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學
- 中國賦役史中的理念、制度與技術
——從“均平”角度的重新審視
服務于賦役核算的算學技術層面。我們可以由此觀察政治經(jīng)濟思想、賦役制度和算學技術知識三者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和一致性,從算學知識中解讀觀念的滲透與制度的影響,為前述研究路徑提供一個方法性案例。一、均平:傳統(tǒng)中國的秩序正義“均”或“均平”是傳統(tǒng)理想社會秩序的一個核心理念,具體表現(xiàn)為財富分配和稅負分派的指導性原則,學界對此已有論斷。(3)李振宏:《中國古代“平均賦役”的文化考察》,《學術界》2005年第2期;李振宏:《中國古代均平文化論綱》,《學術月刊》2006年第2期。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22年5期2022-11-29
- 我在唐朝學數(shù)學
(這里稱為明算、算學)列入科考??频某挥刑瞥?。算學是唐朝官方開設的數(shù)學專科學校,相當于現(xiàn)在的數(shù)學、天文學、經(jīng)濟學院,除了幾何函數(shù),還包括與數(shù)學息息相關的天文和歷法,其難度比現(xiàn)在高考數(shù)學和奧數(shù)要大得多。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你在唐朝的數(shù)學科考之路。唐朝有一個中央教育機構叫國子監(jiān),它既是政府機關,又是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主要有六個部分,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其中,后四個專業(yè)對平民孩子開放,四門學前途光明,律學黯淡無光,書學和算學只有一個字:慘。
知識窗 2022年8期2022-09-08
- 清代中央算學館述論
古代由官方負責的算學教育,最早應始于南北朝時期。《魏書·范紹傳》載:“太和初,充太學生,轉(zhuǎn)算生,頗涉經(jīng)史。”[1]1755《魏書·殷紹傳》載:“世祖時為算生博士,給事東宮西曹,以藝術為恭宗所知?!盵2]1955隋朝國子寺已有書算學。唐朝時,算學為國子監(jiān)六學之一,朝廷對其生源、學業(yè)及年限、束修之禮、督課和試舉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算學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子之為生者……其束修之禮,督課、試舉,如三館博士之法”[3]563。宋國子監(jiān)亦設算學,并有明確的建制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03-17
- 四十年來中國學界關于朝鮮數(shù)學史研究述要
王朝、高麗王朝的算學制度和算學教育進行了概要性的介紹[4-5]。作者在下冊第四編單辟一章《近世期中算輸入朝鮮》,用較長篇幅介紹了中國宋、元、明諸代在與朝鮮半島高麗王朝、朝鮮王朝諸政權的交往過程中,中國算學典籍和天文歷法傳入朝鮮半島概況、朝鮮歷代的算學教育制度以及朝鮮士人學習中算的大致情況,并提到了朝鮮士人的算學典籍撰著以及在清代《算學啟蒙》回傳中國的情況[5-6]。此外,李儼在五十年代出版自撰論文集《中算史論叢》,在第五集中收錄有《從中國算學史上看中朝文化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 2021年5期2021-12-31
- 清末民初八閩數(shù)學家陳平瑛“積較開方新術”研究
應用,在《〈中西算學題鏡〉研究》[4]中對陳氏的數(shù)學著作《中西算學題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對積較開方新術也有初步的解讀。上述研究或沒有論及陳氏積較開方新術,或是對其中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挖掘不夠,特別是對這個方法與陳氏本人對垛積術的研究之間的關系揭示不夠。本文先利用新史料考訂陳平瑛的生平,其次討論陳氏對垛積術與招差術的研究創(chuàng)見及其思想來源,然后考察陳氏“零邊積較”的構造及其“簡商之法”,接著討論陳氏還原表以及“徑求開方之法”,最后對這一成果的歷史意義進行評述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21年3期2021-12-29
- 珠算:源自山東的數(shù)學智慧
;元朝朱世杰的《算學啟蒙》載有的36句口訣,與今天的大致相同;從明代開始,中國算盤隨著往來貿(mào)易逐漸傳入日本、朝鮮、越南、韓國等國家和地區(qū),還有航海家把算盤帶去西方。珠算對這些國家的數(shù)學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算盤。申遺,少不了這位老人2013年12月4日,珠算以其完整的知識體系,成為中國第30個入選《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的項目。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點評道:憑借簡便的計算工具、完整的數(shù)理內(nèi)涵,珠算無愧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器”。許多人都知道
走向世界 2021年44期2021-12-02
- 我的教師(節(jié)選)
,因為塾師自己的算學程度,也只到此為止。十二歲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個中學,因為考試的時候,校長只出一個“學而后知不足”的論說題目。這題目是我在家里做過的,當時下筆千言,一揮而就。校長先生大為驚奇贊賞,一下子便讓我和中學一年級學生同班上課。上課兩星期以后,別的功課我都能應付自如,作文還升了一班,只是算術把我難壞了。中學的算術是從代數(shù)做起的,我的算學底子太壞,腳跟站不牢,昏頭眩腦,踏著云霧似的上課,T女士便在這云霧之中,飄進了我的生命中來。第一個月考,我的
意林·少年版 2021年3期2021-04-13
- 分途與合流:從算學與經(jīng)學的關系看南北朝數(shù)學史
247)。那么,算學是否也有從分野到統(tǒng)一的過程?該問題的復雜性在于:時人就已觀察到南北經(jīng)學“所為章句,好尚互不相同”([12],頁2709),但是在算學領域似乎知識的一般性(generality)才是學者們共同持有的價值(3)林力娜(Karine Chemla)通過《九章算術》劉徽注論證在中國古代數(shù)學中一般性(generality)是高于抽象性(abstraction)的認識論價值。參見參考文獻[13]。。事實上,南北朝時期算學與經(jīng)學的關系確實十分密切。周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21年1期2021-04-12
- 從《算學學習法》中領悟余介石的數(shù)學教育思想
王燦一、《算學學習法》的歷史背景民國時期國家的落后,社會的動蕩,促使國人更加重視文化教育,數(shù)學教育的作用也更為突顯,所以民國時期的數(shù)學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基礎性學科,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數(shù)學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生存生活所必須的數(shù)學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具有一定的數(shù)學抽象思維能力。同時近代中國政治、經(jīng)濟極其落后,急需一些愛國志士投身到國家的建設中去,而民國時期的學校教育的發(fā)展,特別是數(shù)學教育的發(fā)展,可以向國家建設提供大量的人才,這
紅豆教育 2021年27期2021-01-18
- 康熙時代, 中國科學為什么沒有走向近代化
被留用?!懊绅B(yǎng)齋算學館”的設立1692年,康熙頒布容教詔令“新旨通行”,允許傳教士在中國土地上自由傳教、新建教堂,中國教徒參與傳教也不再受限,傳教士為此不勝歡欣。詔令中提到頒布此旨的原因是傳教士在歷法、火器制造和談判方面有諸多功績。然而到1705年之后,康熙對西洋人的整體態(tài)度產(chǎn)生了大的轉(zhuǎn)變,重要原因是教廷特使多羅在這一年的年底來到北京,禁止教徒祭祖祭孔。這場禮儀之爭,加深了康熙對傳教士的疑慮,他決心要讓中國人獨立掌握歷算知識,于是便有了1713年“蒙養(yǎng)齋算
領導文萃 2020年21期2020-11-19
- 京師同文館《八年課程表》與諸西學教育
構,另有天文館、算學館、化學館等,分別學習天文、算學等西學課程(1)關于這方面的文章有顧衛(wèi)星的《京師同文館外語教學特色簡析》,載《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京師同文館英語教學歷史研究》,載《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第5期。張美平的《略論京師同文館的英語教學特色》,載《廣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張秀燕的《清朝時期的翻譯學?!熗酿^》,載《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專輯。羅燕霞的《清末京師同文館的英語教學
高教發(fā)展與評估 2020年3期2020-03-16
- 當女性仰望月亮
算》以及中國古代算學和西洋算學的著作,寫出了《勾股三角解》《歷算簡存》《籌算易知》《象數(shù)窺余》等數(shù)學書籍,在數(shù)學方法和數(shù)學思想上有獨到之處。她撰寫的《月食解》闡述了月食如何發(fā)生。相傳,她在閨房中以油燈懸掛房梁作太陽,小圓桌在燈下為地球,而王貞儀手握鏡子當月亮,反復試驗與觀察;在《地圓論》中,她認為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為正中,因此遠看別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該傾倒,實際都不倒,難道不是因為各地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嗎?據(jù)傳她的著作共有64卷之多,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20年3期2020-02-24
- 論唐代數(shù)學教育的得失及影響
相比,我們可以從算學館中老師和學生的地位、人數(shù)、出路,看出國家對于數(shù)學這一科的態(tài)度。第一,從教師配額來看,書算律的教師人數(shù)最少、出身最低。在唐代,國子監(jiān)作為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國子學,博士五人,正五品上,助教五人,從六品上。太學,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從七品上?!?,律學,博士三人,從八品下,助教一人,從九品下。書算學,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助教一人”[2]830-832。第二,從招生規(guī)模上來看,書算學生數(shù)
文化學刊 2020年12期2020-01-02
- 一部明代數(shù)學巨著的傳世風波
部名為《通證古今算學寶鑒》(簡稱《算學寶鑒》)的算書。他對這部精心編撰的數(shù)學專著是頗有信心的。杜瑾拜讀之后,敬佩不已,對這部書的內(nèi)容大加贊賞,認為比他之前所見過的任何算書都講得通透明白,還表示愿意出錢助其出版。終于遇見了知音,此時的王文素用感激涕零來形容也不為過了。數(shù)學巨著的創(chuàng)新之處確實,這部算書所記述的內(nèi)容在算法上非常嚴謹,比較全面地對前人著作中的錯誤進行了批評和改正,這種做法在中國數(shù)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而且,《算學寶鑒》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數(shù)學著作,涵
百科知識 2019年19期2019-09-27
- 《算學寶鑒》用韻與16世紀山西汾陽方言
年)的數(shù)學著作《算學寶鑒》中有大量詩歌。這些詩歌以普及數(shù)學知識為主,文辭簡單易懂,同時作者很重視詩歌的葉韻問題:“既成,憾其聞見之不廣,采輯之不多,而又愧詞句之不工,音韻之不葉?!保?]xxii考察這些詩歌的用韻,發(fā)現(xiàn)其用韻十分靈活,基本不遵平水韻,正其所謂:“編成俚句授童徒”[1]385,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當?shù)氐膶嶋H語音。這就成了我們研究明代語音史的一份寶貴材料?!?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算學寶鑒》在明清流傳不廣,鮮為人知。時至今日,也僅國家圖書館藏一抄本,曾被收入《中國科學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9年3期2019-05-24
- 文理全才龔子英
教授其外文及經(jīng)史算學。這一提議得到李鴻章的首肯。1863年,上海廣方言館正式成立。廣方言館在四十多年的時間里,培養(yǎng)了眾多的外交人才,同時也為近代造就出很多科學人才,精通算學的龔杰(子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龔杰的三位兄長,各有成就。長兄龔樸(1866~1921),字子良,又名康臣(光緒十年吳縣縣學生員),早年考入?yún)强h縣學,后自修英語,是一生從教的秀才先生。次兄龔樑(1869~1951),字子漁,上海墾業(yè)銀行董事,上海匯豐銀行買辦,懂英語。三兄龔模(1872~
江蘇地方志 2019年1期2019-03-20
- “同文館之爭”:一場洋務派與保守派的論戰(zhàn)
范圍擴及西方天文算學、火器輪船制造之術方面。而甫任江蘇巡撫不久的李鴻章更是不滿于中央推行新政舉措的過于遲緩,數(shù)次上書總理衙門,催促其早下決斷。同治五年八月二十四日(1866年10月2日),朝廷諭令精于數(shù)學算術的南海鄒伯奇、海寧李善蘭赴京師同文館報到,以資差委。這無疑傳達了一種訊息:京師同文館開始搜求算學人才,以籌備添設天文算學館之用。至此,同文館課程變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高潮迭生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五日(1866年12月11日),奕上折正式請求在京師同
領導文萃 2019年4期2019-03-11
- 民國算學哲學反思之先聲
——胡明復算學思想探析
譯介,民國社會對算學[注]在數(shù)學名詞未審定的民國早期文獻中,算學與數(shù)學并用,實同名異,本文循胡明復著述之原貌,用“算學”為多。的認識發(fā)生了較大的轉(zhuǎn)變,對算學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意義有較為廣泛的認識。歸國留學生群體對于民國算學思想的變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在國外師從學界泰斗,緊跟前沿,充分掌握世界先進科學與算學知識,許多留學佼佼者獲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后,他們不僅僅是向國內(nèi)學界傳授先進的算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向國人紹介國外先進算學觀念與算學文化,為民國現(xiàn)代算學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2-11
- 大唐留學生學什么
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六學學習,留學生年齡要求一般在14歲到25歲,學習期限一般為十年左右。留學生進入國子監(jiān)后,按照大唐國子監(jiān)教學規(guī)定修學業(yè)進行,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旨在培養(yǎng)通才,主要講授儒學經(jīng)典;書學、律學、算學是培養(yǎng)專才的??茖W校,書學主要講授書法,律學主要講授唐朝的律令格式,算學主要講授算術。對于志在長期留學的學問生,朝廷一般安排其進入國子學讀書,對其進行通才教育。而志在深造的請益生,則安排進書學、律學、算學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按照國子監(jiān)學制,留學生也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9年12期2019-01-30
- 他們真是被清華破格錄取的嗎
下:國文、英文、算學三門平均40分以上。其中部分科目有最低分的限制:“國文要求不低于45分,英文要求不低于45分,算學要求不低于5分即可?!币虼?,若錢鍾書的數(shù)學成績?yōu)?5分,而國文、英文兩科又十分優(yōu)秀,顯然符合清華對新生的錄取標準,并非“破格”。據(jù)他人回憶,錢鍾書的成績非但不需要被“破格”,而且排名較為靠前,在清華正式錄取的174名男生中排名第57。季羨林比錢鍾書晚一年進入清華。據(jù)他回憶,1930年,他同時報考了北大、清華兩所大學,皆被錄取。據(jù)說季羨林投考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4期2019-01-07
- 中算勾股算術在17世紀日本的傳播與發(fā)展
有《楊輝算法》《算學啟蒙》《算法統(tǒng)宗》[6]。和算家們的研究熱情與水平較之前有大幅增長,他們最初吸收的是中國明代數(shù)學,后轉(zhuǎn)而攝取宋元數(shù)學。《楊輝算法》對和算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1)對關孝和(Seki Takakazu,1642—1708)的數(shù)學工作以及關流數(shù)學有很大影響;(2)一些和算著作如《童介抄》《增補算法闕疑抄》《大成算法》《算學啟蒙諺解大成》等直接或間接引入了《算學啟蒙》《楊輝算法》的內(nèi)容;(3)和算家們從中吸取了縱橫圖、翦管術、重差術、高次數(shù)值方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6期2018-12-18
- 剝開俗世的果核尋找自由精神
小說講述的是明代算學大師王文素的人生傳奇。王文素祖籍山西汾陽,后因饑荒移民到河北饒陽,他淡薄功名利祿,熱衷算學研究,最后終于寫出《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成為一代算學大師。可惜天妒英才,這樣的算學奇書,卻由于種種原因,在當時沒有付梓出版,導致一代算學大師在數(shù)百年的時光中湮沒無聞。作為一部關于自然科學界歷史人物的長篇小說,《天地公心》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挑戰(zhàn)無處不在。我們知道,歷史人物的難寫,在于它既要符合歷史的大致面貌輪廓,又要有自己的獨到創(chuàng)造,因為文學創(chuàng)作并不是
都市 2018年5期2018-09-10
- 人生絕望處
——評王秀琴的“王文素系列”
、散落民間的布衣算學大師。他生活在明朝中葉,集畢生精力完成代表明代最高數(shù)學水平《新集古今通證算學寶鑒》巨著,生前卻因財力寡薄未能出版印行。這樣一部集大成數(shù)學專著,史籍一無記載,幾近佚失,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引起國內(nèi)數(shù)學界注意并開始研究,其作者數(shù)學大家王文素在被塵封了五個世紀后,才得以重見天日。王秀琴選擇用三種不同體裁構寫王文素,分別是長篇小說《天地公心》,長篇非虛構《帝國的憂傷》和傳記《算學大師王文素傳》。三個文本從不同側面全方位對王文素這一題材進行了挖掘
長江叢刊 2018年20期2018-07-11
- 剝開俗世的果核尋找自由精神
——評王秀琴長篇小說《天地公心》
小說講述的是明代算學大師王文素的人生傳奇。王文素祖籍山西汾陽,后因饑荒移民到河北饒陽,淡薄功名婚姻,熱衷算學研究,最后終于寫出《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成為一代算學大師。可惜天妒英才,這樣的算學奇書,卻由于種種原因,在當時沒有付梓出版,導致一代算學大師在數(shù)百年的時光中湮沒無聞?!短斓毓摹纷鳛橐徊筷P于自然科學的歷史人物長篇小說,《天地公心》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挑戰(zhàn)無處不在。我們知道,歷史人物的難寫,在于它既要符合歷史的大致面貌輪廓,又要有自己的獨到創(chuàng)造,因為文學創(chuàng)
長江叢刊 2018年13期2018-05-16
- 寡斷與掣肘:朝廷決策視角下的同文館之爭
的優(yōu)劣。添設天文算學館的決策產(chǎn)生于晚清辛酉政變之后,垂簾聽政的決策機制與權力核心成員價值傾向無疑對決策有著重要影響。(一)垂簾聽政的決策體制滿清入主中原后,統(tǒng)治者就提出“天下之事,豈可分理乎”“當統(tǒng)于一”[1],強調(diào)“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無旁假”為“本朝家法”[2]。但統(tǒng)治者也清楚,由于疆域廣闊、民族眾多、事務繁雜多樣,單憑皇帝個人是無法做到事事準確決策的。因此統(tǒng)治者很早就提出“自我民聽,天以為聰,自我民視,天以為明”[3]180,強調(diào)決策過程中信息的廣泛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3期2018-03-22
- 清末士紳黃慶澄赴日考察對溫州教育近代化的影響
討論時事、漢學、算學等問題。黃慶澄用異域之眼看日本,并反觀中國,他能夠把日本已經(jīng)做過的事情和中國應該做的事情聯(lián)系起來考慮,形成自己的思想?!拔抑袊缘?、咸以來,柔遠之道,中興諸公亦幾費擘畫從而效之,不亦可乎?慶城曰:是又不然”①,因為“夫君子之觀人國也,必洞觀其上下實在情形,反覆推勘,然后悉其利弊所在”②,他認為不能全盤西化,必須根據(jù)該國的國情去反復推敲利弊之后學習適合自己國家之道。他評價日人“喜動不喜靜,喜新不喜故,有振作之象,無堅忍之氣。日人之短處在此
名作欣賞 2018年20期2018-01-27
- 追尋瀏陽算學館的根
式學堂———瀏陽算學館,授算學、物理、地理等,開湖南新學之先聲。據(jù)《中國科學技術團體》一書介紹,中國近代之有科學技術團體,當首推湖南瀏陽算學社。二、興辦過程為了興辦瀏陽算學館,譚嗣同寫了一封長達2萬字的信給他的老師歐陽中鵠,在信中痛陳時弊,“請廢經(jīng)課,興算學、格致”。同時還草擬了“開創(chuàng)章程八條”“經(jīng)常章程五條”,積極推崇實學,希望得到歐陽中鵠及其他瀏陽士紳的支持,從而實踐其“先小試于一縣”的教育變法主張。歐陽中鵠在接到來信之后,深有感觸,積極響應譚嗣同的倡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9期2017-10-10
- 追尋瀏陽算學館的根
︳詹荔芝追尋瀏陽算學館的根文︳詹荔芝一、歷史背景甲午戰(zhàn)敗之后,受經(jīng)世致用思潮影響,時任岳麓書院山長的王先謙深為國事?lián)鷳n,他認為“中國風氣未開,才能未顯,故外人聲、光、化、電之學,皆宜加意講求”。除了踐行經(jīng)濟事務外,他還勉勵學生以救國為己任,“多讀有用之書”。以他為代表的士紳階層包括張祖同、葉德輝、朱雨田等人“幡然醒悟,廣開學校,悉事西法”,開始投身于救亡圖存的教育運動之中。具有強烈變革進取精神和維新思想的譚嗣同同樣認為,變法圖強,仍然需要“以教育賢才為急務
湖南教育 2017年35期2017-09-22
- 最早宣傳自然科學的《算學報》
科學的專業(yè)報刊《算學報》。該報的主編是傅樵村。傅樵村約生于1873年,名崇矩,四川簡陽人。青年時代參過軍,還曾留學日本,有一股報國的熱忱。但在腐敗的清朝統(tǒng)治時期,他的富國強兵的愿望只能落空。“百日維新”結束后,傅樵村更加堅定了棄政從事文化教育的決心。1902年,他通過成都圖書館向清朝四川地方政府申請,獲準在成都成立了算學館,招收學生教習算學,聘請懂西學的蘇星航擔任總教習,一時求學者頗多。由于教室設備、師資不足,不能容納更多的要求學習算學的學生,于是他決定由
看歷史 2017年5期2017-05-13
- 真假反思
,無一不與天文、算學有關,于是奏請在同文館內(nèi)另設一館,專門學習天文、算學,聘請洋人教學。這種反思雖不徹底,但起碼找對了方向。不料,這樣的建議被不少士大夫嗤之以鼻,當時的大人物倭仁就是其中之一。他上奏說:“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薄疤煜轮?,不患無才。如以天文、算學必須講習,博采旁求,必有精其術者,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后來,李鴻章說:“中國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所用非所學,學非所用。無
雜文月刊 2017年23期2017-03-05
- 我的老師
,因為塾師自己的算學程度,也只到此為止。十二歲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個中學,因為考試的時候,校長只出一個“學而后知不足”的論說題目。這題目是我在家塾里做過的,當時下筆千言,一揮而就,校長先生大為驚奇贊賞,一下子便讓我和中學一年生同班上課。上課兩星期以后,別的功課我都能應付裕如,作文還升了一班,只是算術把我難壞了。中學的算術是從代數(shù)做起的,我的算學底子太壞,腳跟站不牢,昏頭眩腦,踏著云霧似的上課,T女士便在這云霧之中,飄進了我的生命中來。她是我們的代數(shù)和歷
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趣味閱讀) 2017年9期2017-02-16
- 陳建功與高中數(shù)學教科書的編撰
頒布的《高級中學算學課程標準》,主要選取流行的美、英等國數(shù)學教材內(nèi)容編撰?!陡咧写鷶?shù)學》大量內(nèi)容取材于《范氏大代數(shù)》,以及霍爾、奈特合著的《大代數(shù)》?!陡咧袔缀螌W》多取材于史密斯修訂的溫德華士《平面和立體幾何學》,以及舒塞司、塞未諾克合著,斯凱勒修訂的《平面和立體幾何學》。但這兩本教科書并非簡單照搬或拼湊之作,在篇章結構和某些章節(jié)內(nèi)容安排上與所取材的教材差異較大,并均具特色。出版之后,都再版十余次。它們的編撰是國人通過向國外數(shù)學教材取材,打造適合新課程標準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7年1期2017-01-22
- 唐五代明算科與算學教育
坤唐五代明算科與算學教育金瀅坤唐承隋制,在武德二年設國子學時應該保留了算學,武德六年就有算學博士的明確記載。唐代算學經(jīng)歷一個反復廢立的過程,曾一度改隸太史局、秘書局。大概在中宗反正后,算學重歸國子監(jiān)。明算科的設置應該在武德四年與其他諸科一起設置。根據(jù)舉子選習算經(jīng)的不同,其考試內(nèi)容分為兩類??荚嚨姆椒ù笾屡c明經(jīng)相同。明算出身,僅授從九品下,為唐五代最低釋褐官。但因其知識狹窄,缺乏從政所需的文官素質(zhì),罕有獲重用者。算學出身自然在歷史舞臺上的作用微乎其微。唐五代
中國考試 2016年6期2016-02-13
- 朱載堉的生平及其數(shù)學成就
——紀念朱載堉誕生480周年
學家。朱載堉在《算學新說》弁言中說,“臣所撰新說凡四種:一曰律學,二曰樂學,三曰算學,四曰韻學。前二者其書之本原,后二者其書之支脈,所以羽翼其書者也”。也就是說,他將數(shù)學看作是他創(chuàng)建一種嶄新律制的“翅膀”。在數(shù)學思維上,朱載堉的工作至少突破了前人常以一個自然整數(shù)為起點而構成幾何數(shù)列的范式,如以3為公比數(shù)的幾何數(shù)列即1、3、9、27、81等等。要在相鄰兩個自然整數(shù)如1和2之間構架一個由13項組成的幾何數(shù)列,這是朱氏的樂律研究為中國數(shù)學史上提供的有關等比數(shù)列的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6年4期2016-02-13
- 從“九章”到“中國古算書”*——王季同致李儼信解讀
95年畢業(yè)后留任算學教習.1891至1895年,有《泛倍數(shù)衍》、《勾股補解》、《九容公式》等數(shù)學著作出版,深受席淦、蒯光典、蔡元培等前輩學者的推許.[1]1911年在《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Irish Academy)發(fā)表《四元函數(shù)的微分法》(The Differentiation of Quaternion Functions).這篇論文的發(fā)表在中國近現(xiàn)代數(shù)學史上意義非凡.因為它是我國學者在國際學術刊物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11-20
- 真假反思
,無一不與天文、算學有關,于是奏請在同文館內(nèi)另設一館,專門學習天文、算學,聘請洋人教學。這種反思雖不徹底,但起碼找對了方向。不料,這樣的建議被不少士大夫嗤之以鼻,當時的大人物倭仁就是其中之一。他上奏說:“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薄疤煜轮螅换紵o才。如以天文、算學必須講習,博采旁求,必有精其術者,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后來,李鴻章說:“中國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所用非所學,學非所用。無
清風 2015年4期2015-11-12
- 撫古思今:同文館之爭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務派奏請設立天文算學館以學習西方推算、制器等科學知識及技術,主張以夷為師,而站在傳統(tǒng)文化角度的頑固派,以“衛(wèi)道”的立場,挑起了這場影響深遠的爭論。一 爭論的背景與緣起自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是中國社會變動極為劇烈的時期,也是中西文化全面沖突、碰撞和融合極其活躍的時代。晚清時期的文化論爭即反映了這一時期中西文化撞擊與融合的歷史內(nèi)容,其中既包含著新文化與舊文化、新觀念與舊觀念之爭,同時也包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之爭。(一)爭論的背景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5年7期2015-07-21
- 少年胡適的讀書之道
目有國文、英文、算學、物理、化學等。胡適因從小沒有接受自然科學類的教育,學起算學、物理等就比較吃力。為了早點入高年級就讀,胡適沒日沒夜地自學算學,把身體累垮了,甚至一度兩耳失聰。好在后來通過體育鍛煉,身體得以康復,耳朵也不聾了。胡適就是這樣勤奮刻苦地在上海讀書,眼界、思想和知識水平有了質(zhì)和量的提高。少年胡適的讀書經(jīng)歷告訴我們:所謂的聰明其實更多的是來自后天的教育。只要廣博讀書,找到自己的志趣與專長,投身其中,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一定可以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一片
小學教學研究·新小讀者 2015年3期2015-03-20
- 民國時期中學幾何課程演變之管窺
起草了《初級中學算學課程綱要》和《高級中學算學課程綱要》.《初級中學算學課程綱要》規(guī)定,“初中算學,以初等代數(shù)幾何為主,算術三角輔之,采用混合方法”[2].規(guī)定每周上課1小時,算學課程總共30學分.《高級中學第二組必修的幾何課程綱要》規(guī)定,幾何課程包括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二次曲線等.共6學分.高中幾何課程綱要規(guī)定的教材內(nèi)容仍不超出傳統(tǒng)范圍.不過綱要說明中指出,教學中要介紹非歐幾何觀點,目的是讓學生不僅僅只知道歐氏幾何.《高級中學第二組必修的解析幾何大意課程
數(shù)學教育學報 2014年6期2014-05-20
- 晚清湖南書院的數(shù)學教育
□ 鄧洪波數(shù)學(算學)與外語(方言、譯學)教育一樣,是書院轉(zhuǎn)型,由古代走向近代的象征之一。但長期以來,只是泛泛而言,沒有專論文章,幾近學術空白。最近整理湖南書院文獻,發(fā)現(xiàn)戊戌運動時期,湖南書院的數(shù)學教育生氣活現(xiàn),頗足稱道,因成此文,就教于關心中國教育近代化的各位同道。一、湖南書院改革與數(shù)學教育的興起湖南書院的數(shù)學教育與外語教育一起,興起于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總的來講,它是湖南士人反省失敗,救亡圖存的重大舉措,實則開啟了湖南維新運動的序幕??计溟_風氣之先者為瀏
大學教育科學 2014年2期2014-03-30
- 我國古代是如何命名數(shù)學的?
的專門機構——“算學”,它相當于現(xiàn)在大學里的數(shù)學系,教學用書有《孫子算法》、《五曹算經(jīng)》、《九章算術》等算術書。從19世紀起,西方的一些數(shù)學學科,包括代數(shù)、三角、解析幾何、微積分、概率論等相繼傳入我國,西方傳教士多使用“數(shù)學”,中國古算術則仍沿用“算學”。1935年,中國數(shù)學會確立了“算術”的意義,而算學與數(shù)學仍并存使用。直至1939年,清華大學才把“算學系”改為“數(shù)學系”。
知識就是力量 2014年10期2014-01-14
- 《算學課藝》的力學問題與京師同文館數(shù)學教育
867年設立天文算學館,由當時著名數(shù)學家李善蘭擔任算學教習。經(jīng)長期的教學,天文算學館積累了許多問題及其答案,后由副教習席凎、貴榮編輯成《算學課藝》?!?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算學課藝》是當時同文館數(shù)學教學成效的具體例證,是研究晚清數(shù)學教學的很好素材。[1]同文館數(shù)學教育對當時西方近代數(shù)學的傳播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2]受到學界的普遍關注,學者對《算學課藝》的 內(nèi)容、[1],[3]影響[4]等進行了研究。但這些研究主要針對《算學課藝》中的數(shù)學內(nèi)容,對其中的力學內(nèi)容及其應用,以及對西方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2期2013-06-29
- 二十世紀混合數(shù)學教科書的先河——《布利氏新式算學教科書》之考察
撰的《布利氏新式算學教科書》(Breslich’s General Mathematics).該套教科書共 3冊,1920年起陸續(xù)譯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套教科書的翻譯對當時中國初中混合編排教科書的編寫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20世紀20年代中國自編的3套混合數(shù)學教科書都是在模仿此書的基礎上編撰而成.但它所蘊含的意義由于原始版本的珍貴而塵封在故紙堆中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文章通過對該套教科書的編寫背景、教科書提綱、體例特點的回顧,以便從中汲取有益的經(jīng)驗和教訓,對今
數(shù)學教育學報 2013年2期2013-04-11
- 王文素創(chuàng)多項算史之最
了《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這一數(shù)學巨著,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王文素獻身數(shù)學,不單是認為數(shù)學重要,也基于他對數(shù)學的熱愛,他能“陋室半間尋妙理,靈臺一點悟玄機”,真乃苦中求樂,樂在其中?!傲洗艘话闱逡馕叮篱g能有幾人知”的心情,頗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滋味。由此足可以看出他在數(shù)學的海洋中邀游已到了樂此不疲的境界。王文素對數(shù)學研究矢志不移,用30年時間“歷將諸籍所載題術,逐一測深探遠,細論研推,其所當者述之,誤者改之,繁者刪之,缺者補之,亂者理之,斷者續(xù)
新晉商 2012年4期2012-05-22
- 論同文館之爭與洋務運動的困境
文館內(nèi)增設天文、算學館并招收科甲正途出身者入館學習這一提議。頑固派認為洋務派這一提議有違于傳統(tǒng)治國之道,事實上則是擔心洋務運動的深入發(fā)展會危及自身的政治地位。慈禧太后的態(tài)度及其產(chǎn)生的作用則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洋務運動的阻礙。雖然從表面上看爭論以洋務派的勝利告終,但是這次爭論反映了在晚清政治背景下,洋務派在深入推進洋務運動這一問題上所面臨的強大阻力。同文館之爭;洋務運動;困境1867年同文館之爭是晚清洋務運動開始后洋務派與頑固派第一次直接而激烈的沖突。這次沖突直接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5期2012-03-19
- 老段子
人官員德壽提出刪算學、體操和地理三門課,理由是:算學自有賬房先生料理;我輩是文人,因此不必練體操;地理一科是風水先生之言,何必培養(yǎng)那么多風水先生呢?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在雅典召開之前,清政府接到了國際奧委會的邀請函。光緒、慈禧及滿朝文武均不知“奧運”為何物,未予理會。袁世凱對張之洞說:“練兵之事,看起來似乎很復雜,其實很簡單,主要是練成‘絕對服從命令。我們一手拿著錢和官,一手拿著刀,服從命令就有官有錢,不從就吃一刀?!睏n雄也。清華大
讀者 2011年2期2011-02-11
- 老段子
人官員德壽提出刪算學、體操和地理三門課,理由是:算學自有賬房先生料理;我輩是文人,因此不必練體操;地理一科是風水先生之言,何必培養(yǎng)那么多風水先生呢?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在雅典召開之前,清政府接到了國際奧委會的邀請函。光緒、慈禧及滿朝文武均不知“奧運”為何物,未予理會。袁世凱對張之洞說:“練兵之事,看起來似乎很復雜,其實很簡單,主要是練成‘絕對服從命令。我們一手拿著錢和官,一手拿著刀,服從命令就有官有錢,不從就吃一刀?!睏n雄也。清華大
讀者·校園版 2011年2期2011-02-11
- 數(shù)學一邊去
學??茖W?!?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算學館”,招收學生三十人,設置算學博士和算學助教主持日常教學工作。這樣,國子監(jiān)內(nèi)就有了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六個學館。政府還讓李淳風編訂了十部算經(jīng),即《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海島算經(jīng)》《孫子算經(jīng)》《夏侯陽算經(jīng)》《張丘建算經(jīng)》《綴術》《五曹算經(jīng)》《五經(jīng)算術》《緝古算術》,統(tǒng)稱《算經(jīng)十書》,作為官方教材。讓數(shù)學入科舉,數(shù)學過關就可以做官,這在當時,可說是開了世界之風氣。盡管那時數(shù)學還不是很發(fā)達,但先把架子搭起來,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
幸福·悅讀 2015年4期2010-11-18
- 試析我國近代數(shù)學教育的發(fā)展
參》在內(nèi)的十余部算學教科書①。同時,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革,清末書院制度的弊端日益明顯。一方面書院的山長多是庸陋之師,另一方面為了適應科舉考試的需要,大多數(shù)書院均以八股文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所學沒有實際用處。所以改革教育、創(chuàng)設學堂、廢科舉、辦學堂成了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以同治元年(1862)京師同文館的設立為開端,我國先后建立了為培養(yǎng)外交翻譯人員設立的學堂、為培養(yǎng)軍事技術人員設立的學堂、普通學堂、中學堂、小學堂等許多學堂。另外,在此期間內(nèi)我國還自編了《學算筆談》、
河北職業(yè)教育 2010年5期2010-07-24
- 李儼、嚴敦杰往來書信(1940—1941年)(一)
事處寄來“南北朝算學書志”①載《圖書季刊》,1940年新 2卷第 2期,第 196—212頁。大稿,屬為校補,以便在下期《圖書季刊》內(nèi)披露。茲擬就所知盡量補充于大稿后加以附注。大文交印時亦題“嚴敦杰著李儼注”字樣,以分文責。本擬將此項附注稿件呈上乞政,以交印期近,未及辦理,甚以為歉。儼近作“二十八年來中算史論文目錄”②載《圖書季刊》,1940年新 2卷第 3期,第 372—391頁。已得三百余條,其中尚有缺疑之處,未知兄可為增補些材料否?大著“四川算學書志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0年1期2010-01-25
- 一個傳統(tǒng),兩次革命
話說:壬叔謂少于算學,若有天授,精而通之,神而明之,可以探天地造化之秘,是最大學問。這幾句話證明他對西方數(shù)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已有透辟的認識了。但達到這種理解并非易事。王韜雖自稱在“西館十年,于格致之學,略有所聞”,但仍不能接受李氏對“算學”的評價;囿于中國傳統(tǒng)的觀念,他竟說:“算者六藝之一,不過形而下者耳?!辈贿^與當時一般士大夫相比較,王氏的識見已遠為超出。試看下面的故事:清晨,湖南樊吉山來訪。吉山名川……甚慕算法天文及讖緯占望之學,以為泰西人素精于此,必
讀書 2009年3期2009-12-18
- 中國數(shù)學會第一次名詞審定
載:“‘數(shù)學與‘算學二名詞,國內(nèi)并用已久,實同名異,識者不免有分歧之感。二十二年(注:“二十二年”以及下文中的“二十四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均為中華民國紀年)四月,本館呈請教育部召開天文數(shù)學物理討論會于南京,當時通過數(shù)學常用名詞百數(shù)十則,然于mathematics一名詞譯為‘數(shù)學抑‘算學因意見不一,未予決定。二十四年九月,中國數(shù)學會名詞審查委員會開會于上海,就本館編訂之名詞加以審查,全稿順利通過,惟于‘數(shù)學或‘算學二名詞,仍主兩存。適本學科全部名詞經(jīng)
中國科技術語 2009年1期2009-04-02
- 近代數(shù)學家李善蘭
佼者。一、同文館算學總教習李善蘭(1813~1884),字壬叔,號秋紉,浙江海寧硤石人,是著名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中國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浙江海寧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李善蘭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就讀于私塾,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9歲時,發(fā)現(xiàn)父親的書架上有一本中國古代數(shù)學名著《九章算術》。這本書約成書于東漢前期,由246個算術命題和解法匯編而成,是世界著名的數(shù)學著作之一,標志著我國古代數(shù)學的完整體系的形成。李善蘭讀了這
文史雜志 2009年6期2009-03-29
- 古人的素質(zhì)教育
博物常識;數(shù),是算學知識、歷法和數(shù)術。能夠做得了“?!钡娜藨撌且粋€綜合素質(zhì)非常高的人??鬃釉凇墩撜Z·子罕》中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至少說明他是精通六藝的。而這一點恰恰是以他為代表的先賢們習慣被后人忽略的地方。由六藝可見,孔子的教學內(nèi)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三部分。但這三部分內(nèi)容并非等量齊觀,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個關于仁的重要定義來看,孔子顯然是把“學會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礎或首要的地
國學 2009年12期2009-01-28
- 中國古代專科教育述論
的魏國首創(chuàng)律學和算學,兩晉又創(chuàng)書學,南北朝再創(chuàng)文學和醫(yī)學等學校。盡管這些??茖W校規(guī)模很小,制度上也不完善,教學和管理上也不正規(guī),但卻使專科教育從此擺脫了西周以來形成的“學在官府、官師合一、父子相傳、官官相授”的單一教育模式,使??平逃龔拇苏郊{入國家的學制系統(tǒng),并為其后隋唐宋元諸代??茖W校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隋唐兩代,專科教育興盛,尤其中央??茖W校種類齊全,包括法律、數(shù)學、書法、天文、卜筮、醫(yī)學、音樂等多個門類,其中天文、漏刻、歷數(shù)、咒禁、藥學、獸醫(yī)、音樂、
現(xiàn)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0年1期2000-09-14
- “鬼”
年級二班教室里,算學老師正拿了一枝粉筆在黑板上教孩子們演算加法。突然,從教室的角落里傳來一陣怪叫聲:“媽呀!老師救命呀”,“一加二等于三”,跟著又是“我要吃你!我要吃你!”小學生們聽到這一連串沒來頭的怪叫,一個個嚇得面面相覷,而一個男孩子就喊起了:“有鬼呀!有鬼呀!”算學老師聽得這一聲喊鬼,也慌了!一溜煙就跑了。當小學生們爭先恐后,哭哭喊喊地擠出教室,亂了好久之后,才看見校長一馬當先,帶領了好幾個精壯的男老師跑來捉“鬼”。后面還簇擁著一群膽子大的學生。大家
中國青年 1955年24期195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