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蘭 盧 錟 張承承
摘要:研究表明,經(jīng)過兩個學期的自主學習策略培訓,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效果相對于對照班有顯著的提高。本研究給我們的啟示是: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了解學習策略,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的培訓,還要改善并強化學生的記憶策略。
關鍵詞:英語差生;自主學習;策略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8)08-0062-02
收稿日期:2008-03-13
基金項目:河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XSK06005)
作者簡介:王蘭(1972-),女,河北遷西人,講師,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盧(1980-),女,河北保定人,助教,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張承承(1980-),女,河北保定人,助教,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
引言
當前,自主學習理論日益受到教育心理學界的關注,有關自主學習的研究也成為教育界的熱點問題。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建構(gòu)性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學習者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即學習者自愿采取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學習,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積極地投身于學習。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都偏低,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大的依賴性,英語學習相對差的學生尤其如此。因此,要想使學生達到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必須幫助學生克服以應試為目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和信心,給學生提供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從而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了解英語差生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筆者對本校工商學院05級部分班級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計劃性不夠,沒有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英語學習是被動的,隨意的;在英語課堂上,他們不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更不能對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合理評價,缺乏必要的自我評價和管理,無法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對英語學習策略的運用還不夠,缺乏策略意識。這樣,諸多因素使這部分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方法,其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非常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學習策略方面的指導和培訓,幫助他們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并且正確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和監(jiān)控,以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研究的基本情況
(一)研究的內(nèi)容
研究的內(nèi)容是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情況進行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的基礎上分析英語差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然后對他們進行為期兩個學期的自主學習策略的訓練,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以及測試,探討培養(yǎng)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二)研究的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工商學院05經(jīng)濟7班和05電氣5班的全體學生共117人,他們的英基礎相當,而且是同一個教師任教。05經(jīng)濟7班作為實驗班,學生接受自主學習策略訓練;05電氣5班作為對照班,學生接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
(三)研究的目的
通過學習策略的訓練,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樹立自主學習意識,調(diào)整被動的學習角色,使之有效地使用各種學習策略,并且自己負責管理自己的學習,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和反思,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研究的方法和具體實施
第一,對學習者的學習計劃性進行訓練。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對自己的學習起主要作用。為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教師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制訂學習計劃,安排學習進度,或者由學生采用自我反省、小組討論等方式自己給自己定位,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這樣就更增強了計劃的針對性和可行性。通過分析自我需要,結(jié)合課程要求,明確自己的英語學習的方向,使學生有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同時,學習目的的確定還有利于他們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安排合理的學習任務,使英語學習更為有效。
第二,對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估能力進行培訓。學生要善于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有效的自我監(jiān)控是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自我監(jiān)控訓練的目的是促使學生能夠自我反饋,靈活有效地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只有擁有了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才能不斷地改進自己的不足,調(diào)整學習目標,變換學習策略,取得進步。可以說,一個完善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以自我監(jiān)控為特征的學習過程。在對實驗班的兩個學期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并指導學生撰寫“學習日志”,在學習日志里記錄學習者自己的學習感受、體會和得失。通過記錄學習日志,學生了解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進而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找出自身的強項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借鑒他人好的學習策略,取長補短,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時,教師制定“課堂評估問卷”和“階段性評估問卷”。課堂評估問卷主要是對學習者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估,這能使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不足,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階段性評估問卷是一個月進行一次,要求學生對自己過去的一個階段(一個月)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并對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及時進行調(diào)整。
第三,對學生的學習策略進行培訓。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使用一些學習策略和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展示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如聽力策略、閱讀策略、寫作策略、詞匯記憶策略等。如在進行閱讀策略培訓時,教師首先對該策略進行闡述,通過講解使學生了解在閱讀過程中如何通過分析上下文、前后句或是通過構(gòu)詞法等去猜測一個生詞的含義的技巧。然后,教師再通過示范,使學生了解該策略的具體操作方法,使他們了解如何運用這些方法去理解生詞,進而理解所讀文章。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對該策略進行討論,并提供難易相當?shù)牟牧献寣W生對所學策略進行專項訓練,鼓勵他們嘗試運用策略,通過練習掌握所學策略。最后就是擴展階段,即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通過這些綜合訓練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策略。這樣,經(jīng)過長期系統(tǒng)的策略訓練能逐步使學生具備策略意識,懂得如何根據(jù)不同的任務選擇運用不同的策略,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四,開展有利于自主學習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組織英語角活動和英語演講比賽活動,組織學生收聽收看英語新聞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語言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五)研究的結(jié)果
經(jīng)過長達兩個學期的策略培訓,實驗班的學生在學習效果方面相對于對照班有了顯著的提高。在06-07學年第二學期英語期末考試中,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比對照班的平均成績高出2.68分,其中成績優(yōu)秀人數(shù)實驗班比對照班多出了8人,而不及格人數(shù)相對少于對照班。
三、啟示
(一)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了解學習策略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學習策略,如何使用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找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從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改善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二)加強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
由于高校擴招,學生人數(shù)增多,使得高校師資顯得相對不足,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機會較有限,所以學生不可能依賴教師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來解決英語學習中所有的問題。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教學實際,盡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營造課堂自主學習氛圍。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要有所準備,即要有目的地進行預習,要充分利用詞典、聽力磁帶、因特網(wǎng)等自主學習材料。課堂上,教師要有目的地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對學生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和討論,這樣學生就能很自然地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來。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靈活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具體指導學生學習。
2.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搭建學用結(jié)合的平臺,如開辦EnglishCorner,舉辦EnglishParty,創(chuàng)辦englishClub等。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收聽收看英語廣播或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英語共享學習資源。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購買一些和自己的學習水平相當?shù)挠⑽膱蠹垺㈦s志,如《英語沙龍》、《英語周報》、《二十一世紀》等,以開闊他們的視野。
(三)改善并強化學生的記憶策略
詞匯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記憶策略很重要。
1.推行卡片記憶法。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能夠隨身攜帶的小冊子(單詞本),把每天接觸到的新生詞及其表達方法都記錄在小冊子上,然后在方便的時間隨時拿出來復習。
2.在語境中強化記憶。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掌握了一個新單詞時,還應掌握該單詞的左鄰右舍,即常用的與之相搭配的詞匯及其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等。一個單詞本身是很抽象的,把抽象的單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語境中掌握單詞的使用方法,就有了對該單詞的比較具體的理解,因而便于更好地記憶該單詞,并且也能正確地使用所學的生詞。
四、結(jié)語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培養(yǎng)學習者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更多地承擔課內(nèi)外自主學習的責任,同時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使學生逐步實現(xiàn)從學習依賴到學習自主的過渡。
研究表明,學習者的自我管理是完全可以后天習得的,適當?shù)呐嘤柨梢蕴岣邔W習者在這方面的技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運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的訓練和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要讓學生自學,而是要求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所以,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訓的同時,教師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這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另外,自主學習培訓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習者的不同需求和特點采取相關的策略及培訓步驟,因材施教,從而達到培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Dickinson1.Self-Instructionin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
[4]華維芬.試論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的定位[J].外語研究,2001(3).
[5]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王京華.形成性評價對英語學習策略影響的實驗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2006(4).
〔責任編輯:楊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