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恩
同事瑩喜歡攝影,從傳統(tǒng)的手動相機到如今頂時髦的數(shù)碼相機,她都玩得轉(zhuǎn)。和其他女孩喜歡拎個小巧玲瓏的手袋逛街不同,她擁有一個大包,包里除了辦公用品外,就是她的寶貝相機。
閑暇的時候,她喜歡背起那個黃褐色的大包走街串巷,用相機來忠實記錄生活。她在自己的博客上發(fā)了無數(shù)圖片——人物、風(fēng)光、懷舊……無一不是精美絕倫,即便是正在拆遷的破屋,也能拍出淡彩中國畫的效果。她在文章里寫道:這樣的老街,拍一張就少一張了,我無力改變它們的命運。那么就讓我為它們留下最后的影子吧。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她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和長處,即便是最挑剔最難相處的人,她也能看到人家的好。
一次,與她閑聊,聽她解說原因:也許是因為玩攝影久了的緣故吧,喜歡透過小小的取景框看事物。若是背景太過雜亂,可以通過焦距的調(diào)整來做取舍:若是遇到骯臟丑惡的東西,只要手輕輕一動,變換一下角度,就可以擺脫了。這樣就容易在紛繁復(fù)雜中捕捉到完美、經(jīng)典和永恒。
我頓悟:你的眼睛就是取景框啊!所以你看到的東西都是美好的。
她微笑:也許是吧。
而熟人楨卻是那種習(xí)慣用“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的方式待人的女子。她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在我面前,所有伎倆無所遁形,過去我從沒有上過當(dāng),今后也絕對不會受騙。
和大家待在一起的時候,她對待任何事物總是喜歡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分析事情總是一針見血,直刺要害,常常搞得身邊人灰頭土臉的。日子久了,大家都害怕與她相處,自然敬而遠(yuǎn)之了。
一天,她很有感慨道:如果不打麻將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人惦記著我。我小心翼翼地硬著頭皮問: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
她說:我就是在那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熬煉過的孫悟空,所有的妖精都逃不過我的火眼金睛,他們那些詭計都太容易被我識穿,他們對我揭穿他們的本質(zhì)心懷不滿。所以不理我,那些東西,我才懶得理睬他們呢。
原來如此!我無話可說,害怕自己被她看出什么“詭計”來,所以,也只能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更愿意自己的眼睛是照相機的取景框,而非煉丹爐里煉過的火眼金睛。因為擁有取景框般的眼睛比火眼金睛更容易讓人獲得快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