奢靡敗家的作風難以改變,就埋下銀子以備將來成就丈夫的大事。既使家計再艱難,自己再勞苦,她也忍受著,不曾透露半點。十幾年過去了,丈夫終于有機會憑監(jiān)生的學歷謀取朝廷之職,無奈囊中羞澀無法通融,如此關鍵之時,趙春兒多年的心計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她見丈夫有了悔改之意才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產(chǎn),為丈夫謀得官職和仕途之通。最后又很有遠見的勸丈夫急流勇退,告老還鄉(xiāng),夫妻二人安安穩(wěn)穩(wěn)的度過晚年。作者將之塑造成為一個有遠見、有胸懷的女子,她不但改變了丈夫的人生命運,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他的委瑣人格。這對于一個女人家來說實在很不容易,十幾年來“臥薪嘗膽”的隱忍和寬廣的胸懷,為一般的男子所望塵莫及。另外,一些已深入人心的形象如白玉娘、李鶯鶯、杜十娘等,也無不全面地體現(xiàn)了女性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重大事情的決策上,往往具有其獨特的冷靜和妥當?shù)奶幚矸绞健_@也就更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作為女性存在的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是對女性本質上的肯定和贊揚。
當然,三言中的女性形象雖然有上述三個方面超越歷史的進步意義,但她們畢竟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對封建教條的反抗上還不徹底,這當然也是時代因素所致。三言這些進步女性形象最大的貢獻在于涉及面廣,突破性強,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唐傳奇及元雜劇,下啟有清一代小說的集大成之作。我想,這也應該是“三言”這三部話本小說能夠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馮夢龍,警世通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
[2]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緒論【H],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3]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
[4]王昕,漫說“三言”、“二拍”[H],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鄒壯云(1971—),男,江西省宜豐縣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工作單位:重慶三峽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