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教育教學評價方法的變革已成為義務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往往過于注重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過程。這種單一的評價視角會限制學生的潛力發(fā)展,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抵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中,增值評價注重通過評估來分析學生的學習增加值,全面考量學生的進步幅度,側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縱向比較和提升發(fā)展。增值評價是將教學評價與學習績效、責任培養(yǎng)等緊密結合,進而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所具有的診斷、反饋和改進等功能。
本文結合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第一課時教學,深入探索了增值評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對策,以期促進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為構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一、增值評價理念的內涵概述
增值評價理念強調的是深入、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既考查學生所掌握的學科知識與技能,又關注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在義務教育階段,應用增值評價的根本目的是關注學生進步、促進學生進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引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增值評價理念提倡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愛好、興趣和特長等優(yōu)勢,不斷成長和進步。在進行增值評價時,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感態(tài)度、團隊合作水平、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等的變化與發(fā)展,這些都是學生未來取得成功所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增值評價需要教師巧妙引導學生,幫助他們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的習慣,支持他們勇于迎接學習的挑戰(zhàn)。
二、增值評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責任意識和公共精神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合應用增值評價,能加深學生的學習理解與認同。以下通過聯(lián)系“我參與 我奉獻”第一課時具體教學,探索研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如何落實、發(fā)揮增值評價的積極作用,真正激勵學生實現(xiàn)有效課堂學習。
(一)梳理教材內容,把握學生學情
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第一課時由“友善相待”“文明有禮”“服務社區(qū)”“參與公益”四個逐步推進的話題組成。話題一“友善相待”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既需要人們彼此平等友善,又需要各方合力。話題二“文明有禮”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人既是文明禮貌的踐行者,也是和諧生活的受益者,缺乏公共意識不利于構建平等友善的社會。話題三“服務社區(qū)”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美好社區(qū)不僅需要社區(qū)成員主動承擔社區(qū)事務,還需要社區(qū)成員相互幫助、互相支持。話題四“參與公益”希望學生體會到公益事業(yè)是凝聚人心、增強正能量的事業(yè),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可將小善匯聚成大愛。教材內容的設置聚焦于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重在引導學生融入課堂活動情境,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學習,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思想道德、責任意識和公共精神等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
由于學生已經歷了“公共生活靠大家”這一單元學習,他們已掌握了“我們的公共生活”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等課時內容,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認識了什么是公共生活,明白維護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理解公共生活需要秩序,需要大家共同建設有序生活。同時,學生雖然已理解了在公共生活中需要平等友善地對待他人,但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仍需深入探究平等友善為何要基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情境,必須緊扣活動議題和學習任務,通過行之有效的增值評價,對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估,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訓練學科思維,培育核心素養(yǎng)。
(二)錨定教學重難點,設計評價目標
“我參與 我奉獻”這一課時教學重難點主要體現(xiàn)在:知道友善他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尊重被幫助者的感受,做文明禮貌的踐行者;關心弱勢群體,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還要懂得尊重被幫助的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此,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評價目標:第一,通過評價學生的調查活動表現(xiàn),引發(fā)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小小的善”,了解人與人之間有密切關系,需要彼此關愛、相互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第二,通過評價小組合作活動情況,融合討論兩種“愛心衣物捐贈”方案的利弊,并設計新的方案,幫助他人懂得換位思考,提升道德修養(yǎng)。第三,通過評價學生的思辨學習能力,結合辨析“排隊時的暫時離開是否能回原位置”,懂得個人是文明禮貌的踐行者,培養(yǎng)健全人格。
(三)融合教學實踐,落實增值評價
1.準確把握增值評價的三個關鍵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從三個視角把握好增值評價的關鍵。第一,“增”是要關注學生學習的“質”的提升。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友善相待”“文明有禮”“服務社區(qū)”“參與公益”四個話題,設計了“識友善”“懂友善”“辨友善”“共友善”“行友善”五個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還結合小組學生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參與活動表現(xiàn)、合作探究效果、探究能力變化等進行評估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起初只能簡單地復述話題案例中的文字內容,分析的深度明顯不足,到后來他們逐漸學會提煉案例內容,總結和概括能力得以提升,能更好地聚焦所探究的話題主旨。
第二,“值”是要深度關注學生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等素能的培養(yǎng),要注重學業(yè)質量的有效提升。為了增進增值評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積極融合各種實際案例,教師要指引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及應用,理解學科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持久的道德和法治觀念,激勵他們發(fā)展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第三,“持續(xù)評價”是要堅持有意識地收集學生學習證據(jù),長期跟蹤與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堅持關注學生的進步,適時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增值評價的實效。
2.探索運用多樣化的增值評價方法
(1)結合日常生活,實施增值評價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增值評價應摒除以往單一的紙筆考試形式,要積極融合日常生活,靈活運用生活化案例、作業(yè)等多樣化手段進行評價。例如,在本節(jié)課,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第一個探究環(huán)節(jié)“識友善”:同學們,2024年春節(jié)前后,我國很多地方下暴雪、凍雨,受惡劣天氣影響,多地高速臨時封閉,不少車輛堵在高速上,車上大多是自駕返鄉(xiāng)過年的人們。在曲折的回家路上,人們互幫互助,上演暖心的一幕(學生一起看視頻)。
①看了這個視頻,此時此刻你們最想說什么?
②你有幫助過他人或被別人幫助過嗎?請說一說。
結合生活化視頻情境和問題,針對問題①,有的學生說:“在這寒冷的冬天,居民們和大家不認識,但是卻為大家雪中送炭,真的讓人好感動!”有的學生說:“天氣雖然寒冷,但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大家的心是溫暖的?!薄槍栴}②,學生各抒己見,他們紛紛敘說出自己幫助過的人以及受到過別人的幫助。
教師適時利用導入探究環(huán)節(jié)予以點評,使學生知道平凡的百姓做著看似平凡卻很偉大的事,這就是隱藏在中國人民骨子里的善良。善良是一個人內心的寬容、思想上的博愛。暴雪無情人有情,高速堵車時的友善相待、暖心互助,是中國老百姓在困難面前體現(xiàn)出的真實善良本色。
(2)融合案例探究,實施增值評價
融合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展開合作探究活動,是推進實施增值評價的有效途徑。增值評價不僅應著眼于學生的學業(yè)進步,而且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互助合作中提升探究學習能力和素質。例如,進入第二探究環(huán)節(jié)“懂友善”,教師先展示“一組感人的小鏡頭”,讓學生看鏡頭下的“扶跌倒的老人”“背盲人過馬路”“抬殘疾人的輪椅上公交車”“志愿者護送學生過馬路”等一個個善舉……在生活中像這樣“小小的善”案例還有很多。接著,教師發(fā)動學生對課前布置的生活中“小小的善”調查表(如表1所示)進行案例分享交流、小組互評、教師點評。
表1 生活中“小小的善”調查表
類別 事件 我的感受
你幫助別人或別人幫助你
你見到的或聽說的
在案例分享和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結合學生所分享的案例以及所設置的評分規(guī)則做好增值評價設計。例如,針對生活中“小小的善”進行調查與評價,教師要組織各組學生充分參與案例探究,盡情分享各自的調查成果,敘說自己對生活中人們友善相待的所見所聞以及感受,并深入暢談對“友善相待”的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需要彼此關愛、相互幫助,在享受別人關愛的同時也要懂得幫助他人關愛他人是社會成員應盡的責任。
具體說來,融合課前調查等案例探究實施增值評價,第一,有助于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在案例分享和交流過程中,激勵性評價往往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評價工具,能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和交流熱情。第二,有助于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認可。增值評價注重引導性反饋,關注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和潛力等個性化表現(xiàn)。教師通過定期的評估和反饋,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位學生在案例探究活動中的進展和進步,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學習指導。第三,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值評價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承擔自主的學習責任。學生知道他們的活動和進展被跟蹤和評估,因此他們能更積極地參與探究學習。這種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激情,使他們充分感受到了對學習的控制權。
(3)整合運用教學評價數(shù)據(jù),改進增值評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評價表格、收集和獲得的評價數(shù)據(jù)等都可以作為實施增值評價的有益信息資源,用來豐富教師的教學參考,成為教師教學決策的重要基礎。例如,進入本節(jié)課第五個探究環(huán)節(jié)“行友善”時,教師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展示自己在課前參加“紅領巾在行動”拓展學習實踐的成果。同時,教師充分考慮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及時把各小組在社區(qū)服務實踐活動中相關的方案主題、活動地點、時間、人員、內容、圖片、體會等數(shù)據(jù)資料收集起來,為開展課末評價活動準備了更多貼切、生動、有價值的素材。
有了這些教學評價數(shù)據(jù)的支持,教師趁機為學生設計、分發(fā)了任務評價表(如表2所示),并適時指導學生明確課堂學習評價的評分規(guī)則。緊接著,引導學生結合各任務環(huán)節(jié)的實際探究效果,按照評價標準,實施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教師系統(tǒng)整理學生的評價數(shù)據(jù),通過課前、課中、課末的比較分析,清楚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實況,凸顯他們的學習優(yōu)勢與不足。并且,這些教學評價數(shù)據(jù)還能為做好本節(jié)課的課堂總結、改進下一步教學積累了良好基礎。
表2 “我參與 我奉獻”任務評價表
探究任務 評價標準 學生自評 小組互評 教師點評
1.識友善 1.知道什么是友善;2.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 ☆☆☆ ☆☆☆ ☆☆☆
2.懂友善 1.能用觀察記錄、采訪、搜集資料等方式做調查。2.學會整理、歸類資料。3.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 ☆☆☆ ☆☆☆ ☆☆☆
3.辨友善 1.參與小組討論發(fā)言,通過辨析明白友善需要尊重與理解。2.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有條理地分享。 ☆☆☆ ☆☆☆ ☆☆☆
4.共友善 通過閱讀部分法規(guī),能理解并知道全社會都要關愛幫助弱勢群體。 ☆☆☆ ☆☆☆ ☆☆☆
5.行友善 能通過參與學習實踐活動,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和素質。 ☆☆☆ ☆☆☆ ☆☆☆
(4)創(chuàng)設課堂總結學習評價表,夯實增值評價
一節(jié)完整的課堂教學不可忽視必要的總結環(huán)節(jié)。在最后的課堂總結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增值評價表(如表3所示)。
表3 “我參與 我奉獻”增值評價表
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自我評價 家長評價 教師評價
合作性 1.與同伴合作互助;2.活動中遇到困難能求助家長和社會力量。 ☆☆☆☆☆ ☆☆☆☆☆ ☆☆☆☆☆
實踐性 1.具備組織和開展活動的能力;2.積極參與活動。 ☆☆☆☆☆ ☆☆☆☆☆ ☆☆☆☆☆
創(chuàng)新性 1.活動方案有創(chuàng)意;2.情景創(chuàng)設有新意。 ☆☆☆☆☆ ☆☆☆☆☆ ☆☆☆☆☆
至此,教師需要通過加強對學生總結學習的增值信息分析,來明確課堂中所運用教學舉措的實際效能,識別所利用教學干預手段的成敗,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
三、結語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優(yōu)化應用增值評價,不僅有助于對課堂教學實施更為客觀公正的評價,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而且能推動學生有效學習,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其健康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