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舞作為一種注重個性化表達的藝術形式,通過舞者的身體動作來傳遞情感和思想。本文探討了現(xiàn)代舞中身體語言的應用及其與舞蹈表達的深層聯(lián)系。通過對身體語言基本定義的回顧與現(xiàn)代舞的實際案例分析,從情感傳遞、敘事功能、文化背景等角度,闡述了身體語言在現(xiàn)代舞中的獨特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舞者通過身體語言的設計與表達,不僅實現(xiàn)了舞蹈的敘事功能,還能喚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跨越文化差異,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思想傳達效果。
【關鍵詞】身體語言" 舞蹈表達" 現(xiàn)代舞" 情感傳遞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4)17-0074-06
在現(xiàn)代舞領域,身體語言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動作表達,更是舞者與觀眾交流的橋梁?,F(xiàn)代舞的產(chǎn)生,打破了傳統(tǒng)舞蹈形式對敘事和動作的束縛,將舞者的情感和思想直接通過身體動作傳遞給觀眾。這種表達形式使得現(xiàn)代舞成為最具表現(xiàn)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本文以現(xiàn)代舞為背景,分析身體語言與舞蹈表達之間的深層聯(lián)系,探索肢體動作如何作為舞蹈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的核心表達工具?,F(xiàn)代舞的核心思想之一是通過舞者的身體傳遞情感和思想,而這種表達依賴于身體語言的設計與運用。本文將討論身體語言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舞蹈表達中的應用,并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展示身體語言如何與舞蹈表達相結合,進而實現(xiàn)情感傳遞和思想交流的功能。
一、身體語言的定義及其在現(xiàn)代舞中的獨特功能
(一)身體語言的基本概念
身體語言,作為非語言交流的一種形式,早已存在于人類文化之中。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姿態(tài)和動作,還是藝術表演中的肢體表達,身體語言都以其直接、感性、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特性,在人類交流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身體語言通過眼神、表情、手勢和身體動作來傳遞情感、思想、態(tài)度和意圖。在舞蹈中,身體語言不僅是傳達情感的工具,更是舞蹈動作本身的一部分,直接參與到舞蹈作品的敘事與表現(xiàn)之中?,F(xiàn)代舞打破了傳統(tǒng)舞蹈的動作規(guī)范,賦予舞者更多的表達自由,使得身體語言在舞蹈表達中具有核心作用?,F(xiàn)代舞的舞者通過身體的伸展、扭曲、旋轉等一系列動作,將情感從內(nèi)心轉化為外部可視的形態(tài),進而打破了語言的界限,與觀眾進行更為直接的情感交流。
(二)身體語言在現(xiàn)代舞中的獨特功能
在現(xiàn)代舞中,身體語言不僅是情感表達的手段,更是舞蹈敘事和思想傳遞的主要工具。相比較傳統(tǒng)舞蹈中規(guī)范化的動作,現(xiàn)代舞更強調(diào)個性化的表達。它通過舞者的身體自由地表現(xiàn)情感,探索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
一是情感傳遞。在現(xiàn)代舞中,舞者通過身體語言傳遞復雜而細膩的情感,使觀眾能夠直接感受到舞者內(nèi)心的情感波動。身體語言成為連接舞者與觀眾情感的橋梁,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特定的情感內(nèi)涵。例如,舒展的動作可以表達自由、解脫的感覺,而收縮的動作則可能傳達出內(nèi)心的壓抑、痛苦或掙扎。舞者通過對身體語言的精心設計與編排,將個人的情感體驗外化為可視的肢體動作,使情感得以直觀地表達。同時,舞者的身體語言還能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觀眾在觀看舞蹈的過程中,通過舞者的肢體動作感受到舞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的傳遞與共鳴,使現(xiàn)代舞成為一種直接而有力的情感表達藝術形式,舞者與觀眾在情感層面實現(xiàn)了深度的交流與溝通。
二是非語言敘事?,F(xiàn)代舞打破了傳統(tǒng)舞蹈的線性敘事結構,通過舞者的身體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非語言敘事方式。在這種敘事中,身體語言成為“講述者”。舞者通過動作的變化、節(jié)奏的調(diào)整以及對空間的運用,構建出一個動態(tài)的敘事世界。與依賴具體故事情節(jié)的傳統(tǒng)敘事不同,現(xiàn)代舞的非語言敘事更注重通過動作本身來傳達復雜的情感和思想。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敘事的組成部分,觀眾通過觀察舞者身體語言的流動與變化,逐步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與內(nèi)涵。例如,皮娜·鮑什的舞蹈作品通過舞者的身體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個具象與抽象相結合的情感世界,觀眾在觀看過程中能夠深刻體會到情感的流動、碰撞與變化,從而領略到作品所要傳達的情感與思想。這種非語言敘事方式擴大了舞蹈表達的可能性,使現(xiàn)代舞能夠表達更加復雜、抽象的主題。
三是跨文化交流?,F(xiàn)代舞中的身體語言具有非語言性的特點,使其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的界限,成為現(xiàn)代舞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文化交流的有效工具。無論觀眾來自何種文化背景,都能夠通過舞者的身體語言感受到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使現(xiàn)代舞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藝術語言,舞者通過身體語言傳遞的情感與思想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所理解和接受。同時,現(xiàn)代舞也成為不同文化之間進行交流與對話的橋梁,舞者將自己所處文化中的情感、思想與價值觀通過身體語言進行表達,觀眾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F(xiàn)代舞以其獨特的身體語言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了文化間的相互理解與欣賞,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多元發(fā)展。正是由于身體語言的跨文化交流特性,現(xiàn)代舞在全球范圍內(nèi)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發(fā)展。
二、現(xiàn)代舞中身體語言的情感表達
(一)舞者情感表達中身體語言的作用
在現(xiàn)代舞中,身體語言是舞者表達情感的核心工具。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內(nèi)心的情感波動,而觀眾通過觀察舞者的肢體動作,能夠直接感受到這種情感的傳遞。不同的動作形式和節(jié)奏變化往往能夠傳達出不同的情感狀態(tài)。例如,快速且突然的動作可能表達憤怒或焦慮,而緩慢而柔和的動作則可能傳遞寧靜或悲傷?,F(xiàn)代舞的編舞家通過對身體動作的設計與編排,巧妙地將情感與動作結合。又如,瑪莎·葛萊姆(Martha Graham)的作品通過“收縮與釋放”的動作技術,表達出個體在面對壓迫和內(nèi)心沖突時的情感波動。這種身體語言不僅僅是情感的表現(xiàn),更是情感的傳遞工具,使得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斏じ鹑R姆的《哀歌》是現(xiàn)代舞歷史上一部經(jīng)典的情感表達作品。舞者通過一系列緊張且收縮的動作,表現(xiàn)出極度的悲傷與內(nèi)心的痛苦。在這一作品中,身體語言的作用尤為突出: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深刻的情感內(nèi)涵。觀眾通過舞者的肢體動作,能夠感受到其內(nèi)心的巨大壓抑與情感的無聲吶喊。葛萊姆通過“收縮與釋放”的動作技術,將內(nèi)心的痛苦外化為可視的肢體動作。這種身體語言的設計不僅使得舞者能夠表達個人情感,同時也能夠通過舞者的身體動作,將這種情感傳遞給觀眾,形成一種無聲的情感共鳴。
(二)身體語言與即興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表達
即興創(chuàng)作是現(xiàn)代舞中一種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舞者在即興創(chuàng)作中,通過即興的身體動作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和思想。即興創(chuàng)作強調(diào)舞者根據(jù)當下的情感和身體狀態(tài),自發(fā)地創(chuàng)造動作。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使得身體語言能夠最為直接地傳遞舞者的內(nèi)心感受。在一場即興表演中,舞者可能根據(jù)音樂的變化和情感的波動,自發(fā)地伸展或收縮身體,以表達內(nèi)心的自由或壓抑。觀眾通過觀察舞者的動作變化,能夠感受到其內(nèi)心情感的流動與變化。這種即興的表達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舞蹈的規(guī)范化動作結構,使得情感表達更加自由、真實。
(三)動作與情感的象征性關聯(lián)
在現(xiàn)代舞中,特定的身體動作常常與特定的情感狀態(tài)相關聯(lián),形成一種象征性的表達。例如,舞者高舉雙臂可能象征著勝利或自由,而低垂的頭部則可能表示悲傷或絕望。編舞家和舞者通過創(chuàng)造并運用這些象征性的動作,使身體語言成為表達情感的有力工具。觀眾在長期的觀看經(jīng)驗中,逐漸理解并接受這些動作所代表的情感含義,從而更容易理解舞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這種動作與情感的象征性關聯(lián),使得身體語言在現(xiàn)代舞中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細膩而生動。在瑪莎·葛萊姆的solo舞蹈《Lamentation》中,舞者身著一件緊身的管狀服裝,全身覆蓋在布料之下。舞者在整個表演過程中都坐在一個小板凳上,通過身體的扭曲、伸展、收縮等動作,表現(xiàn)出極度悲痛和絕望的情感。又如,舞者將頭部深深地埋入膝蓋之間,象征著內(nèi)心的崩潰和逃避;舞者用力拉扯身上的布料,仿佛在與命運進行著生死搏斗。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動作,將舞者內(nèi)心深沉的悲痛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形成了強烈的情感沖擊力。
(四)身體語言與音樂的互動
音樂是現(xiàn)代舞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舞者的身體語言常常與音樂形成互動,共同塑造舞蹈的情感基調(diào)。舞者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情感變化,調(diào)整自己的身體動作,使肢體語言與音樂達到完美的契合。例如,在表達悲傷的情感時,舞者可能隨著低沉、緩慢的音樂而展現(xiàn)出沉重、遲緩的動作;在表達歡快的情感時,舞者則可能隨著輕快、明亮的音樂而展現(xiàn)出輕盈、靈動的舞姿。身體語言與音樂的互動,使得現(xiàn)代舞的情感表達更加立體、豐富,同時也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感染力。在皮娜·鮑什的舞蹈作品《春之祭》中,舞者的身體語言與史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形成了完美呼應。在音樂急促、激烈的部分,舞者的動作也變得劇烈而充滿張力,展現(xiàn)出原始而狂野的情感;在音樂變得緩慢、悠長時,舞者的動作也變得舒緩而柔美,表達出夢幻而悲涼的情緒。舞者的肢體語言似乎完全受音樂的驅動和控制,使得整個舞蹈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統(tǒng)一、和諧,同時也增強了音樂與舞蹈之間的戲劇張力。
(五)群舞中的身體語言互動
在現(xiàn)代舞的群舞表演中,舞者之間的身體語言互動成為表達情感的另一種方式。舞者通過彼此之間的肢體接觸、動作呼應以及空間位置的變化,表達出人物之間的情感關系與沖突。例如,舞者之間親密無間的身體接觸可以表達出愛情或友誼,而劇烈的肢體沖突則可能象征著矛盾或斗爭。群舞中的身體語言互動,使得現(xiàn)代舞不僅能表達個人的情感,也能展現(xiàn)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情感糾葛,為情感表達增添了更多的層次和深度。同時,群舞中的身體語言互動也增強了舞蹈的戲劇性,使舞蹈更具敘事性和藝術張力。在崔莎·布朗的舞蹈作品《Newark》中,多名舞者在舞臺上進行即興表演,通過身體語言的互動表達出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舞者之間時而親密無間,肢體交纏,展現(xiàn)出和諧、溫情的一面;時而劇烈對抗,肢體沖突,表現(xiàn)出矛盾、沖突的一面。舞者之間的身體接觸和動作呼應,似乎在訴說著一個關于人性、關于群體生活的故事。群舞中的身體語言互動,使得整個舞蹈作品呈現(xiàn)出多樣的情感色彩和豐富的戲劇內(nèi)涵,同時也增強了舞蹈的敘事性和藝術感染力。
三、身體語言與現(xiàn)代舞蹈表達的聯(lián)系
(一)身體語言與舞蹈敘事的互動
在現(xiàn)代舞中,身體語言是構建舞蹈敘事的核心要素。與傳統(tǒng)舞蹈不同,現(xiàn)代舞的敘事通常不依賴于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通過舞者的動作和身體語言來傳達情感和思想。編舞家通過精心設計舞者的動作序列和身體語言,在舞臺上“講述”一個充滿情感和意義的故事。這種敘事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舞蹈中線性敘事的限制,通過象征、隱喻等手法,營造出一個復雜而多維的敘事空間。舞者的每一個動作,無論是舒展、收縮、跳躍還是旋轉,都成為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眾通過解讀舞者的身體語言,逐漸理解并感受到整個敘事的情感脈絡和思想內(nèi)涵。例如,在皮娜·鮑什的舞蹈作品中,舞者的身體動作常常蘊含著對生命、死亡、愛與失去等主題的深刻思考。舞者時而舒展身體,象征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向往;時而蜷縮身體,表達出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無助;時而緊緊相擁,訴說著愛的渴望和失去的痛苦。通過舞者的身體語言,這些抽象的主題和情感被具象化,深深地打動著觀眾的心靈。這種非語言的敘事形式,賦予了現(xiàn)代舞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表現(xiàn)力。舞者的身體語言不僅僅是動作的組合,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載體。通過身體語言,舞者將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和思考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和思考。同時,現(xiàn)代舞中身體語言的運用,也大大拓展了舞蹈敘事的表現(xiàn)空間,使得舞蹈能夠表達更加復雜、抽象的主題和情感,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二)舞蹈動作中的象征與隱喻
在現(xiàn)代舞的敘事中,身體語言往往通過象征與隱喻的方式,表達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運動,更是內(nèi)心世界的外在表征。編舞家通過對舞者動作的精心設計和編排,賦予這些動作特定的象征意義,使其成為傳達思想和情感的有效載體。例如,一個簡單的伸展動作,在現(xiàn)代舞中可能象征著個體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當舞者緩緩伸展身體,仿佛在掙脫無形的束縛時,觀眾能夠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解放感和自由意志。而當舞者快速旋轉時,這一動作又可能象征著生命的流動與變化,表達了人生無常、瞬息萬變的主題。通過這些富有象征意義的動作,編舞家和舞者將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具象化,使其更容易被觀眾所理解和接受。在梅雷迪斯·蒙克的舞蹈作品中,身體語言的象征性和隱喻性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她常常采用極簡的動作,如簡單的走動、手勢和面部表情,來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體驗。例如,舞者緩慢而重復地走動,象征著生命的循環(huán)與永恒;舞者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則隱喻著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和變化。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蘊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引發(fā)觀眾對生命、時間、情感等主題的深入思考。通過象征與隱喻,現(xiàn)代舞將身體語言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藝術層次。舞者的身體不再是單純的動作執(zhí)行者,而是思想和情感的表達者。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深刻的意義,每一個舞蹈片段都講述著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觀眾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被舞者優(yōu)美的肢體語言所吸引,更被其中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所打動和啟發(fā)。象征與隱喻使得現(xiàn)代舞的敘事更加含蓄、詩意,同時也賦予了現(xiàn)代舞更加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魅力。
(三)身體語言與空間的敘事構建
在現(xiàn)代舞中,舞者的身體語言與舞臺空間的運用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交織,共同構建起豐富而立體的舞蹈敘事。編舞家通過精心設計舞者在舞臺上的移動軌跡、空間位置的變化以及舞者之間的空間關系,創(chuàng)造出具有獨特敘事意義的空間布局,使舞蹈的敘事更加生動、立體。舞者在舞臺上的移動軌跡,往往象征著特定的敘事主題或情感變化。例如,在瑪莎·葛萊姆的舞劇《Appalachian Spring》中,舞者在舞臺上不斷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動,這種移動軌跡象征著美國拓荒者的西進歷程,表達了他們在未知的土地上開拓、奮斗的艱辛和勇氣。同時,舞者在空間中位置的變化,也暗示著人物之間情感關系的變化。當舞者相互靠近時,表達出親密、依戀的情感;當舞者相互遠離時,則象征著疏離、沖突的情感。舞者之間的空間關系,也是構建舞蹈敘事的重要元素。編舞家通過安排舞者在舞臺不同位置上的組合和互動,營造出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情感張力。例如,當兩個舞者面對面跳舞時,他們之間的空間距離和身體接觸,能夠表達出愛情、友誼等親密關系;而當多個舞者分散在舞臺的不同位置上,各自舞動時,又能夠營造出群體中個體的孤獨、疏離等情感??臻g布局的變化,也賦予了舞蹈敘事以獨特的韻律和節(jié)奏。舞者在舞臺不同區(qū)域的穿梭、停留、聚集和分散,猶如敘事情節(jié)的起承轉合,引領觀眾的情感體驗不斷變化和升華。
(四)身體語言與服飾道具的敘事運用
在現(xiàn)代舞的敘事中,舞者的服飾和道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與舞者的身體語言相互呼應,共同表達敘事的主題和情感。服飾的顏色、樣式、材質等視覺元素,以及道具的形態(tài)、功能、象征意義等,都能夠強化和豐富舞者身體語言所傳達的敘事內(nèi)涵。
服飾在現(xiàn)代舞敘事中,不僅僅是裝飾性的存在,更是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服裝樣式和顏色,能夠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情感狀態(tài)等。例如,在庫爾特·約斯的舞劇《綠桌》中,舞者身著鮮艷而夸張的服裝,象征著不同的社會階層和政治立場。統(tǒng)治階級的舞者身著華麗的服飾,象征著他們的權力和地位;而底層人物則身著樸素的衣衫,象征著他們的卑微和無助。服裝色彩的對比和沖突,也暗示了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和斗爭。道具在現(xiàn)代舞敘事中,也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舞者通過與道具的互動,表達特定的敘事主題和情感。例如,在瑪莎·葛萊姆的solo舞蹈《Lamentation》中,舞者身著一件緊身的管狀服裝,全身被布料包裹。這件服裝如同一個“道具”,象征著無形的束縛和壓抑。舞者在這件服裝中舞動、掙扎,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悲痛和絕望。而在庫爾特·約斯的《綠桌》中,舞者手持的面具則象征著虛偽、欺騙和偽裝。當舞者戴上面具時,他們仿佛披上了一層虛假的外衣,隱藏了真實的自我;當舞者摘下面具時,真實的面目才得以顯現(xiàn),象征著真相的大白和正義的伸張。服飾和道具與舞者的身體語言相互交織,共同構建起豐富而立體的舞蹈敘事。一方面,服飾和道具通過視覺沖擊,烘托了舞者身體語言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題,使敘事更加生動、具體;另一方面,舞者的身體語言也賦予了服飾和道具以生命力和表現(xiàn)力,使它們成為敘事不可或缺的元素。二者的完美結合,營造出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敘事空間,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藝術世界。
(五)身體語言與光影的敘事渲染
在現(xiàn)代舞的敘事中,燈光不僅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塑造舞蹈情感氛圍和敘事意境的重要元素。舞者的身體語言與燈光的變化相互交織,共同營造出獨特的敘事美學效果。燈光的顏色、強度、方向、形狀等,都能夠與舞者的肢體動作形成呼應,渲染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創(chuàng)造出特定的敘事環(huán)境和意象。
在現(xiàn)代舞作品中,編舞家和燈光設計師通過精心設計光影變化,與舞者的身體語言相互配合,共同塑造舞蹈的敘事風格和藝術氛圍。例如,在表達歡樂、希望等積極情感時,舞臺通常被明亮、溫暖的光線所籠罩,光線的色彩鮮艷而有活力,與舞者歡快、有力的舞姿相得益彰,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敘事氛圍。而在表達悲傷、絕望等負面情感時,舞臺則可能被冷色調(diào)的光線所籠罩,光線昏暗、陰郁,與舞者沉重、痛苦的身體語言相呼應,營造出一種壓抑、凄涼的敘事意境。光影變化也能夠塑造舞蹈敘事中的時空轉換和情節(jié)發(fā)展。例如,當光線從明亮轉為昏暗時,可能暗示著時間的流逝,或情節(jié)的轉折;當光線從一個方向轉向另一個方向時,可能象征著空間的轉換,或視角的切換。這些光影變化與舞者的身體語言相互配合,共同推動敘事的發(fā)展,引導觀眾的情感體驗不斷變化和升華。在現(xiàn)代舞solo作品《Bella Figura》中,舞者朵莉·漢普頓的身體語言與光影的變化完美交織,營造出一個充滿詩意和夢幻色彩的敘事空間。舞者時而沐浴在溫暖、柔和的光線中,她的身體舒展、自由,象征著內(nèi)心的平靜與安寧;時而籠罩在神秘、昏暗的光影中,她的身體收縮、緊繃,象征著內(nèi)心的恐懼與困惑。光影與身體語言的互動,使整個舞蹈敘事充滿了戲劇張力和情感力量,引發(fā)觀眾對生命、自我、欲望等主題的深入思考。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身體語言在現(xiàn)代舞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它在情感表達、敘事功能以及跨文化交流中的獨特作用。現(xiàn)代舞通過身體語言構建了舞臺上的視覺和情感體驗,使觀眾不僅能感受到舞蹈動作的美感,還能深入體會到舞蹈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內(nèi)涵。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身體語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應性與差異性,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現(xiàn)代舞如何通過身體語言實現(xiàn)不同文化間的溝通與融合。身體語言作為現(xiàn)代舞的核心表達工具,通過肢體動作直接傳遞情感與思想。通過對身體語言的設計與運用,現(xiàn)代舞的舞者能夠超越語言的限制,在更深層次上與觀眾進行溝通。身體動作不僅傳遞舞者的個人情感,還通過動作的象征性和隱喻,創(chuàng)造出多維的敘事結構,表達深刻的思想主題。
參考文獻:
[1]張帆,薛靜.舞蹈表演中身體語言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J].大觀(論壇),2024(05):85-87.
[2]孫雅萌.舞蹈身體語言視角下的敘事與情感表達——以現(xiàn)代芭蕾舞劇《曼儂》為例[J].藝術評鑒,2023(24):141-146.
[3]劉迪.情感線:舞蹈作品情感表達的關鍵要素[J].黑河學院學報,2023(08):130-133.
[4]黃靖璇.試論現(xiàn)代舞身體語言的“真實”訴求[J].戲劇之家,2022(36):121-123.
[5]張大策.理念、感知與跨界:西方舞蹈身體功能與審美的三個維度[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22(03):9-17.
[6]周桑迪.身體語言在舞蹈影像中的表達[J].尚舞,2021(15):62-64.
[7]羅超.規(guī)訓形態(tài)下舞蹈身體語言表達的困境[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8年.
[8]周曉芃.論音樂劇“擬人化”表演的身體語言[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22年.
[9]林芳如.試述如何在舞蹈身體語言中形成有感染力的“語氣”[J].明日風尚,2020(2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