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貧哪?”小時候,媽常皺著眉這樣說我。我雖不服,但也自覺無趣。到后來,我竟也常厭惡地把這話扔給身邊的貧孩子,頗感貧之可厭;時時告誡自己:休要再貧了!果然,從此很少再聽到別人用這個字給我定義,我也很為自己的改變而驕傲。
然而,我哪里曉得,如此高興,為時尚早。
有一次暑假,我聽說“麥當(dāng)勞”招小時工,學(xué)生也收。禁不住黃金夢的誘惑,在一個清晨,我?guī)?元錢的盤纏和滿懷的希望,踏上求職之路。
一直到了“麥當(dāng)勞”門口,才發(fā)現(xiàn)這事原不像我想的那么輕易。望著那熙熙攘攘的人流,那明凈的玻璃門,那熱情的迎賓小姐,我的心怦怦地跳個不停。我在門外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就是不敢往里走。
“怕什么?又不是去要飯,大不了再走出來!”我給自己打著氣,一咬牙,沖了進去。
餐廳里回蕩著克萊德曼演奏的《星空》,顧客不像我想像的那么多,售貨臺后站著一排服務(wù)員。我趁假裝看價目時偷偷地將她們一一打量了一番,然后硬著頭皮向一位看來較和善的小姐走去?!澳雭睃c什么?”還未等我走近,她便熱情地問。我準(zhǔn)備了半天的話登時被噎了回去,攥著那僅有的5元錢哼唧了好一會兒道:“來杯咖啡吧?!备锻陰?,不知咋地膽也有點壯了,于是一邊抿著那苦咖啡,一邊假意閑聊似地問:“我想來這兒打工,不知該找誰?”那小姐詫異地望了我一眼,隨即微笑道:“你看那兒,是值班經(jīng)理,你找她問問?!?/p>
我向四周瞟了一眼,剛使勁兒站起來,再巧不過她居然向這里走來。我忙迎上去,但她卻漠然地從我身邊走過,一點沒看出我找她有事。我鼓足了吃奶的勁兒哼出一個蚊子大的聲:“哎……”她竟聽見了,回頭詢問似地望了我一眼,見我也望著她,便嫣然一笑,走過來彎下腰,摟住我的肩膀,如同幼兒園阿姨般溫柔地問:“小妹妹,有事嗎?”我的心一沉,暗自嘆道:“完了!”但仍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明了來意。她好奇地看了看我,隨即溫和地說:“我們這兒員工已滿,如果要開分店,會在報上登啟事,歡迎那時你能來?!?/p>
此刻,我的臉燙得如同桌上的咖啡,卻仍作出一副豁達的模樣道:“那就算了,謝謝!”言罷,調(diào)頭飛也似地沖了出來,心里那份懊惱就別提了!
后來與一朋友談及此事,她拍著腿一邊笑一邊嘆道:“你可真笨!就不會和她貧兩句?讓她覺得你潑辣、能干,準(zhǔn)成!”我黯然道:“我不知道該怎么貧?!薄柏毮愣疾粫??要么說你笨呢!”我不禁愕然。從前貧嘴令人討厭,如今管住了嘴巴,卻變得蠢了。我望著朋友那張浮動著嘲笑的面孔,不免咬牙切齒:誰說我不會?拾起來就是!
我于是又漸漸貧了起來。
放寒假了,我從宿舍提著冰鞋、兩大捆書和一大包衣服回家,一不小心車坐過了站,無奈之余只好提著這一大堆東西往回走。不料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了,望著路上穿梭不止的“面的”,我盤算著:1元錢1公里,我坐兩站地,身上這幾元錢該足夠了。
一招手我就上了車?!暗酱蠓鹚隆!避囬_了我又問:“多少錢?”從沒打過“的”,終究有些心虛。司機瞥了我一眼,說道:“10塊!”“咦?不是1公里1塊嗎?”“起價就10塊!”司機不耐煩了。定了定神,我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我只有四塊幾?!彼緳C的聲音一下高亢起來:“別價!想蹭車怎么著?”我真怕他停車轟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連公共汽車都沒有,那才窩火呢1心說得和他貧貧,拖到了地頭再說。趕忙厚著臉皮道:“不是,真沒那么多,再說你拉不拉我也往那邊走,我也不是一點錢不給,怎么著你都有賺頭?!彼緳C一聽更來氣了:“你還少說這個,該給多少你一點都不能少!”“我又不是誠心騙你,我不過是個窮學(xué)生,再說,今后我出來了,還不定誰碰上誰呢。”“嗬!”司機怪聲哼了一聲,不屑地翻了我一眼,但沒再吭聲。我抓住時機,再接再厲地貧個沒完,根本不想給他插話的機會。不一會兒到了站,司機很橫地打斷我:“得得!你也甭貧了,我也不要你的錢了,哼!我還真沒拉過這種活呢。”我苦笑道:“我也是第一次打的呀。”司機忽然笑了:“我以后栽在你手里,可別忘了放我一馬?!薄澳鞘?!那是!”我匆匆地下了車,連他長什么樣都沒看清,只是徹頭徹尾地感到了自己的厚臉皮和貧嘴呱舌。
羞愧之余,也竊喜這“貧”的妙用。看來有些東西原是無法明確其對與錯的,貧多了固然惹人討厭,但適時適量地貧一貧,卻比較容易和別人溝通,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令談話的氣氛融洽些、活潑些。總之,貧的壞處不少,妙處亦無窮,而要將其練得爐火純青、收發(fā)自如,實在也不是件易事。
評點:
“貧”,辭典定義為“絮叨可厭”,如“這個人嘴真貧”。但此文“貧”的外延已經(jīng)擴大,它還包括人際關(guān)系中語言交流的技巧,甚至包括機智語言的實用價值了。
這是作者的一段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從中提煉的人生經(jīng)驗。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中學(xué)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已經(jīng)提到空前的重要位置上。文章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對中學(xué)生,甚至對中小學(xué)教育者提出了一個嚴(yán)峻的問題:只重視智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將對走向商品社會的學(xué)生造成一種缺憾。
由于是親身經(jīng)歷,所以寫得生動細致,在情節(jié)的設(shè)置上,安排了兩個跌宕,使文章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楊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