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夜,我的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一幅畫面 :明亮的月光下,一位年輕的母親坐在草房門口的木板床前,懷里摟著一個小姑娘,手里搖著一柄圓圓的大蒲扇。多么熟悉而溫馨的畫面!幾十年來,這幅畫面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隨著夏日臨近,越來越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媽媽的蒲扇是用紅柳子剝掉皮編成的。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物質匱乏,很多生活用品都是自制的。比如,用紅柳子編饃筐、簸箕,用高粱莛子納鍋蓋,用高粱葉編草墩當小板凳等等。蒲扇編好后把布條沿邊用針線縫好,再把扇把上也用布包嚴,蒲扇就會變得非常結實,而且扇起來風大涼快。
一到天氣悶熱的夜晚,人們就把自家門口樹下的地面打掃干凈,鋪上一張席或一個舊床單,席地而睡。媽媽怕地上有蟲子咬到我,便從屋里搬了一張木板床出來,讓我睡到木板床上。我哭鬧著,非要媽媽抱著睡,而聽話的二妹天一黑就犯困了,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在屋里的蚊帳內睡著了。媽媽把我摟在懷里,扇著蒲扇,我才止住了哭鬧。
為了盡快入睡,媽媽開始給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她指著夜空中的銀河,教我辨認哪一顆是牛郎星,哪一顆是織女星。從此,我幼小的心靈里住進了勤勞善良的牛郎和織女。媽媽還講了“田螺姑娘”“抗日英雄王二小”“英雄劉胡蘭”“懂鳥語的公冶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這些故事給我的童年播下了“真善美”的種子,滋潤著一顆善良而純潔的童心。這些故事媽媽講了許多遍,童年的我卻百聽不厭,可能是天氣悶熱的原因,每天晚上我都要哭鬧一陣子,媽媽總是把我摟在懷里輕輕地搖著蒲扇,我哭鬧夠了,又纏著媽媽講故事。勞累了一天的媽媽強撐著一身疲憊,一遍遍地講著那些她女兒愛聽的故事,手中的蒲扇不停地在女兒身上搖啊搖,扇啊扇。
夜晚降臨,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有的躺在自家門口的樹下數(shù)星星,有的去小河邊乘涼,而媽媽就坐在家門口抱著我,嘴里講著故事,手中的蒲扇不停地搖……蚊子“嗡嗡”地從頭頂、身邊飛過,媽媽手中的蒲扇上下翻飛,生怕蚊蟲叮咬到我。我安靜地躺在媽媽的懷里,月光在門前的洋槐樹上灑下斑駁的身影,星星調皮地眨著眼睛,遠處傳來了悠揚的笛聲。我問媽媽 :“是誰吹得這么好聽?”媽媽說 :“就是白天放牛的那個少年?!贝迥厦娴男『舆叄瑲g聲陣陣,笑語連連,那是一群小姑娘在水里嬉戲打鬧。她們小聲地說著私房話,又忍不住放聲大笑。
夜?jié)u漸靜了下來,我家的老黃狗也疲倦地閉上了眼睛。不遠處飼養(yǎng)棚里的燈光也熄滅了,牛兒、羊兒都已進入夢鄉(xiāng)。媽媽輕輕地把我放到木板床上,然后側身躺在我身邊,我依偎在她的懷抱里甜甜地進入夢鄉(xiāng)。媽媽手里的蒲扇依舊在扇啊扇,搖啊搖……
媽媽啊,自我成年以后,每當想起小時侯哭鬧這件事,都會痛恨自已太不懂事。想起您無奈的滿眼淚花,我的心就陷入一種深深地自責之中。如今空調管控著家中的冷暖,再也不用扇蒲扇,可媽媽已離我而去,我再也沒有報答母恩的機會。每每憶起這些事,淚水總是止不住地順腮涌流……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