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母親給我買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學五年級,某些作業(yè),老師要求必須用鋼筆完成。全班每個同學都有鋼筆,我卻沒有。于是,我做夢都想得到一支嶄新的鋼筆。
一天,我哭鬧起來,逼著母親非立刻給我買一支吸水鋼筆不可。母親為難地說:“你這孩子,真是不懂事,家里生活用的錢都已經(jīng)向別人借了,我怎么好意思再張口呢?”我哭鬧得更兇了,母親心煩了,打了我兩巴掌。我賭氣哭著跑出了家門……
那天下雨,我在雨中游蕩了大半日,衣服淋濕了,頭腦也被淋得清醒了,心中不免后悔自責起來。是啊,家里生活困難,僅靠在外地工作的父親每月寄回的幾十元過日子,母親不得不經(jīng)常向鄰居開口借錢。我怎么能為了買一支吸水鋼筆,就那樣為難母親呢?
于是,我決定要靠自己掙錢買一支鋼筆。這個念頭一產(chǎn)生,我就冒雨朝火車站走去?;疖囌靖浇凶露群芏傅臉?,一些大孩子常幫拉貨的車夫們把手推車推上坡,可討得五分錢或一角錢。
我走到那座橋下,站在一棵樹下躲雨。等待許久,不見有手推車來。我感到沮喪,想離開,雨又太大,可等下去肚子又餓。忽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輛手推車,裝載著幾層高高的木箱子,遮蓋著雨布。拉車人在大雨中緩慢地、一步步地朝這里拉來。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彎得很低,上身幾乎俯得與地面平行了,兩條褲腿都挽到膝蓋以上,雙臂拼力壓住車把,每邁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渾身的勁兒。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無法看見他的臉,分不出是老頭兒還是小伙兒。
他剛將車拉到大橋坡下,我便從樹下一躍而出,大聲地問:“要幫一把嗎?”
他應了一聲。我趕快繞到車后,一點兒也不隱藏力氣地推起來。木箱子里裝的不知是何物,非常沉。還未推到半坡,我便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雙腿發(fā)軟,氣喘吁吁。那時我才知道,對有些人來說,錢不是容易掙到的。我又推著走了幾步,實在推不動,便產(chǎn)生了“偷勁”的念頭??晌覄倓偹尚噶艘幌?,就感覺到車輪順坡倒轉(zhuǎn)。不行,這車不容我“偷勁”。那拉車人,也肯定是憑著最后一點力氣在堅持。我不忍心“偷勁”了,咬緊牙關(guān),憋足一股力氣,一步接一步,機械地向前邁動步子。
車子開始下坡了,手推車飛快地朝坡下沖,那拉車人身子太輕,壓不住車把,反被車把挑得懸起來,腳離開了地面,控制不住車的方向。
我一直跟在車后跑,車一直滑到坡底才緩緩停下。車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車人剛轉(zhuǎn)過身,我便大聲說:“給錢。”那拉車人呆呆地望著我,一動不動,既不掏錢,也不說話。我仰起臉看他,不由得愣住了——原來是母親。雨水,混合著汗水,從母親憔悴的臉上直往下淌。母親的衣服完全被淋透了,像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濕漉漉地貼在身上,顯出她那瘦削的兩肩的輪廓。她的胸口劇烈地起伏著,臉色蒼白,大口大口地喘著氣。我完全怔住了。
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夢寐以求的鋼筆,母親將它放在我手中時,滿懷期待地說:“孩子,你要用功讀書啊,要不然就太對不起媽媽了……”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已經(jīng)是個成年人,母親也已變成了老太婆。那支筆,可以說早已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但我要永遠保存它,永遠珍視它,永遠不拋棄它。
(選自《讀者》,有刪改)
借鑒
1.選文標題“第一支鋼筆”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本題考查標題的作用,答題時可結(jié)合所給標題的含義,從中心思想、主要內(nèi)容、思想感情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2.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閱讀感受。
答:
【解析】答題時,在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和思想的基礎上,結(jié)合生活,聯(lián)系自我體驗來分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