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有是非曲直,眼中有星辰大海。在最美好的年華我選擇走向三尺講臺去實現(xiàn)我教書育人的夢想,為國家教育事業(yè)獻出自己的滿腔熱忱。在班主任的成長道路上,我樂此不疲地收獲著我用愛澆灌的勝利果實,在不斷的探索中,品讀和揣摩為人師表的職責和擔當。
桃李三千,每一株都承載著我滿滿的期待。身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一次次的心靈觸動里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我潛心于我的教育事業(yè),用匠人般的不驕不躁,沉靜下來,從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的點滴做起,心懷孩子,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獨特個性,尊重每一個不同,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繪制他們童年里最美好的記憶?!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谌諒鸵蝗盏臐撔你@研里,我找到了教育事業(yè)的方向。
一、用寬容和等待接納差異
教育家陶行知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弊鳛榘嘀魅?,要用寬容的胸懷去接納孩子的個體差異,遵循教育規(guī)律,因材施教,去等待去接納去尊重差異孩子的每一次成長。
有一次講元角分的解決問題,班上有個內(nèi)向的學困生小溪溪竟然舉手回答問題。我請她上來介紹她的解題過程。由于太過緊張,第一遍,小溪溪甚至都沒說清話,第二遍,過程講得太過粗略,第三遍,小溪溪終于基本說清了。到臺上來站在老師身邊,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一遍說完,老師給出一堆建議,在那么緊張的狀態(tài)之下,她扛住壓力說了第二遍,第三遍,聽得出來,她在很努力很努力地維持那份鎮(zhèn)定。為了幫助她樹立學習的信心,我獎勵她三角校園幣,她拿著校園幣,喜滋滋地下去了。
我想,每一個穿越了自己,克服了學習困難的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在課堂上有許許多多的“小溪溪”。在這三分鐘里克服的不僅僅是學習困難,還有心理的緊張、畏懼等情緒困難,這些難道不值得敬佩嗎?每個人的發(fā)展節(jié)律是不一樣的,孩子的學習尊嚴和主體性必須被老師放在首位。
二、用愛心和傾聽鑄就靈魂
教育源于不斷的思索,更需愛的播種。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關(guān)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里,誰有耐心和細心,誰就能取得成功。善才是最高的道德,愛才是惟一的才能。只有善才能拯救沉淪,只有愛才能避免絕望?!?/p>
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愛心能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記得我們班上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小男孩,他的父親早年去世,他和奶奶、媽媽生活在一起。由于缺少父愛,家里人對他有些嬌慣,于是便養(yǎng)成了霸道、懶惰、愛打架的壞習慣。在家跟家人鬧,在校跟老師頂,作業(yè)不做是常有的事,和同學們在一起也是一言不合就動手……同學們經(jīng)常告他的狀,我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以后,耐心地聽完他的解釋,發(fā)現(xiàn)其實他的本質(zhì)不壞,他只是想用不太合適的辦法引起別人的注意。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來幫助他改變這些不良表現(xiàn)。有一次家訪,我有意不談他的缺點,當著他的面把看到的進步分享給他的家人。臨走的時候,我摸著他的頭肯定地說:“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全家人的驕傲”,他無邪的眼睛里含著淚花,堅定地點點頭。從此以后,那個大家公認的問題學生變了,回家?guī)蛬寢尭杉覄栈?,學習熱情了,勞動積極了,也有了很多伙伴。
其實,在孩子的認知里,沒有清晰的是非對錯。作為老師,我們要給予正確的引導,用信任和理解去開發(fā)每一塊寶地。用愛心和傾聽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饋贈。這不是正是班主任價值的體現(xiàn)嗎?
三、用耐心和責任踐行使命
教育就像養(yǎng)花,你無法分清是哪一次澆水、哪一次除蟲,讓種子發(fā)芽開花,但隨著時間的積累,那一次次的努力終究變成了最絢爛的花朵。教育的過程需要耐心和責任,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沉淀。只有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和耕耘,才能培育出優(yōu)秀的學生,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在這方面,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受頗深。我們班的劉浩浩同學,初入小學一年級時,調(diào)皮好動坐不住,更別說上課能專心聽講了。科任教師多次向我反應他的情況。我心里盤算著該如何引導這個孩子呢?于是,我精心準備了一節(jié)班會課,以《我眼中的媽媽》為主題,引導孩子們說真話、訴真情。我先問孩子們:“和媽媽在一起最難忘的事是什么?”這些小不點都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當然劉浩浩同學也被這個話題吸引,躍躍一試。我把機會留給了他。只見他眼里閃著天真的光,津津有味地講述著和媽媽在一起的溫暖時光……原來小孩子的心中這么豐富多彩,每個孩子心里都有著最純凈的真善美。一瞬間,那個調(diào)皮淘氣的孩子不見了,我看到一個孝順懂事、知道感恩與愛的小天使。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力表揚他,鼓勵他。聽到我的表揚,他滿臉欣喜地看著我。親其師,信其道,取得信任后的劉浩浩同學在我的引導下一點點改正著自己的小毛病,一學期結(jié)束,他已經(jīng)成為懂事、熱情、愛學習的孩子。這件事告訴我再調(diào)皮的孩子只要班主任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也會變成討人喜歡的乖巧懂事的孩子。
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個藝術(shù)家,但又遠遠高出其他的藝術(shù)家,因為它的作品不是靜止的沒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會給社會創(chuàng)造無窮財富和價值的活生生的人。面對孩童的不諳世事,班主任要以藝術(shù)性的德育教育為著力點滲透到課堂內(nèi)外的點點滴滴,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風細雨滋潤孩子的內(nèi)心,靜待花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他深情勉勵廣大教師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暫熱情,它更需要涓滴的積累和天長日久的滲透。民族的希望需要無數(shù)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廣大教育工作者無悔的堅守。唯有把教育當做終身的事業(yè)去奮斗,才能積聚成無窮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我將繼續(xù)發(fā)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耐心、愛心和寬容心投身教育事業(yè),發(fā)一點點光,暖一顆顆心,亮一程程路。而這,是早已滲透入骨子里的孜孜不倦的努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