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初中英語單元教學整體性存在問題,如課與課之間缺乏關聯(lián)性、層次性,教學課時內容和活動存在不必要的重復,教學活動之間缺乏關聯(lián)性和階梯性,教學內容和活動缺乏中心主題(程曉堂,2023。教學碎片化,教學的整體性差,教學效率低下,造成學生英語語言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差,總體上妨礙了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建構,英語學習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谥黝}意義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優(yōu)勢就在于防范單元語言知識體系被肢解,以單元話題為主線將知識整體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建構英語知識體系,逐漸形成英語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鑒此,對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與意義
1.內涵。推動單元整體教學,就是要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確立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認真邏輯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后重組,建立各單元各語篇內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的練習,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
2.意義。首先,整體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信息在不同情境中的運用方法。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更注重學生的參與感,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其次,整體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語言信息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整體教學設計的重點在關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邏輯、系統(tǒng),將教學內容按照思維導圖或圖表的等形式呈現(xiàn)。這種形式不僅增進學生對于具體文化知識點及它們之間聯(lián)系的認識,而且提高學生語言信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最后,整體教學可以促進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在單元教學的教學資源利用與重構上,而加強了跨學科的聯(lián)系,構建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現(xiàn)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下文中簡稱為人教七下U3)為例探究整體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1.遵循教材編排,科學整合內容。如人教版七下U3第一課時中,我根據本班的學情,設計第一課時的第1-6項教學活動。由于表達“出行使用時長和提問距離”,是本單元難點之一,也是本班學生難掌握,易錯點,所以主要花時間對第2個活動進行充分的口語訓練,因此造成第6、7、8、9項活動就無法完成,鑒于整體教學的整體性和關聯(lián)性、遞進性原則,將這三個活動移至第二課時。有的班級學生對交通方式的詞匯及表達較熟練,則可縮短第1-6的教學活動時間,并增加關于其他國家學生上學方式的語篇,如日本、英國、德國等,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面,提升素養(yǎng)。如果學生對第1-6個活動的教學內容已經掌握得很好了,就將第二課時的4個活動挪到第一課時,將how,how long,how far 三個問題逐個推進、關聯(lián)在一節(jié)課里,這樣更能體現(xiàn)教學的完整性、關聯(lián)性,幫助學生建構主題意義下的知識體系。
2.分析學情,關聯(lián)整體教學目標。要實施整體性教學,做好學情分析至關重要。根據整個單元的語篇,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關于Unit 3 詞匯、詞組及句型的練習,檢測學生關于交通出行的語言知識的基本掌握情況,根據數據分析95%學生對交通工具的大部分詞匯及表達交通方式take the train及how句型等是熟悉的,極少數學生不熟悉;對于交通場所表達不熟悉,對借助表順序的詞表達使用多種交通方式到達某地不熟悉,對How long does t it take? How far is it from ... to ...?句型,對于滑過鐵索橋去上學的事情,98%學生是未知的。依據班級學情,清晰地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教學活動設計的關聯(lián)性就更密切,就更好地幫助學生建構本單元的整體知識體系。
3.研讀單元內容,把握主題意義。研讀單元內容的目的,一是準確把握單元整體的主題意義;二是理清將單元各個板塊之間的教學邏輯關系,用主題意義將各個課時、各個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串聯(lián)起來,形成整體性教學;三是將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詞句語法理清,根據本班的學情在不破壞整體性教學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拓展。以主題意義為主線將各個教學活動有機關聯(lián)在一起,讓學生體驗主題意義的學習整體,在主題意義下真實的語境中體驗、感知語言,觀察言語規(guī)律,總結語言運用規(guī)則,最后內化語言并運用語言。
4.整體規(guī)劃課時,促進關聯(lián)與遞進。從七下U3的教學設計思維導圖中,可以看出子主題、課時教學內容目標和技能目標的關聯(lián)及遞進的,在發(fā)展學生的知識、能力、思維、文化方面也是關聯(lián)遞進;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方面是符合邏輯,符合學生心理、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的。因此,在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前,需整體規(guī)劃。以單元整體的主題意義和關聯(lián)性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促進課與課、活動與活動等之間的關聯(lián)和整體性。
5.巧設追問,強化教學整體性。人教七下U3的第一課時中,利用問題來導入活動。首先視頻激趣,再用與本單元的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How does little Big Bear and Bear 2 get to school?”引入單元話題,從熊大、熊二上學的方式過渡到“你是怎樣上學的?”活動過渡自然,話題關聯(lián),前后活動關聯(lián),由別人及自己,符合思維邏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活動均過渡自然,與話題密切相關;且教學活動由易入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推進,教學活動沒出現(xiàn)不必要的重復。由此問題導向的教學設計整體性強、可操作性強,很好地幫助學生建構相關的知識體系,發(fā)展學生的多維思考能力。
6.巧用思維導圖,強化教學整體性。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知識及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在七下U3的第一課時中,運用思維導圖將本課所學的關于交通工具詞匯串成以transportation 為主線的系統(tǒng),交通方式也是如此,這樣有助于整個單元的重點內容系統(tǒng)性邏輯地呈現(xiàn)。在進行單元歸納時,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語言知識直觀關聯(lián)地展示給學生,使得學生自覺地在大腦中形成系統(tǒng)的整體的印象,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與內化。在教學歸納階段,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去整理一節(jié)課內容及單元整體內容,既是梳理知識的過程,又是知識關聯(lián)、系統(tǒng)化的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認識與理解,建構知識系統(tǒng),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