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如何看待那些因為不具有社會情感能力,從而用“問題行為”來表達自己訴求的學(xué)生呢?
剛接班時,我就聽說小海總是“問題”百出:沖同學(xué)豎中指,將衛(wèi)生紙沾滿水扔到教室的天花板上,把標(biāo)志筒從三樓扔到一樓……就像是在集體之外游離的個體。我不愿把這些行為看成問題,我相信在小海這些特殊行為的背后,一定有他的心理訴求。會是什么呢?
一個平凡的下午,我走入了他的內(nèi)心。
“孟老師,課間我在寫作業(yè),小海一直亂翻我的筆袋,我讓他不要動,他不聽,還沖我豎中指、吐口水!”小沐向我尋求幫助。這可讓我有點兒吃驚,小沐是小海在班里唯一的玩伴,這是怎么了?我趕緊把他們帶到談話室,問小海:“是小沐說的這樣嗎?”小海抿著嘴,一言不發(fā)?!靶『#阋拐\地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表達,那為了避免你們鬧矛盾,老師只能把你們倆的座位調(diào)遠了?!蔽业脑捯魟偮?,小海的雙眼就像要噴出火來,憤怒地瞪著我。
眼看就要僵持不下,我想到了《非暴力溝通》中的技巧:“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因此我緩和了語氣:“老師從你的表情中觀察到你很憤怒,你不想和小沐分開,是嗎?其實我有點兒擔(dān)心,你為什么會對小沐豎中指、吐口水呢?你們一直以來關(guān)系都不錯呀!我希望你可以和同學(xué)友好相處。你現(xiàn)在愿不愿意和我們說一說,你做這些行為時是什么心情?”小海低下頭:“我當(dāng)時有點兒生氣?!薄澳銥槭裁瓷鷼獍??你亂動我東西我才生氣!”小沐忍不住打斷小海?!耙驗槟愣己脦滋觳焕砦伊?!課間我找你聊天,你還特別不耐煩!”……就這樣,兩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原來小沐媽媽最近要求她必須在學(xué)校完成所有作業(yè),保證晚上回家早睡。而小海呢,我至今都記得他閃爍著淚光的雙眼和顫抖的聲音:“我就你一個朋友了,你永遠不知道沒有人一起玩兒有多么難受!”聽了這話,小沐手足無措地看著小海。而我明白了:小??释魂P(guān)注和被接納,他心思細膩而敏感,但不會用恰當(dāng)?shù)恼Z言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從而難以融入集體。
我拉過小沐的手:“孟老師也對小海的話很驚訝。小海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看來只有耐心溝通才能了解彼此呀!你愿意試著和小海繼續(xù)做朋友嗎?老師來幫助你們劃清相處的界限?!毙°妩c了點頭,我隨即對小海說:“差點兒就讓這個小事傷害了你們的友誼??!小海,和同學(xué)相處一定要互相尊重呀!”說著,我拿出兩張紙:“現(xiàn)在老師將這兩張紙交給你們倆,你們可以隨意布置它。第一張紙叫‘我們的約定’,你們要在紙上寫下相處時雙方可以接受的行為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行為是什么;第二張紙叫‘選擇輪’,請你們在空格中寫上沒能遵守約定后的懲罰。注意,兩張紙上的內(nèi)容,必須是你們兩人都認(rèn)可的哦?!蔽异o靜看著兩個孩子開心地討論,看著他們將友誼聯(lián)系得更緊密了。后來,令我驚喜的是,小海和小沐不僅能獨立使用選擇輪,而且還主動完善著選擇輪和條約的內(nèi)容……
看著兩個人慢慢走近,我很高興。但怎么促進小海和更多人聯(lián)結(jié),還需要繼續(xù)尋找教育契機。
一天中午,小海為班級搬運飯箱,失手把飯箱弄倒了。班里瞬間嘈雜起來,一些對小海有偏見的同學(xué)開始指責(zé):“都怪小海!我們都沒飯吃了!”“對?。⌒『U嬗憛?,每次都搗亂!”……聽著這些責(zé)問,小海憤怒地踹了一腳飯箱,回了自己座位。
我正想開口,沒想到小沐站起來喊道:“小海也不是故意的??!難道他也想沒飯吃嗎?他只是在幫忙,好幾次都是他在幫忙啊!”同學(xué)們一下安靜了,小海的眉頭也舒展了。我扶起飯箱,小海也跑了過來無聲地收拾著。
當(dāng)天,我利用大課間組織學(xué)生一起玩兒“頂沙包”的游戲。游戲的規(guī)則是,音樂響起時,所有學(xué)生頭頂沙包在操場上自由走動,如果誰的沙包掉落,那就必須靜止不動,直到有人幫他撿起沙包并放回頭頂。學(xué)生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匕嗪?,我趁熱打鐵提出幾個問題:
1.冒著危險去幫助他人時是什么感受?接受幫助是什么感受?
2.沙包掉落后,一直沒人來救時的心情怎么樣?
3.在游戲中,如果我們都不去幫助他人,游戲最后會怎么樣?
同學(xué)們暢所欲言:“我去幫助小超時,太緊張了,生怕自己的沙包也掉了!”“小云來幫我時我特別激動,但又有點兒怕她自己的沙包掉了。”“有一次我跑得太遠,沙包掉了沒人發(fā)現(xiàn),我當(dāng)時太難受了?!薄叭绻蠹叶疾粠兔?,那這個游戲就沒勁了,不好玩兒了!”
聽完大家的“游戲心得”,我笑著說:“是?。〖w就像頂沙包游戲,如果沒有幫助和接納,那集體發(fā)展也‘沒勁’了?!蓖瑢W(xué)們哈哈大笑,我接著說:“今天中午的小海就是一個頭頂沙包的同學(xué),他想幫助大家搬運飯箱是好意,但不小心打翻了,就是沙包掉了。你們說當(dāng)時應(yīng)該怎么做啊?”小黃第一個站起來:“應(yīng)該幫忙!孟老師,其實中午小沐說完我就后悔了。小海,對不起,下次我和你一起搬飯箱!”小海抿嘴一笑,沖他點了點頭。我指了指小海:“今天游戲時,我看到小海幫好多同學(xué)都撿了沙包,我相信在生活中,小海也一定會繼續(xù)釋放善意的。同學(xué)們,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渴望被接納、被認(rèn)可,希望成為集體的重要一員。我們以后要學(xué)會合作、彼此鼓勵,發(fā)揮更大的集體力量!”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海這個游離的個體在慢慢地融入集體,他身上的“特殊現(xiàn)象”也慢慢減少了。