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為等
抓住1/10000的機會曉為
“不放棄任何一個哪怕只有萬分之一可能的機會。”這是著名企業(yè)家甘布士的經驗之談。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車去外地,但事先沒有買好車票。這時剛好是圣誕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車票很難買到。
甘布士夫人打電話到車站詢問,答復是全部車票已經賣完,不過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可以到車站碰碰運氣,看是否有人臨時退票。車站還特別強調了一句:這種機會或許只有萬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趕到車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沒人退票,甘布士仍然耐心等待。
就在火車還有5分鐘就要開出時,一個女人匆忙趕來退票,因為她家里有急事,只得改期。
于是甘布士如愿以償,搭上了火車。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給夫人打了一個長途電話:“我抓住了那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了,因為我相信一個不怕吃虧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甘布士在生活中正是靠著不放棄萬分之一機會的執(zhí)著,終于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從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成為擁有5家百貨商店的老板,然后又成為企業(yè)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追尋甘布士的成功經歷的確讓人受益匪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處處都有能錯過的良機。因此我們像甘布士那樣,不怕吃虧,善于把握機會,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機會也不放棄,并且努力去奮斗,就一定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趙樺摘自《中國青年報》)
虛掩著的門阿健
一天,某公司總經理叮囑全體員工——“誰也不要走進8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但他沒解釋為什么。
在這家效益相當不錯的公司里,員工都習慣了服從,大家牢牢記住了總經理的叮囑,誰也不去8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
一個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員工,總經理對新員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進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
這時,有個年輕人在下面小聲嘀咕了一句:“為什么?”
總經理滿臉嚴肅地答道:“不為什么。”
回到崗位上,那個年輕人還在不解地思考著總經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勸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別的不用瞎操心,聽總經理的,沒錯。
年輕人卻好奇地偏要刨根問底。眾人便拿出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提醒他別砸了手里讓人羨慕的飯碗。
可年輕人偏偏來了犟脾氣,非要走進那個房間看看。
他輕輕地扣門,沒有反應,再輕輕一推,虛掩的門開了。不大的房間里只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紙牌,上面用紅筆寫著幾個字——把紙牌送給總經理。
年輕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個已沾了許多灰塵的紙牌,走出房間。
這時,聞知年輕人闖入了那個禁止進去的房間,又拿出一個紙牌,有人開始為他擔憂,有人替他出主意,勸他趕緊把紙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誰也不說他曾進入那個房間。
可年輕人卻謝絕了眾人的好意,乘電梯直奔15樓的總經理辦公室。當他將那個紙牌交到總經理的手中時,總經理一臉笑意地宣布了一項讓他震驚的結果——“從現在起,你被任命為銷售部經理?!?/p>
“就因為我把這個紙牌拿來了?”年輕人不解地追問。
“沒錯,我已經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勝任這份工作?!笨偨浝沓錆M自信地看著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果然不負厚望。把銷售部的工作搞得紅紅火火。
事后,總經理向眾人解釋道:這位年輕人不為條條框框束縛,勇于走進某些“禁區(qū)”,這正是一個富有開拓精神的成功者所應具備的良好品質。
眾人恍然大悟:很多成功的門,其實是虛掩著的,只要勇敢地去扣門,大膽地走進去,呈現在眼前的,很可能就是一個嶄新的天地。
(劉燕、王永輝摘自《涉世之初》1999年第10期)
勇氣改變一切杰夫·荷伊
我開始做生意不久,就聽說百事可樂的總裁卡爾·威勒歐普要到科羅拉多大學來演講。我找到為他安排行程的人,希望能找個時間和他會面??墒悄莻€人告訴我,他的行程安排得很緊湊,頂多只能在演講完后的15分鐘與我碰面。
于是在他演講的那天,我就到科羅拉多大學的禮堂外苦坐,守候這位百事可樂的總裁。他對學生演講的聲音不斷從里面?zhèn)鱽?,不知過了多久,我猛然驚覺,預定的時間已經到了,但是他的演講還沒結束,他已經多講了5分鐘,也就是說,我和他會面的時間只剩下10分鐘。我必須當機立斷,做個決定。
我拿出自己的名片。在背面寫下幾句話,提醒他后面還有個約會:“您下午兩點半和杰夫·荷伊有約?!比缓笪易鰝€深呼吸,推開禮堂的大門,直接從中間的走道向他走去。威勒歐普先生原本還在演講,見我走近,他停下話來,我把名片遞給他,隨即轉身從原路走出來,我還沒走到門邊,就聽到威勒歐普先生告訴臺下的觀眾,說他遲到了,他謝謝大家來聽他演講,祝大家好運,然后就走到外面我坐的地方。此時,我坐在那里,全身神經緊繃,連呼吸都好像停止了。
他看看名片,接著看看我說:“我猜猜看,你就是杰夫。”我們就在學校里找了個地方當辦公室。關起門來暢談了一番。
結果我們談了整整30分鐘。他不但花費寶貴的時間告訴我許多精彩動人,讓我到現在還常拿出來講的故事,而且還邀我到紐約去拜訪他和他的工作伙伴。不過他賜給我最珍貴的東西,還是鼓勵我繼續(xù)發(fā)揮先前那種勇氣。他說商業(yè)界或者其它任何地方,所需要的就是勇氣,你希望促成什么事的時候,就需要有勇氣采取行動,否則終將一事無成。
(白惋影摘自《少男少女》)
真理常常很簡單劉燕敏
路旁有兩棵桃樹,一棵在籬笆內,一棵在籬笆外?;h笆內的受到保護,枝繁葉茂,籬笆外的常被人攀折,疏枝橫斜。春天,它們都開粉紅色的花,秋天都結黃紅色的果,不同的是,外面的年年碩果累累,里面的總是稀疏的幾枚。
我天天走這條路,對這種現象不免困惑。直到有一年去一處果園參觀,才知道果實的多寡與枝的疏密有關。枝疏者果眾,枝密者果少。
大自然的許多奧妙與人生的某些現象常有相似之處。我們有兩位朋友,都是搞繪畫的,一個在社會上流浪寫生,一個在國畫院做專職畫家。流浪寫生的,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山野到海濱,新疆、西藏、云南一路畫去,食取果腹,衣取避寒,沒有學術會議,沒有國內國外的參展。心無旁騖,專心作畫。做專職畫家的人有17個頭銜,理事、會長、評委、顧問、指導老師,應有盡有。每年的工作也豐富多彩,作畫、開會、剪彩、輔導、義賣、參展、評獎,不一而足。
1998年,兩漢文化藝術節(jié)上,他們的畫共同在文化宮展出,來自國外和臺港澳的人士參觀后,花高價買走了流浪畫家的所有作品,專職畫家的畫一幅都沒賣出。他很是傷心,來我家找先生喝酒,先生不知如何勸他,只說,他們有眼不識金鑲玉,我看你的畫就不錯。我知道這是先生的鬼話。其實,誰心里都明白,他如果能把身邊的事減少到用手指數清的程度,是不致如此的。
在這個世界上,簡潔而執(zhí)著的人常有充實的人生,把生活復雜化的人常使生命落空。這樣的道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明白的,尤其是那些在世俗的道路上走得太遠的人。
(李蘭軍、周杰摘自《深圳青年》199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