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卿
凡是去過寺廟的人如果留心的話,一進門首先看到的,便是彌勒佛迎客的那張笑臉,再往后面看,是怒目圓睜,面色陰沉,表情嚴肅,似乎有些殺氣的韋陀。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們倆并不在一起,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宇。彌勒佛豪爽好客,為人熱情,所以香客甚眾,但他有丟三落四,不善理財?shù)闹旅秉c,致使寺廟管理不善,經常入不敷出。韋陀管賬是把好手,但此人成天陰沉著臉,太過嚴肅,香客們都討厭他,久而久之,搞得香客越來越少,以至于香火斷絕,寺廟面臨倒閉關門。佛祖查看香火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兩個優(yōu)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反差極大的人放在同一個廟里,具體分工是由彌勒佛負責日常公關,專管香客的接待工作,韋陀則掌管寺廟現(xiàn)金財務和日常管理工作。在二人的分工合作下,一個日趨衰敗的寺廟里又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不用說,這個神話故事純屬虛構,但留給我們的啟示是非常深刻的。
其一,對人才的長短優(yōu)劣要辯證地看。
古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劣勢和短處。普通人如此,偉人也這樣。從一個角度看是長,換一個角度看可能就是短;在這個環(huán)境下是短,在另一環(huán)境中可能是長。古詩“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人說讓武松去打虎就是英雄,讓他去繡花他就將一事無成。如果讓姚明去打籃球,就是一個超級球星;如果讓他去踢球,他連替補的位子也坐不穩(wěn)。再說,人才的長與短是不斷發(fā)展的,優(yōu)缺點不是固定不變的,人才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取長補短的過程,沒有一個人的才能是天生就有的。常言道:不怕不會,就怕不學。只要有恒心毅力,經過學習實踐,興趣可能轉化為優(yōu)勢,短處可能變化為長處。如果驕傲自滿,故步自封,不善于學習充電,優(yōu)勢和長處也可能成為短處和不足。
其二,科學而合理使用和配置人才。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生我才必有用。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多層次多規(guī)格的,既需要高層次的杰出拔尖人才,也需要一般人才。在一個公司里面,既需要高層次的專家經理人才,也需要搞收收發(fā)發(fā)的辦公室人員,還需要打掃衛(wèi)生的工作人員。既然人人都有其長和短,因此我們在選拔聘用人才時,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長處和亮點,然后“度才而授任,量能而施職”,給他們安排一個合適的崗位,從而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案呱渑诖蛭米印笔切☆}大做,成本高“不合算”,拿“蒼蠅拍和皮彈弓去打飛機”也不妥。聘用人才還要注意減少用人的成本,大才大用,小才小用,盡量節(jié)省人力資源的浪費。
其三,要用人之長,容人之短。
常言道:長木匠短鐵匠。意思是說在木匠師傅那里,木頭越長越好用,長的木頭既可派上大用場,也可以截成短的木頭。但是,就是那些很短的木頭也是有用的,它可以做木釘或者鍥子。在鐵匠那里,再短小的鐵釘、鐵器都有用處,就是暫時不能用,鍛煉成大的鐵塊就有用了。清朝將軍楊時齋認為,軍中無無用之人。啞巴讓他去送信,就是被敵人抓住了,也審問不出任何軍事機密來;讓聾子做司令部的首腦機關的端茶倒水的服務人員,這樣不會走漏軍事機密;讓瘸腿的士兵去守衛(wèi)炮臺,這些人就是敵人攻破炮臺也逃不掉,只有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與陣地共存亡。只要一個人有一技之長,主流本質是好的,就要大膽地使用,而不能因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就棄而不用,讓人才白白流失。容人之“短”,不僅包括容忍別人的缺點,而且要容人之“過”,即歷史地看待從前的過失;容人之怪,與常人不同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有些身懷絕技的人才往往是怪才、偏才、奇才。當然,我們提倡容人之短決不是對所用之人的缺點視而不見,不管不問,也不是縱容姑息,而是在給他舞臺和機會的同時促其逐步改進。中科院某研究所實行想干事的給機會,能干事的給崗位,干成事的給待遇和地位,這種不拘一格的用人舉措,大大提高了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另外,對于領導干部而言,不僅有一個容人之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容人之長的問題,即允許別人趕上和超過自己,這樣才能有利于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其四,要做好單位內部的人力資源的整合和優(yōu)化。
現(xiàn)在許多高校和企事業(yè)單位都很注意從外部高薪吸引招聘高層次人才,這種做法無可指責。但是,往往許多單位都把眼睛要向外,沒有注意到自己內部的高端人才,沒有發(fā)現(xiàn)內部的那些有巨大潛能,暫時不夠顯眼的,正在成長中的優(yōu)秀人才。由于引進的人才與原有的人才待遇不同,會引來了女婿氣跑了兒子,有的優(yōu)秀人才不得不負氣出走;也有的引進高層次人才過多,造成人才結構不合理,水土不服,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難以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搞好單位內部人才人力資源的整合至關重要。采取強強聯(lián)合,強弱結合,高層次人才與一般層次人才結合,老中青年人才相結合等方法,這樣做既不使人才積壓浪費和過剩,又解決了人才短缺的困難,并可以使得單位的人力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黨中央和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指出,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人才、聚集人才、服務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舉、廣納群賢。這就要求我們的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確立正確的人才觀,學會正確的識別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整合內部人力資源,合理地使用人才,做到想干事的給機會,能干事的給崗位,干成事的給待遇,讓每一個人才的潛能都得到有效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