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衣良,原名石平壯一,出生于日本東京,畢業(yè)于成蹊大學(xué),日本作家,被譽為“叛逆青春的代筆者”。其作品題材廣泛,極具現(xiàn)實意義,其作品有青春小說《池袋西口公園》與4TEEN、經(jīng)濟犯罪懸疑小說《波上的魔術(shù)師》、愛情短篇小說Slow Goodbye和《一磅的悲哀》等?!冻卮骺诠珗@》獲得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4TEEN一舉奪得第129屆直木獎。
孤獨的人社交不多,孤獨的人出行也常常一個人,孤獨的人往往喜歡閱讀。
我就是一個孤獨的人。我就喜歡一個人去圖書館。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選一個休息日去圖書館還書、看書與借書。也曾約過好友,但還是覺得一個人更自在。一個人就不用考慮對方是不是待夠了。我自己在圖書館里可以待很久,中午去附近的小吃店吃些喜歡的美食。這樣的日子讓人滿足,甚至感嘆,如果天天都這樣該多好。
事實上,生活總是忙碌的,會有疲憊和焦慮。理想的生活是回家后把疲憊和焦慮暫時放下,捧一本喜歡的書,讓自己在閱讀中沉靜下來。但大多數(shù)時候,回家后總是累得癱在沙發(fā)上刷手機,直到刷得頭昏腦漲心里冒出更多的沮喪——這一天又虛度了。
小時候總期盼長大后實現(xiàn)夢想,長大后卻發(fā)現(xiàn)夢想離自己更遠了。好在,人總會積蓄一些能量去做些離夢想更近的事。對我來說,閱讀就是邁向夢想的一步。
當我看到《孤獨小說家》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像吸引力法則一樣,一個孤獨的人往往容易被“孤獨”二字吸引,更何況后面還跟著“小說家”。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個小說家。
孤獨小說家是怎樣的小說家呢?小說開頭寫的是中年小說家青田耕平日常的一天。對于小說家這個職業(yè),我總會抱有一些好奇,而小說一開始就給了我回答——小說家的日常與普通人并無二致,只是他的工作是在自己書桌前寫小說而已。除了寫小說,他還要照顧上小學(xué)的兒子。他要見的人除了編輯就是兒子的老師。
在兒子惹禍的時候,他要出面去應(yīng)對一地雞毛。小說家的生活原來也充斥著這樣的瑣事,這讓我不會再為我沒法當小說家找理由了。要是以前,我會想,我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不適合當小說家?,F(xiàn)在看來,小說家也要把時間花在做家務(wù)等瑣事上。
只要是人,就會有壓力和焦慮,小說家青田耕平雖然勤勤懇懇一直在創(chuàng)作,但面臨的困境也有很多。因為市場不景氣,他的初版印刷量比之前少了一千冊,他當時的感覺是:“錢的事倒還好說,只是出版發(fā)行量的削減,著實狠狠地在他心口扎了一刀。他漸漸地感到,通宵寫稿的疲憊尚未完全散盡的身體慢慢地沉了下去,沉了下去……”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家出版社終止了與青田耕平的合作。面對這些打擊,青田耕平也只能承受。他是一個獨自養(yǎng)育兒子的單親爸爸,他還要考慮能否把孩子順利撫養(yǎng)成人。
我想,小說家面臨著生活的困境,思想會不會比常人更豁達?更超凡脫俗呢?只有這樣,才能跳脫出自己的困境寫出好作品吧。
接下來,我看到小說家青田耕平最脆弱的一面。當他讀到同為小說家的朋友磯貝的作品時,“耕平感動不已,那是讀完一本好書后豁然開朗的感動。但同時,他的內(nèi)心也被擾得紛亂不已,其實他也可以構(gòu)思出這樣的情節(jié),因為無論怎么理解,這個故事都跟青田家的一模一樣。然而在耕平目前為止的作品里,沒有一部能與磯貝的這部相比?!?/p>
“耕平端坐在客廳沙發(fā)上,茫然若失地望著前方,他努力想抑制內(nèi)心對這位年輕作家愈燒愈旺的嫉妒,但這一切都是徒勞。與磯貝相比,無論是個人才能、審美品味,還是書籍銷量,他都自愧不如。強忍著滿腔嫉妒之火的燎心之痛,耕平一步一步向浴室走去?!?/p>
看到這一段時,我停下來,又細細閱讀一遍。在我看來,嫉妒是一種最沒有價值的負面情感。當我冒出這種情緒的時候,我會努力把它壓制下去,我不愿意承認我嫉妒誰。
小學(xué)時,我嫉妒過我最好的朋友。我和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師選為范文,我們最開始正是因為作文寫得好互相欣賞才成為好朋友的。我們被老師選讀的次數(shù)不相上下,有時候我還會更多一些。但我知道她才是更有才華的那個,而我作文寫得好則是有更多努力的成分在里面的。因為嫉妒,我開始疏遠她。
那個年代,我們村里很多人都搬到更發(fā)達的遼南去尋找更好的生活,她家就是其中之一。在搬走之前,她家還嘗試做過很多生意,她的父母是不安分能折騰的那種人。其實她的父母和她的家庭環(huán)境都帶有開創(chuàng)精神,這種創(chuàng)新與冒險也會體現(xiàn)在她的行為和作文上。在那個通信不發(fā)達的年代,小孩之間的聯(lián)系很容易斷掉,尤其是她走的時候,我們的關(guān)系就不那么好了。
事實上,我最嫉妒的不是她的才華,而是我不曾擁有的自由。那時候她是有感覺就寫,沒感覺也不勉強自己寫好,不會為老師和同學(xué)的贊美而特意去寫。而我卻不同,每一篇我都絞盡腦汁去寫,只為不錯過一個獲得肯定的機會。
后來成長的每個階段,我都會遇到有才華的朋友,都會羨慕對方,同時帶有一絲嫉妒。
大學(xué)時,我的好友隨手寫的文章被老師挑中,投到本地的報社順利發(fā)表了。當時我是有點嫉妒的,朋友并不特別愛好文學(xué),她寫那篇只是隨手偶得,卻無心插柳柳成蔭。而我,屬實花了很多功夫,卻有心栽花花不開。朋友獲得那筆稿費后請我去吃了火鍋,我已經(jīng)放下嫉妒,勸她繼續(xù)寫,并告訴她,她是可以有大發(fā)展的。但朋友哈哈一笑,說她的興趣愛好太多,沒想朝這方面發(fā)展。后來她也果然不再寫了。
同樣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前一段時間,我要參加一個征文比賽,把征稿啟事發(fā)給一個寫作的好友。我和這位好友相識于大學(xué)的文學(xué)社,當年參加文學(xué)社的同學(xué)中,只有我倆還在寫。她也是隨性而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這次,我極力勸說她寫一篇。于是她在我的鼓動下踩著截稿期的尾巴寫了一篇。我是廣撒網(wǎng),那個比賽的每個類別都投了一篇。
公布結(jié)果那天,我發(fā)現(xiàn)她獲獎了。那一刻,我的心中五味雜陳,也不是沒有嫉妒。我調(diào)侃,這件事就像以前看電視訪談,某個明星之所以入行是因為陪朋友去面試,朋友沒有通過面試,自己卻被選中了。
這種嫉妒我很少表達出來,覺得丟人??梢粋€人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問題,那么寫出的東西也不會是坦率的,寫作也難以獲得自由。寫作的目的,其一就是看到內(nèi)心的紛亂,如果我一直視而不見我自己的內(nèi)心,怎會獲得自由?
小說家青田耕平感受到了自己嫉妒朋友的情感,這給了他沉重的打擊。正視自己時就會面臨打擊??吹角嗵锔竭@個時刻,我知道這種嫉妒可能會發(fā)生在每個人的身上。于是,我也承認了自己內(nèi)心的嫉妒。在接納的那一刻,我獲得了一種以前沒有過的自由。
青田耕平終于在兒子和朋友的鼓勵下走出了陰影。在看到了大片油菜花的同時,也看到了田埂上被人踐踏的蒲公英,他忽然想到,“這朵蒲公英不就是自己么?即使無人欣賞,也可以驕傲地綻放。如果說,所有的花都有各自的美麗,那作家不也是一樣么?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花已經(jīng)無法改變了,就像蒲公英想變成油菜花,那最多也只能是像而已,到最后反而失去了蒲公英原有的美麗”。
故事到這里其實只是一個開始,之后的青田耕平還經(jīng)歷了很多困境。他的小說在入圍大獎之后又與大獎失之交臂,加上妻子離世帶來的傷痛……人生就是面臨一個又一個的挑戰(zhàn),但青田耕平一直寫下去。
我也要一直寫下去,勇敢地面對自己,面對困境。夢想沒有熄滅,就要讓它永遠燃燒。
《孤獨小說家》是日本作家石田衣良寫的一本描繪平淡生活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出道十年、依然寂寂無名的小說家青田耕平的生活和心路歷程,描述了他歷經(jīng)一次次失敗,最終獲獎的故事?!豆陋毿≌f家》是一部描繪生活磨難和人生境遇的作品,同時也揭示了實現(xiàn)夢想的艱辛和堅持的價值。雖然這本小說平淡如水,但內(nèi)容卻照射出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